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又上新!LABUBU经济学,不止泡泡玛特学会了
发布时间:2025-08-27

  2025年,是IP经济爆发年。哪吒的热度还未消去,LABUBU就用更猛烈的全球热浪刷新了人们对于IP概念的认知。

  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超级IP?这不是一个问题,已然是一个当红经济现象。8月底,Mini版LABUBU即将推出,CEO王宁预言其将成"超级爆款"。

  可它为何会突然间爆发?许多探讨的指向都认为是受到年轻人追捧,并能提供情绪价值。但或许这只是答案之一。

  走上街头,或许才能发现中国新消费中不断爆发超级IP的真相所在。

  01 LABUBU,可以逛街的潮玩

  单人月入3万元、年收益200万元……

  这些夺人眼球的数字,都是在讲一个“冷门”生意——LABUBU的定制服装。每次新消费风口出现时,“给挖金人卖铲子”的现象也都在发生着。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小商品市场里,40岁的谷会杰最近成了“话题人物”——凭借LABUBU娃衣生意,她仅用3个月就开出3家门店,单店日销超2万元,团购更创下单次50万元的业绩。

  这个在媒体上广为传播的创富故事,在全国各地都在上演。同样,社交平台有了专门的“娃衣创业课”赛道:1999元的全套课程,有的购买链接单月参与人数已超800人。

  笔者的朋友菁菁,一直在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株洲南大门市场参与成衣设计,也经不住诱惑入手了一套低价教程,并跃跃欲试准备按图索骥。“只是没想到,6月泡泡玛特突然宣布补货,让紧俏的LABUBU在二手市场断崖式掉价。”菁菁有点无奈地说。

  7月15日,泡泡玛特发布公告称,截至2025年6月30日,今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可能较去年同期增长不低于200%。

  不仅是业绩的翻倍增长,泡泡玛特股价在年内也上涨了约200%,总市值突破3500亿港元,甚至超过了百度等老牌互联网公司。

  与此同时,LABUBU上热搜的频率却明显从霸榜变成了偶尔露面。潮流IP的风口,真的是来得快、去得急吗?先要知道它潮起的根源。

  长着九颗尖牙、模样看似“丑萌”的LABUBU,是一个诞生已10年的IP,在2024年之前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然而,从2004年2月泰国女团成员Lisa分享LABUBU可乐瓶合影、获得点赞数超320万开始,歌星蕾哈娜、足球名将贝克汉姆等纷纷把它带在身边,与价值不菲的奢侈品搭配在一起……爱马仕只配做背景!一时之间成为它身价的代名词。

  探究个中缘由,这个中国潮玩IP爆火的关键密码恰恰是:可以逛街。

  过去多数潮玩只是放在家中的摆件,LABUBU被设计成搪胶毛绒挂件,能随身携带,走上了街头。于是,它成了一种身份标识,人们在表达潮流态度的同时,也制造了更多曝光机会。由此,娃衣生意也就有了红火的本钱,比芭比更好打扮、更能炫耀。同时,通过娃衣来进行“二创”,更激发了人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分享欲。

  中国潮玩,已经不再简单模仿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二次元衍生品,这才是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新消费赛道之中,因为能“逛街”而爆火的故事,其实早已发生过。

  02 这不是炫耀,是制造!

  这个暑假,上海的二次元浓度超预期“爆表”。

  7月4日至8月10日,2025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活动首次实现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哔哩哔哩线下嘉年华(Bilibili World)和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三大动漫游戏展会联动。

  去EVA雕像打卡,然后就去大悦城,再去百联……对于7月到上海来参加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各项活动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一条经典打卡线路。

  资深一些的二次元粉丝们则有小红书上没有攻略的另一条线路:在魔都,必须走一遍米哈游、哔哩哔哩(B站)、鹰角、叠纸、TapTap,才算真正达成了“朝圣”。

  一位在广州科韵路从业近二十年的“80后”游戏从业者,突然在游戏人聚集的群聊里感叹:孩子突然要去上海看二次元,我懂,我自己就是行业中人;可当他说起痛车、痛包时,我就要百度了。

  这段话,在群里引发了共鸣,也引发了一波科普,包括笔者在内的群友们都在感慨:我们似乎成为前浪。

  果真如此?当游戏动漫不再是虚拟世界的存在时,当游戏公司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工业旅游打卡地时,新消费场景也就不再局限于商超或展会活动中了。

