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半年报一出,万科股价「涨停」
发布时间:2025-08-27

  前天,2025年8月25日,万科的股价那叫一个“打了鸡血”:A股直线拉升,盘中一度强势涨停;H股也没闲着,盘中最高涨超15%。

  

  为啥突然冲这么猛?

  莫老爷认为,核心是万科8月22日亮相的那份中期报,缓解了市场对万科债务压力的担忧,让大家觉得:呦,这孩子似乎没那么悬,已经被扶起来了啊~

  跟万科2024年年报比,今年的中期报不仅一些经营数据开始传递出积极信号,万科管理层的态度也明显比之前乐观了:

  24年年报关键词:保障经营稳定,推进化险

  25年中期报关键词:推进经营改善,促进开发业务良性循环

  从“稳定”到“改善”,从“化险”到“促发展”,万科管理层对公司的要求,已经从“先保命要紧”变成了“要开始锻炼身体慢慢恢复健康”。

  这说明,万科真的有在慢慢爬出低谷,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后续,只要楼市实现“止跌回稳”,万科重回正轨就是早晚的事儿。

  01

  仍居于头部开发商行列

  万科已经涉险一年多,硬是咬牙顶住,依然保持在前十阵营。

  中期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万科实现销售面积538.9万平方米,销售金额691.1亿元。

  这一销售成绩,在中指、克而瑞等权威机构《2025年1-6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榜单上,均位列第七。

  从城市维度来看,上半年万科在全国15城销售排名前三,包括东莞、长春、哈尔滨、昆明、兰州、烟台、乌鲁木齐等。

  从项目维度来看,上半年万科在全国多地缔造“单盘销冠”:

  温州万科璞拾云洲:首开179套秒罄,二批158套再罄,61天狂销337套,强势登顶主城销冠。

  烟台万科天琴湾:上半年烟台每卖出3套400万+豪宅,就有1套来自天琴湾,项目成为烟台销售金额、面积及单价“三冠王”。

  广州理想花地:上半年累计成交357套,销售金额19.29亿,是上半年广州主城区销售套数和金额“双第一”。

  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万科销售单月环比增长20%,达到134.5亿元,位居行业第三,仅次于保利发展和招商蛇口。

  因为7月卖得好,在中指《2025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权益销售业绩排行榜》榜单上,万科排名还回到了第五。

  

  为何上半年万科卖房子这么给力?中期报内容分析,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

  一是新开项目争气

  上半年只要是万科新推的盘,没一个卖得差的,而且还都卖赚钱了。

  像温州璞拾云洲、成都都会甲第和锦上扬华、天津东庐等,都是新开项目,也都是存量项目,万科在产品力方面一直保持优势,给它们来了一次“改头换面”,进行产品全方位升级,结果一开盘它们首开去化率都突破了90%。

  二是清货坚决

  库存一天不清,利润就跟着流血一天。

  万科今年直接“分类作战”,把现房、准现房、尾盘、车位、商铺、写字楼,分开管理,不同的产品用不同的打法去推销。

  上半年,年初现房卖了176亿元,准现房卖了183亿元,连车位、商铺等“边角料”都卖了81亿元,尾盘实现69个尾盘项目清尾。

  这么一顿操作下来,截止2025年6月30日,万科手里的存货金额降到了4625.2亿,比2024年底少了10.9%,“包袱”轻了一大截。

  写到这里,估计大伙儿也发现了,万科现在的业绩,主要靠的是“吃老本”。

  然而,库存总有清完的一天,随着库存慢慢减少,未来,如果万科还想保持在头部阵营,关键还是要获取新增项目,尤其是要去高能级城市核心地段参与土拍——现在,行业仍存在“结构性牛市”,一二线城市核心地段的新规产品逆市畅销。

  中期报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天,万科今年已经通过土拍累计获取了9个新项目,这证明,万科投资拿地的能力也在慢慢恢复。

  

  02

  暂时稳住了债务端

  现金流就是命脉。

  对正在渡劫的涉险房企来说,最要紧的事儿就一件:把手里的现金流管得明明白白,别让钱给断了。

  上半年万科在管钱方面下了真功夫,主要有四招:

  1,狠抓销售回款率

  卖房,是房企最主要的“造血”路子,上半年万科回款率实现100%,资金周转极快,运营效率极高。

  2,加快资产处置

  从2023年开始,万科就一直在“瘦身”,把那些不是核心的资产(比如非重点地段的办公楼、商场)卖掉,到现在累计已经卖了超300亿。

  其中,今年上半年干了13个大宗交易,涵盖办公、商业、公寓、教育等业态,签约达64.3亿,实打实收回了57.5亿。

  3,融资开闸

  年初,深圳地区8家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老总们齐刷刷表态:“万科要钱没问题,我们全力支持!”

