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泰金新能IPO:要融资近10亿,扩产遭问询,比亚迪跃升第一大客户
发布时间:2025-08-26

  8月29日,西安泰金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金新能)科创板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中信建投证券。

  泰金新能专注于高端绿色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制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提供高性能电子电路铜箔和极薄锂电铜箔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

  梳理来看,陕西省财政厅是实控人;股权转让频繁,估值差距巨大;实际出资人超200人;募资缩水超5亿,要融资近10亿;去年产能利用率大降,扩产遭问询;研发费用率落后于行业均值;曾分红超7000万元,短债压力大;业绩大涨背后,去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比亚迪跃升为第一大客户,也是应收账款第一大欠款方;应收账款翻番,坏账准备增长。

  股权转让频繁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00年11月,泰金新能前身泰金有限成立,2022年12月完成股份制改革,彼时西北院、西部材料持股比例分别为22%、20%,另外还包括勇泰天同、丰泰天同、隆泰天同、昌泰天同等大股东。

  陕西省财政厅是实控人。西北院是泰金新能控股股东,其还通过西部材料控制公司20%的股份,实际控制公司42.83%的股份,西北院的国有资产产权隶属于陕西省财政厅,即公司实际控制人是陕西省财政厅。

  股权转让频繁。2021年2月,西部钛业将持有的泰金有限20.00%转让给西部材料,交易对价1,920万元评估值为9,567.61万元,,这是公司第九次股权转让。同年6月,公司进行增资,注册资本从8000万元上升至12000万元。

  2022年8月,焦文强、张玉萍、冯生、冯庆、黄晋、李江涛、郑晓红、何秀玲将其持有的泰金有限注册资本合计3,475.30万元转让给杰思伟业、西安和畅、上海赟汇、嘉兴臻泰伯乐、西安亿盛汇、南京君澜、晨道新能源、富海精选二号、东方富海(芜湖)、枣庄盛和一号、国中私募(西安)、潍坊鸢兴、青岛日出一号、丹江口朱雀、共青城超兴、鑫泰天同、恒泰天同,转让价格6.01元/股注册资本,对应估值72,092.00万元,这是公司第十次转让。

  同月,冯庆、冯生、黄晋、焦文强、张玉萍、何秀玲、郑晓红、李江涛将其持有的泰金有限注册资本合计3,484.70万元转让给勇泰天同、丰泰天同、隆泰天同、昌泰天同,本次股权转让属于代持解除及还原,不涉及股权转让款的支付。

  一年半时间,泰金有限估值从9,567.61万元飙升至72,092.00万元,增幅约6.54倍,是否合理?另外,据问询函,泰金有限第九次、第十次股权转让均未取得评估备案。

  实际出资人超200人。泰金有限成立时,西北院职工持股会代西北院职工及其下属企业的639名职工参与认购,2021年6月,公司实际出资人为951人,合计出资额6,960万元。公司报告期内的股权转让,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规范员工持股,陕西省人民政府在2023年6月出具确认函,确认公司曾经出现的实际出资人超过200人的情形已经得到了规范。

  募资缩水超5亿,要融资近10亿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本次IPO,泰金新能拟公开发行不超过4,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未考虑超额配售部分),募集资金98,995.03万元,用于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复合涂层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以及企业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对应的募集资金投入额分别为43,936.86万元、39,718.22万元、15,339.95万元。

  募资缩水超5亿元。泰金新能首版招股书拟募集资金为15亿元,除了上述项目之外,还包括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金额为1.33亿元,另外,上会稿三大募资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较首版招股书均有所缩回,此前拟投入募集资金分别为63,458.04万元、48,237.55万元、25,017.74万元。

  产能利用率下滑,扩产遭问询。绿色电解用高端智能成套装备产业化项目涉及产品包括阴极辊、生箔一体机、表面处理机、溶铜罐等现有产品及PET铜箔设备(水电镀设备、磁控溅射设备)、光伏镀铜设备等规划新产品,其中阴极辊、生箔一体机2024年的产能分别为658台、691台,项目达成后将分别达到1050台、1050台。

  不过,阴极辊、生箔一体机最近三年的产能利用率下滑明显,前者分别为105.41%、98.63%、46.05%,后者分别为96.3%、85.67%、18.23%,公司称2024年产量、产能利用率降低,主要受行业周期波动、下游客户订单、交货需求等因素影响。

  高性能复合钛电极材料产业化项目包括铜箔钛阳极、水处理阳极、双极板等现有产品,以及PET镀铜阳极、光伏镀铜阳极、电解水工业清洗设备、泳池用电催化氧化设备等新增产品,其中铜箔钛阳极、水处理阳极的现有产能分别为13,600平方米、16,000平方米,而募投项目达达产后分别为43,600平方米、52,326平方米,属于激进扩产。