  所谓前浪尴尬,只是此前的弄潮儿们更专注于创造,而不太活跃于街头,甚至成为后浪去游戏企业旅游打卡时的人形背景板。

  所谓后浪潮涌,也并非一味地在社交媒体上以潮流IP和新兴名词去炫耀,而是真诚地为爱发电(花钱)。

  谷子经济作为新消费赛道中的当红炸子鸡,在中国走过了20多年的跌宕之路。早在2003年,靠《传奇》一跃成为中国首富的陈天桥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成立盛大新华,专注于游戏周边产品开发,并于次年开设了首个网游周边产品网上专卖店。然而,彼时国内盗版问题严重,游戏周边缺少粉丝基础,让这一衍生策略无疾而终。

  先驱变成了先烈,但挡不住后来人。2009年,完美时空开发游戏主题T恤,失败;2015年,《仙剑奇侠传6》推出同款扑克,波澜不惊;尽管如此,国产游戏厂商都在制作游戏周边,并且一年一度在上海的ChinaJoy上展示、赠送。

  最终,20年后,谷子熟了。

  为何成熟?从线上走到线下,从线下走上街头,真正培养出了一代粉丝。热门游戏IP如《原神》《恋与制作人》,从诞生伊始就耕耘着吧唧、纸制品、亚克力制品、毛绒类制品等一系列谷子产品,并和各种消费品牌进行联名,尤其是新式茶饮,实现了让自己遍布大街、被年轻人拿在手中、被更多人所熟知,哪怕不玩游戏,也可以热爱。

  想象空间正在被打开。在LABUBU之后,被看作接棒者之一的绒毛玩具娃三岁,搭载着AI大模型,主打语言交互与智能陪伴,而诸如带有NTF功能的卡牌、金银珠宝制作的手办等,都在源源不断地涌上街头。

  “什么都能造”的中国制造,让中国超级IP的爆发力更加猛烈,但问题来了,新消费赛道和超级IP带来的经济爆发,只是一场年轻人的生意吗?

  03 让所有人都逛街,才是新消费

  年轻人,只是这一场通过超级IP驱动的新消费热潮的开始。只停留在年轻人中不算破圈,能让各种年龄、各种阶层都热衷,才是真正的超级IP。

  这一幕,在苏超身上有着足够的体现。据媒体报道,仅7月4日至6日间,南京游客接待量达218.1万人次,文旅消费总额27.2亿元,异地文旅消费17亿元。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则给出了这项业余赛事的“出圈指数”:关注人群中非传统球迷群体的占比近八成。

  而在苏超背后,各种新消费赛道都在涌入大量人潮,调查显示,88.7%的人感受到赛事对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如“拉动餐饮、住宿消费增长”“吸引外地游客,促进旅游业发展”等。从受访居民对下半年家庭消费的预期看,58.9%的人表示会因“苏超”而增加体育方面的消费,如运动、培训、买装备等;65.5%表示会增加文旅消费。

  让全国的消费者被超级IP吸引,汇聚到一城一地甚至一省,这也是一种“逛街”;用一个诱惑打开更多消费场景的大门,这才是“逛街”的乐趣所在。

  但是,这种超级IP引发的消费热潮,也难免暴露出新的问题。

  一是突然爆火导致产能无法跟进。

  2025年的超级IP热,除了《哪吒2》被提前预判会火外,如LABUBU、苏超等都红火得令人意外。这些IP爆火后,衍生品周边不断出现缺货,甚至被各种山寨、盗版冲击了市场。如何快速实现中国制造的产能释放,并与创新同频共振,将是此后市场的必答题。

  二是新消费场景多“贴牌”少“原创”。

  每一次超级IP引发的狂欢中,都会带热诸如夜经济、谷子经济或首发经济,然而在喧闹中,这些被带货的场景却大多千篇一律,只是贴上了IP的标签,拿到了涌入的客流,却由于全国一致的烧烤、义乌小商品或各种促销优惠,而让客流黏性不足,也让爆火的IP往往在冷却之后就客流稀缺。如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或许同样是新消费赛道的新课题。

  或许,IP经济的破圈效果,也就在于此。让所有的人都被IP吸引去逛街,在逛街中被更多新消费所吸引并留下,打开更多的想象空间,而非单一IP爆火的独家生意和一锤子买卖更显重要。

  当然,新消费的衍生链条如何形成更多更大的闭环,远比IP的周边衍生更需要脑洞。

  作者:张书乐

  责任编辑:吕晶晶

  排版:刘雅丹

上一篇:
“千亿扶持”,拼多多还在下血本
下一篇:
中国平安郭晓涛:努力把兼职代理人渠道打造为下一阶段寿险业务增长引擎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