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量价齐升,地平线与智驾一起向“高”而行
发布时间:2025-08-28

  前沿科技,数智经济    地平线创始人兼 CEO 余凯在今年与张小珺的访谈中,透露过一个相当宏大的目标。  "地平线未来五年的核心战略是在智能驾驶上面要撒腿狂奔,做到世界第一,比第二名好十倍,这个时候主机厂也会拥抱你。"  熟悉地平线的人都知道,余凯的"豪言"有一半是建立在地平线拥有汽车智驾界最广"朋友圈"的基础之上。但地平线到底有没有能力"比第二好十倍",当时还是有待验证的。  8 月 27 日,地平线在 2025 年的业绩中报中,用实力证明了余凯的野望。  报告显示,地平线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处于增收增利阶段。地平线于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5.7 亿元,同比增长 67.6%。其中,毛利润为 10.2 亿元,同比增长 38.6%。  目前地平线仍处于投入阶段,本期经调整经营亏损为 11.1 亿元。地平线距离盈利还有一定距离,主要是因智驾技术研发而产生的云服务投入,属于技术成长的必要支出。持久运营层面上,目前地平线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储备为 161 亿元,公司抗风险能力充足。  业绩高速增长,是车企与地平线合作共同实现智驾普及的结果。  行业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辅助驾驶渗透率从 2024 年底的 51%上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59%。短短半年,接近 10%的消费者选择投入到智驾的怀抱。  在智驾加速渗透的过程中,地平线继续保持了智驾供应商的"霸主"地位。整个上半年里,地平线分别以 45.8%和 32.4%的份额蝉联基础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和整体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市场份额第一,产品及解决方案合计交付量达到 198 万套,实现了翻倍增长。在新一代产品征程 6 系列量产的推动下,地平线出货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出货 98 万,实现了 6 倍增长。  就在 8 月,地平线举办了基于征程 6P 的 HSD(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全新端到端版本的大规模实测,并宣告了 HSD 年内即将首发搭载至星途 E05。这代表着,凭借高、中、低阶智驾"全能"的征程 6 系列和 HSD,地平线成为了全球唯一一家智驾全能力覆盖的科技企业。  "我相信,全球消费者拥抱中高阶智驾只是时间问题。"  正如余凯所总结。在 HSD 方案表现丝滑的前提下,地平线已经斩获多家车企的十余款车型定点,并将在今年下半年逐步量产落地。在高阶辅助驾驶时代,地平线再次成为了车企推动智驾普及的"最大公约数"。  在智驾普及的 2025 年,眼见着地平线要问鼎智驾"世界杯冠军"了。  征程 6 计算方案让地平线跑得更快  征程 6 计算方案放量,是地平线增长再加速的核心原因。  本季度地平线经营的最大亮点是,业务营收结构发生了变化。  财务数据显示,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收入 7.78 亿元,为去年同期收入的 3.5 倍,占总收入的 49.7%;授权和服务业务收入 7.38 亿元,同比增长 6.9%,占总收入的 47.7%。地平线的业务结构和营收比例,从去年的 1:3 变成了对半开的局面。  为什么业务结构变化对地平线意义重大?因为产品解决方案营收提升,代表着地平线的软硬件技术实力正在加速兑现为成熟的产品解决方案价值。2025 上半年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收入较去年同期翻了 3.5 倍,地平线软硬一体的技术价值开始更充分地释放。  销售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地平线的产品解决方案业务总出货量为 198 万套,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得益于征程 6 系列的量产,地平线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出货 98 万套,较去年同期激增 6 倍,并占总出货量的 49.5%,合计贡献了产品及解决方案业务超过 80%的收入。综合下来,地平线因中高阶产品解决方案交付比例提升,单车价值量大幅提升至去年同期的 1.7 倍,进而使得整体产品解决方案业务实现"量价齐升"。  地平线征程 6 系列出货量暴涨,归功于汽车智驾"向高而行"的需求。