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这家“银行系”信托净利润大幅下滑,背后原因几何?
发布时间:2025-08-30

  在金融行业的版图中,信托公司一直占据着独特的位置。然而,近年来,整个信托行业步入“阵痛期”,转型压力如影随形,众多信托公司的经营状况也随之起伏。建信信托,作为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银行系”信托公司,其2024年的业绩表现格外引人关注,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更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讨论。

  建信信托于 2009 年由建设银行投资控股,注册资本达105亿元,建设银行与合肥兴泰金融控股分别持有67%和33%的股份。公司业务涵盖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以及固有业务等多个领域,多年来在行业内占据重要地位,过往净利润水平也一直位居行业前列。

  但2024年年报数据却不容乐观。合并口径下,建信信托实现营业收入54.97亿元,同比下降 26.98%;净利润更是大幅跳水,仅为5.43亿元,同比降幅高达 71.57%,这一数据使得其净利润排名跌出行业前 20 名。与此前的辉煌业绩相比,这样的落差令人咋舌。

  信托业务作为建信信托的主营业务,截至2024年末,受托规模为1.47万亿。其中,资产服务类规模为8863亿元,占比60%;资产管理类规模为5814亿元,占比 40%。从业务结构来看,资产服务类业务虽规模占优,但利润空间相对有限,更多是为客户提供基础服务,类似于“搬砖”工作;而资产管理类业务才是获取高额收益的关键所在,可当前其占比仅四成,这样的业务结构无疑对整体净利润产生了不利影响。

  从收入构成的具体数据进一步分析,2024 年建信信托(合并口径)利息净收入为 4.18 亿元,同比上涨 176.16%,这一增长看似可观,但在整体收入体系中占比较小,难以扭转乾坤。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21.13亿元,同比下滑 12.45%,该部分收入的减少反映出公司在传统业务以及部分服务收费项目上遭遇了挑战。而投资收益方面,更是惨不忍睹,2024 年投资收益为2.21亿元,同比下降78.2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从上年同期的5619.50万元转为-9.78亿元,由正转负的巨大变化,成为净利润大幅下降的重要推手。

  在成本支出上,2024 年建信信托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公司营业支出(合并口径)为 46.6 亿元,较上一年度的50.94亿元下降 8.51%。其中,信用减值损失从上年的 9503.38万元大幅下降至4385.7万元;业务及管理费由11.17亿元减少至9.55亿元。成本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润压力,但面对收入端的大幅下滑,仍显得杯水车薪。

  此外,根据2025年建设银行披露的上半年年报信息显示。截止2025年6月末,建信信托受托管理资产规模1.69万亿元,其中风险处置类服务信托、财富管理业务及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规模合计超5,800亿元,持续居行业前列。2025年6月末,建信信托资产总额448.82亿元,净资产288.86亿元;上半年净利润3.72亿元,当前建信信托依然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

  深入探究建信信托净利润下滑的深层原因,市场环境因素首当其冲。当下,资产荒与利率下行的市场环境给信托公司的投资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即便建信信托拥有成熟的投研团队,也难以完全抵御市场下行的冲击。投资端一直是信托公司的难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优质资产愈发稀缺,投资收益难以保障,投资风险却不断攀升。建信信托虽然已实现地产项目清零,且基础产业布局较少,看似避开了部分风险较高的产业领域,但投资端整体收益的下降,依然让其陷入尴尬境地。

  此外,信托行业整体的转型压力也对建信信托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与监管政策的日益完善,信托公司传统的业务模式面临诸多挑战,急需向更符合市场需求与监管要求的方向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业务结构的调整、新业务的开拓与培育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与时间,短期内可能无法形成有效的盈利增长点,反而会增加运营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拖累了建信信托的净利润表现。

  面对净利润的大幅下滑,建信信托未来之路充满挑战。如何优化业务结构,提升资产管理类业务占比,增强盈利能力;怎样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提升投资端的收益水平,降低投资风险;以及如何加快信托行业转型步伐,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新模式,都是摆在建信信托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市场也在密切关注,建信信托将如何应对此次业绩危机,能否重新找回增长动力,再度跻身行业前列。

上一篇:
乘政策东风 侨银股份“AI+城市全域服务”实现智能化跃迁
下一篇:
2025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人工智能+”国际业务创新合作对接会在银川举办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