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苏宁系陷系统性危机:子公司拒付浪潮5000万欠款 母公司ST摘帽渺茫
发布时间:2025-08-28

  两份来自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书,近期将苏宁系推向舆论风口。

  记者了解到,其控股子公司南京苏宁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苏宁电子”)需向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浪潮信息”)偿还合计约4601万元欠款及利息(总金额超5000万元),但截至2025年8月,苏宁电子仍未履行判决。

  而这起看似单一的债务纠纷,实则揭开了苏宁系债务高企、财务恶化、信任崩塌的多重系统性危机,母公司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苏宁易购”,证券简称“ST易购”)的摘帽之路更显渺茫。

  案件生效逾十月未执行

  回溯案件脉络,这场债务纠纷已历时28个月。2022年6月,因苏宁电子拖欠服务器货款2880.06万元及质保金1721.09万元,浪潮信息先向南京玄武区法院提起诉讼,却因“涉苏宁案件由南京中院集中管辖”未通过立案,随后转向南京中院提交材料。

  2022年7至10月,南京中院完成一审立案,直至2024年9月19日、10月23日,法院先后作出(2022)苏01民初2446号、4171号民事判决书,明确苏宁电子需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支付欠款及对应利息(货款利息自2022年7月5日起算,质保金利息自2022年11月18日起算,均按LPR标准计算)。

  然而,判决生效已超10个月,公开信息显示苏宁电子仍未履行付款义务。数据进一步显示,苏宁电子作为苏宁易购持股99%的子公司,目前已公示诉讼案件达122件,其中执行案件73件、执行终本案件9件、限制高消费案件13件,仅与浪潮信息相关的两起执行案件金额就分别达2880.06万元、1721.09万元,另有多起执行案件累计金额超6000万元,债务违约已成常态。

  母公司苏宁易购财务亮红灯

  苏宁电子的债务困境,实则是母公司苏宁易购财务危机的缩影。财报数据显示,苏宁易购自2020年起陷入营收持续下滑通道,其中,2020年营收2523亿元,2021年骤降至1389亿元(同比降44.94%),2022年再降至713.74亿元(同比降48.62%),2024年营收仅567.91亿元(同比降9.32%),五年间营收缩水近八成。

  盈利端表现更为惨淡。自2014年起,苏宁易购扣非净利润已连续10年为负,2024年虽实现归母净利润6.11亿元(同比增114.93%),但盈利完全依赖出售资产等非经常性收益,同期扣非净利润仍为-10.25亿元,主营业务竞争力已近“丧失”。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0.63%,流动负债较流动资产高出408.59亿元,331.89亿元应付款项逾期未付,168.10亿元银行及金融机构借款触发违约或提前还款条款,财务风险已达临界值。

  更值得警惕的是,苏宁系整体债务规模已达千亿量级。2025年2月,苏宁系三家核心公司启动破产重整程序,负债总额超千亿元(市场传言苏宁系总负债超2000亿元),虽此次重整未涉及苏宁易购上市公司主体,但已严重冲击其整体信誉与融资环境。即便2023年底中信金融资产启动50亿元纾困项目,相较于庞大的债务盘子也仅是“杯水车薪”。

  ST易购摘帽无望

  财务数据的持续恶化,让苏宁易购的“摘帽”之路布满荆棘。2022年5月6日,因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苏宁易购被深交所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证券简称变更为“ST易购”,面临退市压力。

  根据交易所规则,摘帽需满足“连续两年净利润为正、资产负债率低于警戒线、现金流稳定、无重大违法”等多项条件,但从当前经营状况看,仅“连续两年扣非净利润转正”这一项就已难以实现。

  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苏宁易购营收128.9亿元(同比继续下滑),归母净利润0.18亿元,扣非净利润仍为-1.99亿元,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未见任何改善迹象。股价与投资者情绪同步承压,截至目前,ST易购股价长期徘徊在2元左右,大量投资者深度套牢,市场对其“能否摘帽”的质疑声愈发强烈。“连主营业务都无法盈利,还欠着上千亿债务,摘帽简直是镜花水月”,一位长期持有ST易购股票的投资者表示。

  “风险隔离”藏猫腻

  浪潮诉苏宁电子案,还暴露了苏宁系“风险隔离”的运作模式,引发行业对其商业信誉的广泛质疑。判决材料显示,苏宁电子虽为服务器采购合同的签署方,但所购设备实际由母公司苏宁易购使用。这意味着设备收益归母公司,债务却被刻意挂在资金紧张的子公司账上,通过股权架构设计实现“债务转移”,掩盖母公司真实财务压力。

  这种模式已严重损害供应商权益。除浪潮信息外,四川长虹等核心厂商此前也通过公告、诉讼等方式公开向苏宁易购追讨货款,2021年以来,苏宁易购因拖欠货款、广告费等频繁被供应商起诉。“现在跟苏宁合作都要先看付款能力,子公司签合同但母公司用货,一旦子公司没钱,我们连追偿对象都找不到”,一位家电供应商直言。

  更严峻的是,债权人已开始采取法律行动突破“风险隔离”。据知情人士透露,包括浪潮信息在内的多数债权人,已向法院申请追加苏宁易购集团及南京苏宁软件技术为被执行人,理由是苏宁电子两大股东存在“未完全实缴出资”情形。若申请获法院支持,苏宁易购将直接面临执行压力,其脆弱的信用体系或将彻底崩塌。

  运营风险暗流涌动

  债务危机还在向运营端传导。作为国内重要的服务器与IT基础设施供应商,浪潮信息的产品支撑着苏宁易购线上商城、数据中心的核心运转。若浪潮信息因欠款问题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查封相关机房设备或中止技术维护,苏宁易购电商平台可能面临宕机甚至停摆风险。

  有行业人士指出,电商行业高度依赖数字系统,一次大规模宕机可能导致订单处理停滞、退款潮、用户流失,对ST易购这种本就资金紧张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更关键的是,若苏宁易购无法解决债务问题,浪潮信息未来或拒绝提供设备升级、技术支持等服务,进一步削弱其电商业务竞争力。

  从子公司拒付5000万欠款,到母公司千亿债务压顶;从扣非净利十年为负,到ST摘帽无望;从“风险隔离”引发信任危机,到运营端面临停摆风险。苏宁系当前面临的已非单一领域的困境,而是覆盖债务、财务、信誉、运营的多重系统性危机。

  若苏宁系不能尽快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正视并化解债务违约、修复供应商信任、重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其不仅难以实现ST摘帽,整个商业版图都可能面临根本性动摇。这场危机的最终结局,或许将成为中国零售行业“大企业风险管控失效”的典型案例。

上一篇:
小米发布超级岛,能用 iPhone 回微信
下一篇:
【每日函】2025年8月28日上交所债券项目(已出函)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