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营利双增+大手笔分红!顺丰控股H股却大跌超11%
发布时间:2025-08-29

  8 月 28 日,顺丰控股( 002352.SZ )(06936.HK)披露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整体来看,在快递物流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顺丰控股交出营收、利润双增的亮眼答卷。

  与此同时,顺丰控股宣布继续加大股东回报力度,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每股 0.46 元人民币,预计分红总额约 23.2 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 40%。

  值得玩味的是,这份靓丽的成绩+大手笔分红,并未提振股价。对于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可能业绩增速不及预期,亦有说毛利率、利润表现逊色,更有说受物流板块集体回调影响等。

  8 月 29 日,截至收盘,顺丰控股 H 股大幅下挫 11.62%,报 40 港元/股;A 股同样走弱,跌幅为 7.91%,报 44.57 元/股。

  除了顺丰控股外,今日港 A 两市的其它快递上市公司股价也悉数下滑。在港股市场,中通快递-W(02057.HK)跌 2.02%,极兔速递-W(01519.HK)跌 0.76%。在 A 股,圆通速递(600233.SH)跌 7.12%,申通快递(002468.SZ)、韵达股份(002120.SZ)也纷纷承压走弱,跌幅分别为 5.38%、5.33%。

  顺丰控股:同城即时配送涨势最快,国际业务亏损收窄

  根据顺丰控股于港交所披露的报告,今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实现营收 1468.6 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9.26%;归母净利润达 57.4 亿元,同比增长 19.37%。但毛利率表现逊色,较去年同期下降 0.65 个百分点至 12.98%。

  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2025 年上半年,国家"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叠加假日经济效应、实时零售下沉市场需求旺盛,以及电商大促节点催化,消费市场保持平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5.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 6.0%。这直接带动了寄递服务需求加速释放。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 956.4 亿件,同比增长 19.3%;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 7187.8 亿元,同比增长 10.1%。

  作为快递行业巨头,顺丰在时效件、经济件、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即时配送、供应链及国际等多元业务领域均有发力。今年上上半年,顺丰总件量达成 78.5 亿票,同比增长 25.7%,件量增速高于快递行业整体水平。

  按经营分部划分,2025 年上半年,顺丰的核心业务板块——速运及大件分部收入 1047.7 亿元,同比增长 8.21%,占比为 71.34%;净利润约 53.8 亿元,同比增长 12.28%。

  同城即时配送分部涨势迅猛,成为该财报的一大亮点。期内,同城即时配送业务实现收入 54.9 亿元,同比大增 38.9%,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50%;净利润更是表现亮眼,达 1.4 亿元,同比大增 120.43%,实现翻倍提升。

  再来看供应链及国际分部,今年上半年,随着顺丰国际业务的快速扩张,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实现收入 342.3 亿元,同比增长 9.7%。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当前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2025 年上半年,供应链及国际分部净亏损约 3.0 亿元,同比减亏了 48.47%。

  对此,顺丰控股称,主要得益于公司对外捕捉全球供应链重塑与中国企业出海机遇,对内通过精益运营提升供应链效率,使得供应链业务、国际货运及代理业务实现盈利增长。

  "反内卷"持续深化,快递行业价格有望修复?

  从前文可以看到,今年上半年,顺丰控股国内业务的订单量同比增速均显著高于收入增速。这一现象背后是快递市场"价格战"打得火热,顺丰单票价格持续下滑。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 6 月,顺丰控股速运物流业务(包括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同城即时配送业务)的单票价格已降至 13.67 元,同比下滑 13.32%。

  值得一提的是,7 月以来,快递内卷式竞争的问题受到相关部门的重点关注,国家邮政局也多次强调加强监管与行业自律。

  对此,多机构表示,随着"反内卷"持续深化,快递行业价格在旺季有望修复。

  华创证券指出,7 月 8 日,国家邮政局召开会议,提出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8 月 5 日,华南市场率先调价。该行认为行业反内卷是大势所趋,中长期利于快递公司业绩弹性释放。

  东兴证券也预计,在较高强度的反内卷政策影响下,"价格战"在旺季有望缓和,行业盈利情况有望好转。

上一篇: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无极县“党建+电商”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下一篇:
中行半年报:非息收入高增成营收引擎,对公贷款“含科量”超三成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