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贝壳股价大跌:财报粉饰
发布时间:2025-08-27

  相对于拼多多管理层强调"利润不可持续"的坦诚,贝壳董事长彭永东为首的管理层,对于贝壳的业绩与未来指引,"粉饰"味道浓厚。

  一系列增长数据都很虚幻。

  贝壳第二季度实现总交易额 8787 亿元,同比增长 4.7%,相比较于前两个季度 33.9%、55.5%的同比增速,本季度堪称断崖式放缓。

  这里的总交易额主要包括新房、二手房的交易金额,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复苏并没有一帆风顺,甚至存在再次下跌的风险。

  贝壳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60.1 亿元,同比增长 11.3%,其中新房收入同比增 9.1%,二手房收入同比下降 7.9%,以及家装业务同比增 14.3%,租赁业务收入同比增 77.2%。

  如果没有家装和租赁业务的收入增长,贝壳整体收入已进入停滞状态。

  贝壳第二季度实现毛利润 57 亿元,同比下降 12.3%;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 18.2 亿元,同比下降 32.3%。

  "增收不增利"的尴尬状态,来源于二手房和新房业务利润率下降,其中二手房业务利润率下降了 7.6 个百分点,以及低利润的租赁业务收入占比显著提升。

  整体来看,无论是交易量还是利润率,贝壳核心的二手房和新房业务,仍然处于低位徘徊,尚未出现明显数据拐点。

  资本市场笑谈,贝壳这家公司具备很强的"护城河",但要注意"城"是否还在,这里的"城"便是整体房地产市场。

  贝壳既然无法摆脱整体市场的逆风环境,按道理应该谨慎扩张,但管理层却背道而驰。

  截至二季度末,贝壳全国拥有活跃门店 5.87 万家,同比增加 32.1%;拥有活跃经纪人数量为 49.16 万万名,同比增长 19.5%。

  虽然贝壳管理层强调,这主要是"非链家活跃门店"和"非链家活跃经纪人"的增长导致,但这种扩张势必带来成本增加。

  这些负面因素中,贝壳管理层找到了独特角度解读。

  彭永东表示,"我们平台在人店网络实现显著规模增长的基础上,将走向效率驱动发展的新阶段。"

  这似乎是撞了南墙后的回头,贝壳的经营杠杆在逆风环境中,将带来显著财务压力,以及利益不均衡分配导致品牌受损。

  成为近乎垄断式的销售渠道,必然成为买卖双方、合作方、员工的吐槽对象,对贝壳强势地位的批评以及对管理层天价薪酬的质疑,皆来源于此。

  贝壳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徐涛强调,"第二季度非房产交易服务业务的净收入占总经收入比例达 41%,构建出多元增长格局。"

  多元增长格局显然无关乎利润,只有资本市场不会撒谎,贝壳发布第二季度业绩次日,港股股价下跌超 7%。

  资本市场对于贝壳的担忧,还有投入上百亿元的"贝好家"业务,以及对管理层与股东利益是否一致的质疑。

  贝壳虽然强调,"贝好家"的定位并非开发商,而是为开发商、业主方、代建方等合作伙伴提供 C2M 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等综合服务。

  但当下低迷市场环境中,贝壳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落地了 15 个项目,参股投入近百亿元,不得不说这是一项单向的押注。

  没有人怀疑贝壳的销售能力,只是市场大环境波动性更强。

  至于管理层与股东利益是否一致问题,贝壳管理层继续用股票回购对冲。将三年前的股票回购计划延长至 2028 年,额度从 30 亿美元提高至 50 亿美元。

  单纯股票回购并不能终止对管理层的质疑,惟有将管理层薪酬与股票奖励与业绩挂钩。

  市场波动中,贝壳管理层显然没有勇气面对。

上一篇:
公募人事变动频繁
下一篇:
市场上真的会出现第二个杭州滨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