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胖东来调改失败!永辉半年亏8亿
发布时间:2025-08-29

  永辉超市不久前交出的2025年中报,实在算不上好看。

  上半年营收299.48亿元,同比降了20.73%;

  归母净亏损2.41亿元,而去年同期还是盈利2.75亿元。

  一正一负之间,净利润差了5.16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扣非净利润亏损超过8亿元。

  这个剔除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数字,更能反映主营业务的真实状况,相比去年同期的盈利,落差格外明显。

  学了一年,亏了8亿

  这份成绩单背后,绕不开永辉已经持续一年的“学胖东来”之路。

  早在2024年5月,永辉超市董事长张轩松就带着团队专门去了许昌,拜访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

  那之后,永辉就把“学胖东来”当成了改革的核心方向。

  哪怕后来名创优品董事长叶国富加入永辉成为董事,还牵头了改革领导小组,这个方向也没变;

  甚至调改的动作变得更急、更快。

  之前2024年一整年,永辉也就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改,同时关闭了232家经营不佳的门店;

  可到了2025年上半年,才半年时间,调改开业的门店就冲到了124家,关闭的亏损门店也有227家。

  关店的动作快,调改的速度也提上来了,但营收和利润却没能跟着好转。

  永辉自己在财报里说,调改后的门店收入确实比之前大幅增加。

  可这些新增的收入,根本填不上关店带来的收入缺口,整体销售规模还是降了。

  而且关店本身也不是“无成本”的,租赁赔偿、人员安置、没卖完的商品要低价出清、还有一些资产得报废;

  这些都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本,再加上供应链改革带来的短期毛利下降。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20.80%,比去年同期少了0.78个百分点,以及持有的Advantage Solutions股票公允价值变动亏了1.84亿元;

  几重压力叠在一起,亏损也就成了必然。

  

    图源:大众点评

  现在永辉的处境其实挺尴尬的,调改的动作没少做,关店、调店、搞自有品牌、改供应商体系;

  每一步都冲着“变好”去,但短期的亏损却没止住,甚至扣非净利润亏超8亿,比归母净亏更能说明主营业务的压力。

  CFO吴凯之之前在业绩交流会上说,调改店已经进入稳定盈利状态,2025年全年盈亏会承压,但四季度会明显好转。

  这个预期能不能实现,现在还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学胖东来不能只学“表面功夫”,包装、单品选择,更要学它背后对品质的坚持、对员工的尊重、对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

  13万人应聘,胖东来火了

  说到永辉学的对象胖东来,最近的热度可比永辉高多了。

  前段时间胖东来招人,营业员,保洁,保安等900个岗位刚一放出,就吸引了超过13万人投递应聘,竞争激烈程度堪比考公。

  

    图源:胖东来官方

  甚至有外地求职者专门赶去许昌,就为了能进胖东来工作。

  继“招聘刑满释放人员”后,胖东来招聘又一次引发舆论热议,这次是因为“太火了”。

  去过胖东来的人大概都有体会,员工脸上没有那种应付式的热情,而是真的愿意帮顾客解决问题。

  无理由退换货,哪怕是用过一点的商品,只要顾客不满意,也能退;

  员工待遇也实在,工资在当地属于中上水平,福利也全,甚至还有“委屈奖”;

  这种对员工的尊重,反过来又让员工愿意把好态度传递给消费者。

  日前,于东来在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时表示:“对人的重视,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据2025年初公布的数据,胖东来员工刨除社保和税的平均实发工资为9886元,店长的月薪为78058元,并较去年同期增长明显。

  2024年这两个职位的收入分别是8315元和44193元。

  而据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河南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0625元,平均月薪约为4218元。

  

  在文明价值奖励部分,胖东来列明了胖东来幸福建议奖、胖东来侵犯人格尊严的补偿标准等,并公布了各奖项的发放情况。

  以2025年7月为例,共发放12.43万元奖金,其中包括侵犯人格尊严补偿奖,单笔奖励4.5万元。

  侵犯人格尊严补偿奖又被称为“委屈奖”,最早于2023年公开,曾一度“出圈”。

  员工在服务过程中遭受不公正待遇时也有补偿,不以牺牲员工的利益为代价。

  永辉学样,没学明白

  胖东来的自有品牌也是出了名的,从烘焙到饮料再到日化用品,不少外地消费者就算自己去不了许昌,也会找代购帮忙买。

  数据更能说明问题:2022年胖东来自有品牌销售额才7500万元,2023年就涨到2.5亿元,2024年直接飙到20亿元。

  永辉显然也看到了胖东来自有品牌的成功,所以在调改里也把“做自有品牌”当成了重点。

  计划2025年孵化10个大单品,未来三年搞出100个亿元级单品。

  今年上半年,永辉也推出了两款自有产品——橙汁和洗衣液,巧的是,这两款正好也是胖东来的热门单品。

  可结果呢?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吐槽,说永辉的洗衣液和胖东来的包装太像了。

  

    图源:小红书

  一用才发现,味道、颜色都不一样。

  还有人说,去永辉调改店专门找胖东来洗衣液,最后拿到的却是“永辉优选”。

  连商标都长得像,要不是果汁没拿错,都以为自己进了“仿品店”。

  其实想做自有品牌没问题,借鉴成功案例的思路也没错,但关键是学什么。

  胖东来的自有品牌能火,是因为它把成本压下来了,品质提上去了,让消费者觉得“花小钱买好东西”;

  而永辉现在的做法,看起来更像是在“抄外观”,没在品质上跟上,反而让消费者产生误解。

  这不仅没借到胖东来的口碑,反而可能让自己的品牌好感度打折扣。

  毕竟消费者要的是实在的好产品,不是“长得像”的仿品。

  除了自有品牌,永辉在供应商体系上也动了大手术,上半年精简了约50%的供应商,推进“裸价直采”。

  签了2860家标品供应商的裸采合同,生鲜的源头采购比例也提到了60%以上。

  这个思路其实和胖东来很像,胖东来也是靠直采去掉中间环节。

  既能让供应商拿到合理的利润,也能让消费者买到更便宜的商品。

  改革从来都是有阵痛的,永辉一下子精简这么多供应商,还要重新建立合作模式,短期内肯定会有成本压力,毛利下降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而且供应商体系的改革不是签几个合同就完了,后续的品控、物流、结算,每一个环节都得跟上。

  胖东来的成功不是一天两天熬出来的,它是用十几年的时间,一点点把“诚信”“实在”刻进了品牌里。

  不管是对消费者还是对员工、供应商,都做到了“说到做到”。

  如果只是追求调改的速度、单品的数量,没在品质和服务上扎扎实实干,就算关再多店、开再多调改店,可能也难真正留住消费者。

  市场不缺超市,消费者也不缺选择,只有真正做到“为消费者着想”,才能在竞争里站稳脚跟。

  这大概才是胖东来最该学,也最难学的地方。

上一篇:
新华保险总裁龚兴峰:近三年综合收益率能够完全覆盖寿险负债成本
下一篇:
暑期博物馆游热度飙升 夜游、沉浸式体验成新潮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