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知产”变“资产” 融资不再难
发布时间:2025-08-27

  今年3月,金融监管总局会同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制定《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在深圳等地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深圳市积极落实试点工作,持续优化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增量、扩面、提质,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5年6月末,深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余额245.98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2024年,深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504.21亿元,登记笔数为1886笔,登记金额居全国第二,连续5年位居广东省首位。

  知识产权金融创新迭出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深圳以其独特的经济产业优势和政策优势,成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重要交汇点。2025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开展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试点。健全科技型企业信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实践场景和规则体系。

  作为特区的特区,深圳前海拥有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知识产权储备丰富等先天优势。8月26日,深圳市高新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高新投”)创新推出的“南山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高新投知识产权2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成功发行,标志着深圳前海合作区首个以企业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正式落地。

  据了解,该产品发行规模达1.33亿元,为13家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精准破解科创企业“融资难”问题。项目发行还吸引了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以及广州银行等多家银行参与合作,招商银行系该产品的托管行。

  “推出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可将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转化为发展资金,推动‘创新密码’向‘经济红利’跃迁,实现对前海创新生态的精准赋能,助力国家战略深度落地。”深圳市前海金融发展局有关负责人称。

  《工作方案》指出,鼓励信托公司开展知识产权信托,探索提供知识产权权益管理、保护、代际传承、公益慈善等服务,实现知识产权安全保管和成果转化后收益的高效管理。在相关方案背景下,深圳积极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信托业务。

  8月22日,深圳首批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正式成立并生效。华润信托与雅昌文化、龙华排水、乘乘智数3家机构展开合作,以数据知识产权实施许可权作为信托财产,标志着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在深圳应运而生。

  作为知识产权服务信托委托人之一,雅昌文化对自身海量艺术数据资源进行了结构化梳理,在此基础上开展系统性、创新性的二次创作,结合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要求,将其海量艺术数据资源进行梳理盘点,通过信托产品实现了隔离保护、专业化管理、商业化运作、收益分配、登记估值和金融服务等。

  “相比传统转让或许可方式,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模式在保持权属清晰的同时,有效破解了单纯收益权转让中存在的管理弱化和信任机制缺失的问题。”业内人士表示,以数据知识产权实施许可权作为信托财产,通过信托架构整合法律、评估、转化等专业服务机构,不仅实现对数据资产的权益保护与有效管理,还显著增强其商业化运营与转化能力。

  华润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据知识产权服务信托是深圳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深度融合的重大创新。该模式不仅解除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权属与管理顾虑,还通过收益分配机制激发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主体参与积极性,构建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的全周期服务生态。同时,该模式也为数据资产后续开展证券化、质押融资奠定基础,进一步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优化财务结构。

  近年来,深圳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支持票据产品。早在2022年,由农业银行牵头主承销的“深圳易睿投资发展有限公司2022年度第二期定向资产支持票据”成功发行,这也是农行首单知识产权资产支持票据(ABN)产品,为8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科技创新型企业打通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渠道,实现了低成本融资,促成“知产”向“资产”的转化。

  知识产权金融生态渐成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深圳金融监管局正推动落实《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重点任务落实清单》,着力构建深圳特色知识产权金融生态。在多方合力下,深圳特色知识产权金融生态正徐徐铺展。

  去年末,由深圳市福田区牵头与交通银行深圳分行、国任财险、福田融担共同建立“政府+银行+保险+担保”四方合作机制,为国家(深圳)气候投融资项目库入库项目企业——深圳市海梁科技有限公司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贷款业务,授信额度600万元,远超一般额度。据悉,这是全国首单“政银保担”机制下气候友好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业务,也是“政银保担”机制全面升级后首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业务。

  据相关人士介绍,“政银保担”四方联动机制通过引入保险、担保体系,提供政府财政资金兜底,能将商业银行的风险容忍度调整到最大、授信额度调整到最高、贷款政策调整到最松、资金成本调整到最低,多方合力,形成相互协作、风险共担的良性循环体系,最大程度解决企业从初创到快速发展“融资难、审批慢”的问题,切实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今年5月,深圳金融监管局联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广东金融监管局印发《关于发布广东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清单的通知》,首次发布103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其中,深圳地区超过32家银行机构、超50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在列,包括科创贷、科技投联贷、知识产权质押贷、研发贷、人才贷、上市贷等多种类型。在此之前,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还发布了深圳市知识产权保险产品清单,涉及6家保险机构的81款特色产品,包括海外知识产权维权保险、数据知识产权安全保险、专利许可信用保险等。

  以具体机构为例,深圳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将知识产权要素融入诸多科技特色产品中,已形成“专业免费评估+绿色审批保障+便捷线上质押”的“一站式”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体系。

  “仅2024年,我行通过深圳市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评估专利数量达3900余份,涉及800多户企业,全线上化评估率100%,当天即可出具评估结果。”该负责人表示。数据显示,2024年,深圳农商银行专利及商标质押登记金额达56.62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8.6%;质押登记笔数597笔,较上年同比增长76.1%,位列深圳市银行机构第一。

  保险业方面,今年5月,平安产险深圳分公司联合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国任财险深圳分公司等7家机构,成立全国首个海外知识产权保险联共体,并签发首张海外侵权责任保单,以“风险评估—共保分散—维权支持”全链条服务护航企业“走出去”。数据要素场景方面,人保财险深圳市分公司还推出数据资产“入表护航保”并签发大湾区首单业务,为智慧养老科技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提供合规与风险屏障。

  记者获悉,下一步,深圳金融业将持续推动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建设,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发展,加速知识产权转化与新质生产力培育,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上一篇:
美团:预期第三季本地商业录较大亏损 不急于海外扩张步伐
下一篇:
小米入股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商 机构看好产业链加速放量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