  这话一出,基本就等于给万科戴上了金融护身符。

  结果上半年,万科就顺利拿下了249亿融资,关键是利息还不高,综合成本仅3.39%。要知道,没涉险的龙湖,融资成本都还在4%左右呢。

  

  4,股东低息弹药不停供

  大股东深铁集团今年8次出手支援万科,累计输血238.8亿,综合成本仅2.34%,较市场利率低1-1.5个百分点,比绝大多数央房企的利率都低,这波“亲爹价”贷款至少让万科年省利息超10亿。

  靠着这四招,万科目前已经暂时稳住了债务端,让公司的财务安全垫也厚了不少。

  中期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科累计兑付164.9亿公开债,2027年之前已无境外公开债到期。万科境外公开债已经仅剩俩“尾巴”,一个2027年还,一个2029年还。

  

  至于境内债,灵活处理的空间就大了。这意味着,短期内万科都不用再为债务慌神了,能够踏踏实实先顾好眼前的经营了。

  03

  经营性业务迈入盈利阶段

  地产开发想要回到2021年的巅峰期,基本是不可能了。

  公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金额、房地产投资、房企到位资金,较2021年同期下降了42.4%、49.1%、30.4%和51.2%,与此同时,待售面积则上升了50.6%。

  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下,所有房企心里都门儿清:不能光靠卖房子一条路走到黑了,得打造“第二曲线”,加速发展能够创造持续性稳定现金流的经营性业务。

  不过要干好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也急不来。比如长租公寓和商业项目,它们不仅要舍得砸钱试错,还要像“养孩子”一样花时间培育市场认知、积累品牌口碑,这个过程通常需要5到8年,甚至更久。

  好在万科“起了个大早”!

  2013年万科就开始探索经营性业务,是最早入门的几家房企之一。十多年下来,万科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人力、物力,光“学费”就交了上千亿。所以,当今天同行还在学“上手配方”,处在猛砸钱阶段,万科这边已经能端上几盘成品菜了。

  中期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万科经营服务业务全口径收入达到284亿元,经营效益保持行业前列。

  1,物业:万物云营收第二,口碑第一,实力与人缘双开花

  上半年万物云营收182亿元,位列行业第二。更厉害的是,它还会“搞创新”,通过业内首创“弹性定价”模式拓展项目超20个,同时聚焦商企优质客户,在八大重点行业新签项目年收入超10亿。

  用户口碑也不拉胯。在乐居财经研究院《2025年中国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100强企业》榜单上,万物云位列行业第一。

  2,长租公寓:万科泊寓是“规模、效率、纳保量”三项全能的行业第一

  上半年运营管理公寓超27万间,能给几十万人解决租房问题;其中超13万间还纳入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既响应政策又稳了客源;还服务了超6200家企业客户+盘活了万科自己和外部国资国企手里的8300多间存量房源。

  一边赚租金,一边还把社会责任也跟上了。

  3,商业:整体出租率超93%,“人气+品牌”双在线

  上半年万科商业板块的客流、销售额、坪效等核心指标稳步提升,整体出租率超过93%,目前已与超过12000个品牌建立起深度合作。

  前台有人气,后台有签约,商户与商场形成了“你赚钱我稳租”的良性循环。

  4,物流:出租率保持行业领先,服务收入大增

  万科物流业务这块,不光“仓满”,还“运得快、服务细”。

  上半年库内运营、运输等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3%,运营能力继续加码;同时,盯住重点赛道深挖,拿下了超15家茶饮咖啡行业头部客户,很可能,你手里常喝的那杯奶茶,背后就有万科的仓库在“托底”。

  以上这四大业务板块,共同撑起了万科的“第二曲线”,它们像是一场及时雨——在万科地产开发主业承压的当下,源源不断为公司“补血”,让万科在困难时期少了份资金焦虑。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万科这份中期报的表现,莫老爷的答案是:减负见成效、发展有眉目。

  当下的万科至少可以确定两件事:一是流动性危机暴雷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二是核心竞争力没有损伤,开发业务的产品力优势还在,经营性业务多赛道行业领先,已经能扛起“造血”的大旗了。

  接下来,只要楼市“止跌回稳”,万科摆脱困境便是水到渠成。

上一篇:
晶科能源等公布“一种单晶炉及晶棒的制备方法”专利
下一篇:
(深互动)联创电子:公司已与车企头部客户建立了紧密合作,并已获得批量订单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