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 | “奇迹之城”背后的“硬核之力”!
发布时间:2025-08-26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半小时落户”的深圳效率,再到“日均数百项专利”的深圳质量,这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45年来始终勇立潮头。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实施深圳综合改革试点5周年,深圳书写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作为总部在深的中央企业,中广核扎根特区,始终与深圳同生共长、同频共振,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从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起步,研发出我国自主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出了一条以核能为特色的清洁能源创新发展之路,规模体量进入超大型中央企业行列。未来,中广核仍将继续扎根于深圳这片充满活力的沃土,推动核能、新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更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接下来  一起来看看  中广核与深圳经济特区  共生共荣的发展之路  ↓↓↓  1978年  1978年12月4日,邓小平会见法国外贸部长后宣布:中国决定向法国购买两座核电站设备。    1982-1984年  1982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广东核电站建设项目。  1983年2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文成立广东核电站建设协调小组。    1984年8月,牵动人心的广东核电站三大合同谈判拉开序幕。  1985-1986年  1985年1月18日,广东与香港的核电投资公司在人民大会堂签署合营合同。2月9日,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典礼。      1986年9月23日,大亚湾核电站三大合同签字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1987年  1987年8月7日,中国大陆对外引进的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主体工程正式开工。    1989年  1989年4月,广东核电合营公司第一批精选核电运行人员前往法国开展培训。由于每个人的培训费用高达130万法郎,培训过程异常严格,他们后来被称为中广核的“黄金人”。    1989年9月21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穹顶吊装。    1994年  1994年2月1日,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同年5月6日,大亚湾核电站2号机组也顺利投入商业运行,大亚湾核电站全面建成投产。    1994年9月29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获批成立,实行计划单列,成为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第56个试点企业集团,秉持“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核电发展之路。    1995-1997年  1995年4月7日,岭澳核电站项目建议书终获批准,广东第二核电站定点岭澳厂址。1997年5月15日,岭澳核电站主体工程开工。    1997年7月1日,大亚湾核电站原聘法方厂长向中方厂长移交钥匙,标志着中广核实现了核电自主运营。    2002-2004年  2002年5月28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2003年1月8日,岭澳核电站一期两台机组建成投产。    2003年5月19日,中广核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广核进入非核清洁能源领域。  2004年3月30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核电专业化工程建设与管理公司。    2005-2006年  2005年12月15日,岭澳核电站二期主体工程开工,拉开中国核电自主化批量化建设的序幕。    2006年8月15日,中广核铀业公司成立,获得核燃料进出口专营资质后,为集团核电发展提供了核燃料安全保障。  2007-2009年  2007年8月18日,红沿河核电站主体工程开工,从此,中广核走上“多项目、多基地”发展的快车道。    2007年11月26日,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了中法合作建设台山EPR项目系列协议的签署。  2007年12月26日,中广核首个风电项目吉林大岗子风电场一期并网发电。2009年8月28日,我国首个光伏发电示范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示范项目开工。      2010年  2010年6月9日,在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的见证下,中广核铀业与乌兹别克斯坦纳沃伊矿业联合企业在塔什干签署《天然铀贸易合同》。  2010年9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建设中的岭澳核电站二期。  2010年9月5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视察建设中的宁德核电站一期。    2011年  2011年8月7日,岭澳核电站二期两台CPR1000机组建成投产,岭澳二期全面建成。    2013年  2013年4月18日,由中广核自主投资、建设、运营的大型露天铀矿——纳米比亚湖山铀矿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4月15日,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广核核电项目迈出广东结出首个实果,进入群厂管理阶段。    2013年4月26日,“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正式更名为“中国广核集团”。    2014年  2014年4月28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当年12月10日在香港上市,成为全球首家单一经营核电的上市公司。  2014年8月21日,“华龙一号”总体技术方案通过评审,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诞生。  2015年  2015年12月24日,华龙一号(HPR)示范机组——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开工建设。    2016-2017年  2016年7月13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DCS通用平台——“和睦系统”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独立工程审评。    2016年7月21日,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四台CPR1000机组建成投产。2016年10月1日,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一期两台CPR1000机组建成投产。      2017年11月21日,中国广核能源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中广核境外非核清洁能源开发、投融资和资产管理平台。  2018年  2018年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共同为“EPR全球首堆工程”揭牌。    2018年7月1日,国内首个大型商业化槽式光热电站——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50兆瓦光热项目一次带电并网成功。同年10月10日,项目正式投运。    2018年12月13日,台山核电1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成为全球首台具备商运条件的EPR三代核电机组。2019年9月7日,广东台山核电站两台EPR机组建成投产。    2019-2022年  2019年7月24日,广东阳江核电站六台CPR1000机组建成投产,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在运轻水压水堆核电基地。    2020年,中广核进入核医疗领域,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广核医疗科技。    2021年11月10日,中哈合资燃料组件厂建成投产。2022年10月13日,中哈组件厂生产的首批核燃料组件运抵阳江核电站。    2022年  当地时间2022年2月7日,“华龙一号”通过英国通用设计审查(GDA)。这是继2020年成功获得欧洲用户要求(EUR)认证后,中广核再次向世界证明了自身在核电领域的技术实力。  2022年6月23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标志着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和二期工程共六台机组全面投产。    2023年  2023年3月25日,中广核“华龙一号”首堆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建成投产。    2023年12月10日,国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中国广核集团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年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成为当时我国在运最大陆上风电基地。    2024年  2024年1月,国内大型核电机组首个三十年大修——大亚湾核电站2号机组D223大修顺利收官。  lQDPJxsyB6PBeMHNA-fNBduwge4Nb8OBMssIiy06qEdkAA_1499_999.jpg  2024年5月25日,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两台机组建成投产。防城港二期建成自主三代核电示范项目,开启了中广核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新征程。    2024年8月19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山东招远、广东陆丰、浙江三澳等核电项目。中广核所属山东招远1、2号机组,广东陆丰1、2号机组,浙江三澳3、4号机组等6台新机组正式落地。    2024年12月,中广核老挝北部互通互联清洁能源基地一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式开工,该项目是老挝首个大规模光伏项目。    2024年,中广核助力定点帮扶的广西凌云、乐业两县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广核连续七年在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中,获得最高等次“好”的评价。  a1bb8ba56db8005031652fc184f6108d.jpg  2025年  2025年2月24日,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主体工程正式开工。7月14日,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6号机组顺利完成穹顶吊装。广东陆丰核电项目双三代核电机组建设的序幕全面拉开。      202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决定核准一批核电项目。中广核所属广西防城港核电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3、4号机组共4台新机组正式落地,全部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2025年6月10日上午,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项目3号机组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近年来,中广核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实践中,积极融入国家整体创新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培育和提升核能行业自主科技研发能力,打造世界级核能科技创新高地,带动清洁能源全产业链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注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力。  目前,中广核始终坚持积极有序安全发展核电,稳步高效推进新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在运总装机超过1亿千瓦,累计向社会供应清洁能源超3万亿千瓦时,等效减少标煤消耗超9亿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超24亿吨,相当于种植森林超670万公顷,有力推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未来,我们将与深圳特区携手同行,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上一篇:
突发!中国国航客机遭遇发动机故障,备降俄罗斯
下一篇:
中集LOGO闪耀深圳夜空 共贺特区45载辉煌征程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