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 Canalys 预计,2025 年中国市场 L2 级及以上智驾功能渗透率将进一步抬升至 62%。在每三台车就有 2 台有辅助驾驶的市场中,车企要在智驾平权时代胜出,就必须要提高产品搭载的智驾能力。  汽车智驾市场正在从基础 ADAS迈向"高阶"的关键拐点。地平线的征程 6 系列,恰好可以满足车企升级智驾能力的需求。  "比亚迪原来是征程 2、征程 3 系列的大客户,今年宣布智驾平权之后,之前购买的方案全面升级到了征程 6M",余凯介绍称。针对征程 6 系列全年的出货表现,随着奇瑞、吉利、长安等搭载征程 6 计算平台的产品进入量产阶段,地平线预计全年出货量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全年能做到出货量 400 万套左右",余凯说。  然而,智驾能力支持到城市 NOA 级别的征程 6M,显然并不是地平线征程 6 系列的极限。在当前 15 万级汽车产品普及城市 NOA 智驾的趋势下,地平线支持 HSD 的征程 6P 也做好了量产准备。  "HSD 将是一个核弹级别的产品"。  正如余凯的预期。地平线要让过去价格高高在上的城市 NOA,也进入到"普及"阶段。  地平线 HSD 落地拿下城区辅助驾驶  地平线的底气,来自 HSD 把城市场景"打通关"的智驾表现。  2025 年 8 月,地平线发布了 HSD ( Horizon SuperDrive )发布了有史以来升级最大的版本,并举办了一系列实测活动。据了解,本次实测版本底层计算硬件是地平线征程 6P,算力为 560TOPS,对标市面上常见的两块英伟达 Orin X 的硬件方案。本次软件算法是"一段式端到端+强化学习"升级,不再依赖规则兜底。  结合实际体验和演示效果看到,最新的 HSD 保持了地平线一贯安全至上的驾驶风格的同时,整体灵活性和通过性已经非常接近人类水平。  例如在广州汕头龙眼南路,该场景最大特征就是复杂。通过演示看到,整条道路不仅非常狭窄,两边路上还停满了随时启动的车辆。在整个行驶过程中,还有不断穿梭的两轮电动车和过马路的行人。  面对如此复杂的路况,HSD 全程没有出现任何非必要的停车等候,整体展现了极强的适应性。在车辆交会处,HSD 非常从容,大部分操作都是立马绕行。在容易出现"鬼探头"的角落,HSD 大部分决策是进行一个预防性的减速,在确认安全后,立马快速通过。  在道路相对没那么拥挤的路段,例如在广州荔湾恩宁路段。该路段虽然是单行线,但路上存在大量电动两轮车。在这种路况下,HSD 基本能保持在 10km/H 以上的行驶速度,车开得"一点都不怂"。在面对两轮电动车的占道博弈时,HSD 会选择优先礼让对方决策,等待两秒后,HSD 立马直接绕行。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操作并非 HSD 基于经验和规则的决策。观察车机屏幕看到,HSD 其实对路上的行人和车辆都看得"一清二楚"。这足以证明,HSD 的驾驶动作是智驾系统"深思熟虑"的决策。观察汽车速度表看到,驾驶全程没有出现突然的加减速,从数据侧证明了 HSD 开车的平稳性。  通过街区极端场景测验看到,HSD 的驾车表现非常不错。如果不重点关注驾驶员是否操作方向盘的话,会误认为是人类司机在全程接管。  "三年时间完成 100%的 hands off (脱手开),五年时间完成 100%的 eyes off (闭眼开),十年完成 100%的 minds of(随心开)。"  正如余凯对智驾能力发展的预期,HSD 目前的表现已经非常接近 hands off 阶段了。  据了解,HSD 目前可行驶区域覆盖城区、高速、乡间小路、停车场等道路场景。针对智驾长期"头疼"的连续弯道、多出口大型环岛场景,HSD 都能做到精准感知与丝滑通行。在考验智驾博弈能力和世界理解能力的直行待行区识别、盲区遮挡防御性驾驶、潮汐车道通行等复杂城区驾驶任务中,HSD 可以实现不依赖记忆建图的园区漫游及车位到车位的流畅驾驶体验。  横向与当前行业智驾方案对比,地平线 HSD 能达到第一梯队的表现。对比特斯拉 FSD,地平线 HSD 更适应中国街道特色的"外卖小哥"和小道通行场景。对比其他国内头部智驾供应商的城市 NOA 方案,地平线 HSD 的表现算是"同级略好",主要差别是地平线 HSD 的反应(行动决策)稍快一些。  地平线 HSD 更快的反应,源自于地平线持续且不断加大的技术投入。财报显示,地平线报告期内的研发支出达到 23 亿元,同比增加 62%,其中大部分为用于智驾训练的云服务开支。  在持续对软硬件一体的投入下,地平线 HSD 展现出了充分的技术优势。对比行业普遍的"两块英伟达 Orin X+智驾软件"的方案,地平线 HSD 能在更底层进行调优。而对于车厂来说,采用智驾供应商软硬一体的方案还意味着进一步节约成本。毕竟软件和硬件分开购买,终究是没有"打包"服务省心。  软硬一体,是地平线"批量"争取车企合作的关键。  光锥智能发现,本次 HSD 首发搭载在星途 E05 上,这代表着地平线智驾又斩获了一个车型系列,城区辅助驾驶也随之将打入 15~20 万级车型。面向下一步普及,地平线 HSD 目前已经获得多家车企的十余款车型定点。  搭载自研征程 6P 硬件的 HSD 弥补了地平线此前在高阶辅助驾驶产品线的不足。