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沈飞“组合拳”打出航空制造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5-08-28

  编者按日前,市总工会举办“沈阳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展”初选展示活动,精选50项由大国工匠、劳模创新工作室及各级劳模工匠完成的“顶尖技术”项目,参加9月1日开幕的制博会。即日起,本报联合市总工会对入选的部分优秀项目进行集中展示,致敬“匠心”制造,礼赞第一个“沈阳工匠日”。

  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沈飞”)组成由大国工匠方文墨以及各级劳动模范领衔的强大阵容,六个团队推出六项创新成果,从多方面提升航空制造技术。

  项目一

  “金属原材料内部气泡类缺陷入厂理化检测对比样块快速试制的研究”。液体金属的冶炼和浇注不可避免地卷入空气、夹渣和夹杂等,对金属成材的性质和性能起到严重的影响。该项目对成型后的固体金属成材的性质和性能检测、确定探伤准确度、评估缺陷取得突破,对于提高零部件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项目二

  “航空产品高压油雾高效收集技术创新性研究与应用”。

  有效填补航空领域高压油雾处理技术空白,其应用不仅解决了调试作业的环境污染问题,更形成可拓展至民航等领域的标准化解决方案,为装备制造业绿色升级提供技术范本。

  项目三

  “高精度超薄壁加工件”。该项目是系统总结形成的“王刚工作法”系列,涵盖“航空薄壁结构件加工变形控制与加工技术”“高精度铰孔精准控制技术”等行业领先的优秀技法。不仅解决了生产中所有类型的飞机薄壁结构件加工技术难题,创造了一系列优质高效加工方法,加工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还将此类技术突破到极限,可以将零件的最小壁厚精确铣削加工到仅一张A4纸的厚度,代表了薄壁铣削加工的最高水平。

  此外,薛雄的“高硬度微织构滚花轮加工与应用”实现作动器活塞杆微织构的高效高精加工;范欣愉的“多尺度纤维复合材料结构件低成本制造技术研究与应用”可以满足先进飞行器大幅减重、低成本、高效率制造的迫切需求;李晓丹的“钛合金再生冷却燃烧室3D打印”在火箭基组合循环推进系统再生冷却燃烧室加工制造中省去大量焊接工序,增强结构强度……这六项创新成果将亮相制博会,代表中航工业沈飞“飞”出科技创新新高度。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刘东

上一篇:
格力电器上半年盈利微增1.95% 多品类拓展成效几何?
下一篇:
提升养老含“金”量,激发银发消费新动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