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从四“不”哲学,看拼多多财大气粗
发布时间:2025-08-26

  当“一元包邮”引发香港自提点爆仓,现金储备却攀升至3871亿元(人民币.下同);当营收增速连续五个季度放缓,华尔街大行仍争相调高其目标价--说的正是不回购、不分红、不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甚至连办公楼亦只租不买的“奇葩”电商拼多多。

  管理层预告营收续放缓

  继首季盈利倒退45%,引发股价单日暴泻14%后,拼多多最新揭盅的次季盈利,跌幅收窄至4%,大胜市场预期。不过,管理层“自砍一刀”称,该利润表现不可持续,加上行业竞争加剧,营收增速今年首两季分别录10%、7%的近年最慢后,预计三季度将进一步放缓。

  

  主要为Temu业务的“交易服务收入”二季度按年仅增0.7%。

  此外,受特朗普取消800美元包裹税收小额豁免的影响,旗下Temu在美月活用户最多按年减46%,尽管公司积极推动“全托管”模式,并加速进军欧洲、中东市场,但主要为Temu业务的“交易服务收入”二季度按年仅增0.7%。

  弃短期业绩和流量逻辑

  尽管逆风重重,但相比竞争对手阿里、京东纷纷开辟外卖、云计算、金融等第二增长曲线,拼多多仍只专注电商本业。联席CEO赵佳臻于电话会议强调,将继续加大对产业生态的投入,专注扶持商家和产业,不以短期业绩为目标。

  

  拼多多强调连接匹配,以人为先。

  此跟公司创始人黄峥的理念一脉相承,他曾经这样形容淘宝和拼多多的区别,前者是流量逻辑,以物为先;后者是连接匹配,以人为先。他甚至指,如果按照传统的“帝国竞争”、“地盘之争”的思维,永远无法突破巨头包围,“用流量化的观点去做后流量时代的事情,一定会挂掉。”

  终极目标为产业链赋能

  截至6月底,拼多多现金储备高达3871亿元,仅次于腾讯的4684亿元。即使财大气粗,公司却指“现在不是回购或分红的合适时机”,物业、设备等固定资产亦仅8.8亿元,连办公室都是租的。

  

  拼多多将“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终极目标是供应链创新、产业链赋能。

  轻资产上阵,并将“百亿减免”升级为“千亿扶持”的终极目标,是供应链创新、产业链赋能,即通过精准筛选爆款潜能产品,实现上游批量定制化生产,同时满足用户心里占便宜的感觉。

  此或解释了尽管背负种种骂名,拼多多仍是众多知名投资人(例如高瓴旗下HHLR、喜马拉雅资本、H&H基金)的重仓爱股之一,而花旗、麦格理、杰富瑞等在次季业绩公布后,调高其目标价至146至168美元。

上一篇:
3.57亿!红狮拿下广西一矿山采矿权
下一篇:
良品铺子:投诉量居量贩零食首位,三重变量下的转型考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