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累计并购金额超600亿元丨紫金矿业逆周期并购成就全球矿业巨头
发布时间:2025-08-27

  (来源:环球豪源基金)    说到闷声发大财的行业巨头,紫金矿业绝对算得上教科书级案例。  这家成立30余年的矿业龙头,看似低调,实则早已在全球资源版图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你以为它只是“靠天吃饭”的周期股?其实它的赚钱能力远超想象,甚至正在蜕变为一家成长型巨头。  一、财报亮瞎眼:净利润翻倍,现金流碾压同行  先看一组硬核数据:2024年,紫金矿业营收突破3000亿大关,达到3036亿元;净利润更是同比暴涨51.76%,飙升至320.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更惊人的是,其经营性现金流净额高达488.6亿元,同比增速32.56%,比净利润还多出近170亿!  这意味着什么?公司实际到手的钱比账面上的利润还要多。  如果拉长时间线,2020年至今,紫金矿业累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1547.4亿元,是同期净利润总和的1.6倍。换句话说,这家公司的“造血能力”远比你看到的财报更强劲。  二、真金白银回馈股东:分红五年翻三倍,股息率稳居高位  光会赚钱不算本事,舍得给股东分钱才是真良心。  2024年,紫金矿业的港股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2.8元,叠加中期分红后,全年分红总额高达101亿元。按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稳稳站在2%以上。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  过去五年,紫金的分红堪称“火箭式增长”:从2020年的31.59亿元一路飙至2024年的101亿元,累计分红303.7亿元。  若从A股上市算起,其总分红金额已突破560亿元。平均每年掏出超百亿真金白银,这样的“土豪”操作,在A股资源板块实属罕见。  三、黄金赛道爆发:价格涨破天际,产能持续扩张  如果说紫金过去靠的是周期红利,那么未来它正凭借“黄金+铜”双引擎,彻底撕掉“周期股”标签。  1.黄金:价格狂飙叠加产能放量  作为公司营收的半壁江山(2024年占比近50%),黄金业务堪称业绩“扛把子”。  伦敦金现货价格从2024年初的每盎司约2370美元,一路涨至年底的3000美元,年内涨幅超26%。进入2025年,金价更是势如破竹,3月一度突破3000美元/盎司,较年初再涨15%。  价格飙升的同时,紫金的黄金产能也在狂飙。2025年预计矿产金产量达85吨,同比增长16.4%;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攀升至100-110吨,年复合增长率约10%。量价齐升的黄金业务,未来五年至少贡献千亿级营收增量。  更值得期待的是长期趋势。美国银行预测,2030年国际金价可能冲击4800美元/盎司。全球经济脆弱性加剧、地缘冲突频发、央行持续购金……这些因素都在为金价“托底”。而紫金手握全球第七大黄金产能,无疑是这波超级周期的最强受益者。  2.铜:AI革命引爆需求,供应缺口十年难填  如果说黄金是“避险之王”,铜则是“未来金属”。必和必拓CEO近期直言:未来十年全球铜缺口将达1000万吨。背后的推手是什么?  AI算力基建:全球疯狂建设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到2050年,仅数据中心对铜的年需求量就将从50万吨暴增至300万吨。  新能源革命:电动车、光伏、风电的普及,让铜在电力传输领域的占比逼近50%。  全球基建潮:亚非拉新兴市场对电网、交通设施的需求井喷,铜的消费量持续攀升。  而紫金矿业的铜产量已位居中国第一、全球第五,手握全球顶级矿山资源。  当铜价随着缺口扩大进入长牛通道,这块业务的利润弹性可能比黄金更惊人。  四、逆周期并购:累计并购金额超 600 亿元  分析紫金矿业的护城河,有三大:技术实力、成本控制、逆周期并购。  技术实力方面:独创“矿石流五环归一”模式,专治各种“鸡肋矿”;技术储备包括127项发明专利、187项科研成果,连“低品位难处理黄金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种超长名字的机构都自己建。  成本控制方面:被喻为抠门到极致的“矿界拼多多”,铜矿C1成本比行业均值低15%,金矿成本比全球前十大金企低20%。  但支撑紫金矿业体量迅速扩大的是逆周期并购能力。  紫金矿业堪称矿业界的“逆周期猎手”:如2015年38亿收购卡莫阿铜矿(现价值超2000亿),2022年59亿拿下亚洲最大钼矿,2024年收购加纳Akyem金矿(年产黄金8吨的现金奶牛)。  秘诀在于“三不原则”:不追热点、不凑热闹、不惧冷门,专挑别人不敢要的“问题资产”改造。  并购在紫金矿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12 年至今累计并购金额超 600 亿元,每一步并购都带来丰厚回报。  紫金矿业的并购历史如下:  2002年:低价收购了贵州水银洞金矿、新疆阿舍勒铜锌矿、吉林珲春金铜矿、西玉龙铜矿四个矿。  2006年:并购了青海德尔尼铜矿、西藏玉龙铜矿、黑龙江多宝山铜矿、新疆蒙库铁矿。同年,通过股权并购控股了蒙古纳日陶勒盖金矿、越南大班铅锌矿及周边铁矿,并入股南非矿务公司RidgeMining成为最大股东。  2007年:联合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厦门建发股份成立厦门紫金铜冠,以14亿元收购英国蒙特瑞科公司90%股份,获得秘鲁白河铜矿矿业权。  2011年:收购吉尔吉斯坦第三大金矿奥同克60%股份。  2012年:收购诺顿金田89.15%权益,2015年6月获得诺顿100%权益。  