可以预见,对于地平线来说,HSD和征程 6P所形成的出货增量,将再一次扩充公司的营收规模。  考虑到 HSD 拥有更可观的售价,地平线的 ASP(Average Selling Price 平均销售价格)势必也会大幅提升,从而创造更大的营收规模及更健康的盈利能力,并继续反哺研发投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十年出货千万地平线托起智驾的半壁江山  "地平线十年沉淀了两条战略方法论。一是在没有竞争的地方竞争,二是永远不要在悬崖边跳舞。"  诚如余凯在地平线 HSD 年度产品发布会时所言。在创立地平线的十年里,余凯曾无数次思考过智驾行业最本质的逻辑。在不断将技术转化成商业成果的探索中,余凯实现了从科学家到企业家的身份转变。地平线也成为了中国汽车智能化浪潮中,不可忽视的一员。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征程家族量产突破 1000 万套,地平线成为国内首家达成千万级出货量里程碑的智能驾驶科技企业。地平线产品解决方案已获得 27 家 OEM(42 个 OEM 品牌)采用,前十大中国 OEM 均为地平线客户,为 600 万名车主提供服务。要知道,全中国汽车一年一共也才 3000 万台销量。按照地平线的量产规模算,搭载地平线智驾的汽车已经多到随处可见。  余凯显然没有因地平线商业化成功而自满。相比规模,保持技术领先才是运营好智驾公司的关键。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逻辑是"洞见人间烟火",本质上是链接,得流量者得天下,得用户者得天下。AI 时代的产品逻辑是‘逼近世界真相’。"余凯在今年汽车百人会上再放金句。  的确,互联网时代的底层价值是梅特卡夫定律,其逻辑是简单的"规模越大,价值越大"。但在智驾领域,规模虽然会带来大量训练数据,驱动智驾系统快速迭代升级。但余凯也强调过,智驾不能完全依赖人类数据,"人类行为数据没有价值,99%的用户数据不值得学习。"因为端到端驱动的智驾训练方式,终究还是在模仿人类。而智驾的最终目标,是超越人类。  地平线结合自身软硬一体的优势,针对智驾行业常见的端到端架构做了大量调整。  例如在感知部分,地平线最大化保留了传感器原始数据中高维、无损的抽象特征(稠密模态信息处理),而非感知模块简化后的结果。换句话说,就是地平线的端到端智驾保留了更多环境的不确定信息,为整个架构留下了更充分的决策空间。  "智能驾驶的本质是功能价值,而非情绪价值。"  诚如余凯所总结。志在问鼎"智驾世界杯冠军"的地平线,在推出高阶辅助驾驶产品的同时,没有忘记智驾行业的底线。  对技术的实事求是,正是全球汽车大厂与地平线一拍即合的原因。  2025 年开春,比亚迪、吉利敢于推进"智驾平权"的底气,很大一部分来自地平线征程 6 系列的支持。随着星途 E05 在今年量产,奇瑞旗下四大品牌也都成为了地平线的"盟友"。不只是支持 HSD 的地平线征程 6P,在今年 8月,地平线征程 6E(支持到高速 NOA 级别)也开启了量产进程。据了解,目前首发搭载车型包括埃安霸王龙、名爵 MG4、荣威 M7 DMH 以及奇瑞等多品牌热门车型。今年三季度,地平线预计还有更多搭载征程 6E 的车型进入量产阶段。随着地平线大量出货,中国汽车的平均智驾实力也被"拉"到起步支持高速 NOA 的级别。  在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集体出海"的大时代里,地平线也带来了好消息。大众与地平线合资公司酷睿程( CARIZON )正在加速全场景辅助驾驶方案研发,预计于 2026 年落地在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多款车型上。在财报电话会上,余凯还提到地平线已经获得两家日本车企在国际市场的车型的定点。预计两个项目将为地平线带来 750 万辆车的搭载量。  随着接下来的出货计划,可以预见地平线的市场领先地位将更加稳固。  2024 年,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显示,地平线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排名第一。地平线以高达 43.58%的市场份额扛起了中国智驾的"半壁江山"。半年过去,地平线在中国自主品牌 ADAS 前视一体机市场份额增长至 45.8%;在中国自主品牌辅助驾驶计算方案市场份额增长至 32.4%。  在智驾普及下,中高阶辅助驾驶成为车企"必争"的 2025 年,有 1000 万出货的经验的地平线,能继续托举起中国智驾的半壁江山。  光锥智能"AI 交流群"已建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GZZN2019)沟通进群。  联系我们  王一粟  创始人/主编  ID:cishicike000  ※添加时请备注公司+姓名+来意

上一篇:
金融投资拉动业绩!渤海银行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增”
下一篇:
安通控股楼建强带队拜访象屿集团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