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资产增超2成、不良率创新低:江苏银行交出“量价险”均衡高分卷
发布时间:2025-08-28

  好学生总是喜欢提前交卷。近日,江苏银行率先交出中期“成绩单”,披露公司上半年录得营收、归母净利润448.64亿元、202.38亿元,两项数据的同比增速分别为7.78%、8.05%。

  在银行业信贷压力延续、同业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维持营收、利润同步高增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尤其作为当前规模第一梯队的城商行,江苏银行的利润增速仍较金融监管总局公示的银行业整体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增势稳健向好。

  拆分数据来看,江苏银行的利润增长背后,是量、价、险均衡优化的成果:

  一是扩表速度仍维持在20%以上,总资产较年初增长21.16%,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增速均维持在15%以上;

  二是净息差较二季度城商行整体水平高出0.41个百分点,达1.78%;

  三是不良率创下上市以来最优水平,较年初的0.89%进一步降至0.84%,拨备覆盖率持续维持在300%以上、高出城商行整体水平145.49个百分点。

  关键指标的全面向好有迹可循。“成绩单”背后的经营韧性,是江苏银行坚持长期主义,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基、科技赋能为杠杆、风控能力为护城河;该行规模、效益与资产质量的协同提升,也为同业应对市场波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

  资产总额增超20%,“量、价、险”均衡发展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银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长21.16%至4.79万亿元。

  这组数据亮点颇多:一是在如今信贷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在半年时间里实现2成以上的资产增幅绝非易事;二是4.79万亿的资产规模已超越北京银行一季度数据,江苏银行距离城商行“一把手”之位仅有一步之遥。

  资产负债数据上,江苏银行上半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20.22%至2.54万亿元,其中,对公、零售存款比重均衡,两类存款增速分别为22.20%、15.25%;对比一季度,资产端亦出现清晰上升曲线,资产增速较一季度提升8.32个百分点、贷款增速提升8.02个百分点。

  需要注意的是,当下银行业的发展阶段早已超越单纯规模扩张的时代。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想要实现穿越周期的稳,更需时时淬炼风控能力,通过资产质量的优化铸就行稳致远的生命线。

  中报显示,江苏银行上半年末不良贷款率较年初再降0.05个百分点,创下上市以来最优水平;其中关注类贷款比例为1.24%,较上年末下降0.16个百分点。

  用于反应金融机构面对风险时缓冲能力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正可展现江苏银行当下的韧性——该行上半年派发39.35亿元分红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仍可做到0.13个、0.4个百分点的回升。

  事实上,自2016年上市以来,江苏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9年呈现下降趋势。中报显示,江苏银行已紧随外部形势变化、修炼“内功”,将原有“1+3+N”风控体系扩大范围,升级形成“2+5+N”风控管理体系,通过智慧化防控体系快速迭代来促进风险管控水平不断提升。

  最终的盈利指标呈现上,该行归母净利增长8.05%至202.38亿元,年化ROE达15.64%、年化ROA达0.96%,两项指标在A股上市银行中均处于中上游水平。利息、非息净收入增幅分别为19.10%、5.15%,双轮驱动拉动业绩稳健增长。

  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2025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江苏银行排名已进一步提升至第56位;《财富》中国500强则为排名第162位,蝉联全国城商行第一。拥抱“科技因子”,助力经济大省挑大梁

  作为全国资产规模第一梯队的城商行,江苏银行的根基在于省内雄厚的产业根基、丰富的科教资源、多元的营商环境,该行的核心优势正在于深度融入区域发展脉络,与地方经济同脉同息。

  可以观察到的是,从携手博物馆发售联名产品,再到最近火热的“苏超”比赛,江苏银行已经在多次实践中成功将热点、热情、热爱转化为多元消费活力,为当地经济注入金融动能。

  截至2025年6月末,江苏银行对公贷款余额已较年初增长22.20%至16250亿元,个人贷款余额新增207亿元至6955亿元。

  综合来看,江苏银行在助力省内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已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实现了多个纬度的突破:

  例如,科技金融方面着力“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率先参与科技厅在全国首创的“苏科贷”成果转化专项风险补偿产品;截至上半年末,科技贷款余额达2740亿元,高质量科技企业授信覆盖度较上年末提升1.9个百分点。

  绿色金融方面,锚定打造“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品牌目标深耕发力;截至上半年末,绿色融资规模突破72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1%。

  普惠金融方面,从优化经营模式、扩大服务覆盖、提升客户体验等几大维度持续优化服务;上半年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2358亿元、较年初新增25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助力实体经济的进程中,科技基因已作为创新创优金融服务的重要基础,刻入了江苏银行的顶层设计。

  自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以来,江苏银行已成立总行工作领导小组,在科技资源集聚区设立23家科技支行,强化总分支行三级垂直推进。如今科技基因已经转化为该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势能,尤其上半年对于金融科技的密集发力、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已深刻赋能高质量发展。

  例如,加速数字金融建设,落地授信业务全流程效率提升等100余个项目,同时加快释放人工智能技术产能,落地近60个智能化场景,助力业务经营提质增效;

  加强数字化运营,以“随心办”小程序为入口,强化企业微信、手机银行等渠道间协同,整合对公服务渠道、统一体验;

  完善数据运营机制,形成数据资产引入、应用到后评价的闭环管理体系,通过数据源头治理,推动业务合规性建设,统筹全集团数据指标与模型资产管理,筑牢数据底座。

  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下,科技化程度正在成为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标准之一。如今,科技基因正在成为江苏银行得以穿越周期寒冬的关键因素;未来,新的科技故事也有望帮助该行在资本市场上,验证更多价值的兑现。

  首次纳入富时中国A50,市场认可度达到新高

  截至2025年8月21日,江苏银行报收11.31元/股、年涨幅达20.97%。

  在银行板块成为2025年A股市场典型“α收益”代表的大背景下,江苏银行涨幅仍高于板块涨幅9.17个百分点,在上市银行中位列第7。高于凭借出色市值,该行已于今年6月被首次纳入富时中国A50指数,成为A股唯一被纳入该指数的城商行。

  长期以来,江苏银行分红稳定,2024年累计分红金额95.54亿元,在城商行中处于领先地位,仍不足1倍的PB值与15.64%的ROE水平带来的“低估值+高分红”特性,更使得其更有望成为利率下行周期的“财富避风港”,成为对抗低利率的有效工具。

  在银行板块热度与业绩基本面的持续向好下,多家主流机构对银行股的配置热情仍在持续升温。招商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等多家券商纷纷给予江苏银行“强烈推荐”“跑赢行业”“优于大势”评价。

  据悉,目前已有公募基金、保险等主流机构共414只产品持仓江苏银行,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前4位;今年二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仓银行股中,江苏银行的持仓比例在银行板块中排名第二。

  董监高等“关键少数”的增持行为向来被市场视为重要的信心指标。

  此前,江苏银行董监高等增持主体已顺利完成自愿增持计划,实际增持金额达2427.82万元,不仅超额完成2000万元的原定目标,更是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完成。

  值此“十四五”收官之年,江苏银行已为上半年交出一份“含金量”十足的半年度成绩单。站在下半年的新起点,该行也将继续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续写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上一篇:
工地上演“机器人总动员”
下一篇: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等三张榜单发布,安徽这些企业上榜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