2014年:收购刚果穆索诺伊矿业简易股份公司51%股份,后增持至72%。  2015年:以每股0.1澳元的价格收购澳大利亚凤凰黄金公司股份;收购巴里克(新几内亚)有限公司50%股权+50%债权;作价4.12亿美元收购刚果(金)卡莫阿控股公司49.5%股权。  2018年:3.5亿美元收购塞尔维亚RTB Bor铜矿63%股权。  2019年:13.9亿美元收购Nevsun 100%股权,旗下拥有塞尔维亚Timok铜金矿及非洲厄立特里亚在产矿山Bisha铜锌矿。  2020年:收购武里蒂卡金矿、西藏巨龙铜业50.1%权益、圭亚那奥罗拉金矿100%权益。  2021年:完成了对阿根廷3Q锂盐湖的并购。  2022年:出资76.82亿元收购收购西藏拉果错盐湖锂矿70%权益;以18亿元收购湖南厚道矿业有限公司71.14%股权;40亿元收购海域金矿项目权益;26亿元收购南美最大在产金矿之一的Rosebel金矿项目;59亿元揽获位于安徽的全球储量最大单体钼矿;40.63亿元收购招金矿业20%股权及海域金矿30%权益,16.14亿元收购江南化工11.99%股份,增至21.81%。  2023年:7月,通过增资天齐获得盛合锂业20%股份;8月,16.46亿元收购中汇实业48.591%股权,获得西藏朱诺铜矿相对控股权。  2024年:9月,紫金矿业全资子公司紫金南投成为龙高股份第二大股东,金山(香港)国际矿业有限公司认购万国黄金集团约15.28%股份。10-11月,完成对加纳Akyem金矿和秘鲁La Arena铜金矿的收购。  2025年:1月16日,公告全资子公司紫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计划以137.29亿元收购藏格矿业24.82%股份,交易完成后将持有藏格矿业25%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  在三大护城河“技术实力、成本控制、逆周期并购”构筑之下形成了两大绝活:  1.逆周期囤货:专挑金属价格低谷期扫货,2020年铜价低迷时豪掷200亿收购,3年后价格翻倍。  2.顺周期卖货:2024年金价突破2100美元/盎司时,黄金销量同比激增30%。  附:  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谈并购策略  (财联社新闻)素有“并购王”之称的紫金矿业,在过去一年有色金属价格高企背景下,其出手速度并未受到影响。公司董事长陈景河认为,行业高价背景下,仍有性价比较高的项目。  在2025年3月24日召开的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有机构问及紫金矿业并购策略时,陈景河回应道,自己非常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陈景河表示,实施并购,是公司既定的策略。即使在铜、金等金属行业高价位背景下,仍有相对性价比较高的项目,公司不会去买“很贵的”标的,也不会不惜代价去实现某一个目标。  他表示,在并购时,如果从卖方给出的估值模型来测算,项目确实会比较贵,但公司还要从资源储量增幅空间,接管以后成本的下降空间等方面来考量,未来是否会有更进一步的改进空间;并从四个方面阐释了公司的并购策略。  一是,从矿的品种来看,选择跟未来社会发展成长性契合度较高的品种,比如,铜在新能源、智能化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全球央行货币超发等情况下黄金价格节节高升,未来黄金也是公司在投资并购方面非常重要的标的之一。  二是,地域选择方面,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不会动摇,考虑到地缘政治等方面影响,全面加大与中国周边国家的投资。在投资环境有一些问题的国家,标的肯定会便宜些,在各方面条件较好的区域,标的肯定会贵些,这就需要公司内部去权衡各种利弊。  三是,在投资项目选择上,现在特别关注在产项目的一些并购,这样完成并购后,很快就会在业绩上得到兑现。  四是,目前,海外风险在提高,紫金矿业秉承共同发展理念,在开发任何一个项目时,都能把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作为公司的责任去执行,这样就能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进而提升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2024年以来,以铜、金为代表的有色金属价格屡创新高后,紫金矿业发生了五笔大规模并购,总金额超240亿元。  紫金矿业官网显示,除公司起家于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金铜矿外,其余国内14处矿山资产均来自各种形式的收并购。公司海外矿山项目遍布中亚、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共19处资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业绩说明会上,陈景河坦言目前公司市值管理做的“不算很好”,在目前高成长性背景下,从全球铜业上市公司来看,公司在估值上表现不如南方铜业、自由港麦克莫兰铜金(下称,自由港)。  紫金矿业董事会秘书郑友诚补充道,公司PE(动态市盈率)大概在14倍左右,但全球矿业中主营铜、金的公司平均PE水平在20倍以上。  数据显示,近十二个月,自由港、南方铜业动态市盈率分别约为31倍、24倍。  业绩方面,紫金矿业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其中营收达3036.40亿元,首次突破三千亿大关,同比增长3.49%;归母净利润为320.51亿元,同比增长51.76%。  举报/反馈

上一篇:
课堂搬进企业车间,衡阳技师学院首开新生沉浸式入学教育
下一篇:
股票配置显著提升!两大保险巨头齐发半年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