  招股书显示,泰金新能铜箔钛阳极、其他钛电极报告期内的产能利用率同样下滑明显,前者分别为90.1%、95.08%、68.63%,后者分别为87.67%、88.85%、61.35%,公司称铜箔钛阳极2024年产能利用率有所降低主要受公司产能增加、客户交货需求等因素影响。

  2024年产能利用率大降,泰金新能却要激进扩产,后续产能消化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上交所在首轮问询中要求泰金新能结合募投项目新增产能能否消化,说明募投项目的必要性,是否主要用于替换租赁房产。第二轮问询要求公司结合相关产品产能利用率、近年销售量、公司市场份额、下游需求变化趋势等,分析现有产品扩大产能的必要性及产能消化安排。

  研发费用率落后于行业均值。泰金新能本次募投重头戏之一是研发中心建设,那么公司近年来研发投入如何,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对比同行有何优势?

  最近三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3,755.39万元、4,854.30万元和7,183.97万元,费用率分别为3.74%、2.91%、3.27%,人工费、材料费是支出大头,2024年分别为3,505.14万元、2,622.03万元。

  对比来看,可比同行近三年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33%、5.8%、7.25%,均远超公司,2024年,公司列举的7家同行中,有6家同行的费用率远超公司,包括洪田股份、东威科技、杭可科技、利元亨、金银河、昆工科技,分别为4.08%、11.02%、8.63%、13.55%、5.92%、5.45%,只有大泽电极落后于公司,仅为2.11%,显然公司研发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分红超7000万元。2021年、2022年,泰金新能分别分红1,272.96万元、6,000万元,合计7272.96万元,这种情况下,公司首版招股书要补充流动资金13,286.67万元,与大手笔分红互相矛盾。

  实际上,泰金新能自身资金较为紧张,近三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35%、92.04%、84.86%,期末货币资金32,955.05万元,而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别为43,741.58万元、6,401.67万元,合计超5亿元,是现金流所不能覆盖的。

  业绩大涨背后,去年经营现金流为负

  业绩大涨。2022年至2024年,泰金新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05亿元、16.69亿元、21.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41%、66.18%、31.4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8亿元、1.55亿元、1.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77%、58.04%、25.78%。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7亿元、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31%、8.89%,业绩大增的同时,增速呈现放缓态势。

  电解成套装备贡献大半收入。泰金新能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电解成套装备、钛电极以及金属玻璃封接三类产品贡献,2024年的收入分别为10.78亿元、4.99亿元、0.94亿元,占比分别为64.49%、29.89%、5.62%。

  虽然上述产品收入增长明显,但毛利率总体下滑,其中,电解成套装备从2022年的25.4%下滑至2024年的23.97%、钛电极从15.43%下滑至14.7%、金属玻璃封接从30.29%下滑至26.24%。

  去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出4.7亿元。伴随着业绩增长,现金流理应水涨船高,这才是一家健康的公司,但泰金新能却并非如此,近三年的货币资金分别为4.44亿元、5.85亿元、3.3亿元,占比从16.03%下滑至10.09%。

  公司表示,2024年货币资金减少主要原因系新签设备类合同有所减少导致新增客户预付款有所减少。

  最近三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2.36亿元、2.1亿元、-4.7亿元,即去年净流出金额超过早前两年净流入金额。

  泰金新能罗列出导致现金流为负的主要因素:包括2024年新签设备类合同减少,相关收入同比减少7.17亿元;前期生产规模扩大对原材料等好用增长,导致2023年末应付账款、应付票据余额相应增加;此外,2024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流同比增加1.96亿元。

  应收账款翻番。最近三年,泰金新能的应收账款持续走高,分别为2.65亿元、3.9亿元、5.42亿元,累计增幅约1.05倍。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前五名包括比亚迪、德福科技、中一科技、江西铜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龙电华鑫(深圳)控股集团股份,其中比亚迪应收账款余额为1.25亿元,占比18.38%。

  伴随着应收账款的增长,相应的坏账准备金额也是水涨船高,分别为0.38亿元、0.83亿元、1.39亿元。此外,应收账款信用减值损失是信用减值损失的主要部分,分别为0.14亿元、0.46亿元、0.56亿元,侵蚀了企业利润。

  比亚迪晋升第一大客户。最近三年,泰金新能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分别为4.45亿元、9.55亿元、10.46亿元,占比分别为44.32%、57.19%、47.7%,其中比亚迪在2022年、2023年均未列入前五大客户之列,而2024年一举跃升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3.59亿元、16.38%。

  显然,泰金新能去年业绩大涨与比亚迪有着密切关联,唯一的缺点是比亚迪成为公司应收账款第一大欠款方,如何权衡是公司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
“欠薪10个月,部门20多人只剩3人”!知名科技公司陷危机,急发清偿方案却遭多名员工拒绝,公司回应“正引入战略投资人”
下一篇:
贝壳Q2非房业务净收入占比提升至41%,“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进化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