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2025 成都车展 三个巴适两个安逸
发布时间:2025-08-26

    汽势 Auto-First|特穆  八月的成都,空气里混合着火锅的麻辣与汽车 AI 的气息。  2025 年成都车展将于 8 月 29 日至 9 月 7 日在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下称"西博城")举办。作为下半年国内首场 A 级车展,本届成都车展汇聚近 120 个汽车品牌,展出车辆超过 1600 台。22 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覆盖 12 大展馆及室外展区。  2025 成都车展的真正故事不在于谁来了,而谁没来——保时捷、宾利、劳斯莱斯、捷豹路虎等约 25 个品牌集体缺席,而自主品牌则以"豪气包馆"形式大规模集结,不难看出中国汽车市场深度变革的轮廓。"三个巴适,两个安逸"是今年成都车展的看点。  三个巴适  巴适之一:自主品牌"包馆"出击,主场优势明显。走进西博城展馆,最引人注目的不再是合资品牌豪车超跑秀,而是自主品牌的"包馆"集结。  奇瑞集团携旗下五大品牌独占 5 号馆,比亚迪王朝、海洋、方程豹、腾势、仰望全阵容亮相 9 号馆。长城汽车占据超 4000 平方米核心展区,鸿蒙智行首度集齐"五界",以 3000 平方米展区雄踞 3 号馆。  这种"包馆"现象不仅体现规模优势,更彰显了自主品牌从技术追随到规则制定的身份转变。比亚迪新增"天神之眼"系统动态演示与"兆瓦闪充"技术专区,还在室外打造智能化街区,展示仰望 U8 应急浮水等黑科技。  巴适之二:技术普惠,高端配置飞入寻常百姓家。本届车展最大的变化是"豪华"定义的革新。从"Logo 崇拜"到"技术平权",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实际体验而非品牌光环。  宁德时代推出全新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其产品可在零下 40 ℃环境一键启动,未来乘用车搭载后纯电续航将突破 500 公里。  骁遥双核电池通过独创架构提升安全性能。技术不再是高端车型的专属,而是普及到更多价位的车型中。  巴适之三:车展体验跨界融合,从卖场到生活场。本届车展突破传统工业展会边界,深度融合城市文旅、潮流社交与新消费趋势。  车展主办方联合京东、伊利、小红书等平台共创"冰饮狂欢节"、"小红书车生活社区"等活动,联动运动品牌带来城市运动体验赛、"F4 方程式锦标赛"等互动场景。  车展还首次与市民政局联合推出"领证送门票"活动,为新人送上浪漫祝福。  通过多维度的政策支持与趣味活动,本届主办方更多提升观展体验的系列动作,似乎在传达: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正转变为生活方式与情感连接的载体。  两个安逸  安逸之一:消费者认知转变,从参数对比到体验优先。车展折射出中国汽车消费观的深刻变化。消费者从盲目比价转向理性选价值,乘用车均价稳定在 17 万元左右,搭载高阶辅助驾驶、快充技术的车型更受青睐。  这届消费者早就不迷信车标了。"只要车够好,比亚迪标我也认",中国消费者正在撕掉"Logo 溢价"的遮羞布。以前买超豪的人,现在开始买中国品牌的"高端新能源"了。  安逸之二:区域市场深度激活,西部成增长极。成都车展 22 万平方米规模、120 个品牌集结的背后,是成都作为"西部车市引擎"的战略地位。2024 年四川汽车制造业增长 9.5%、私家车年增 78 万辆的数据,证明西部是未来 5 年车市增长的核心极。  2024 年车展 58 亿元成交额、1:9 的会展经济带动比,印证了其"消费引擎"价值。车展期间,成都市商务局联动主办方设立购车补贴专项政策,乘用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全面落地,至高可享每台 2 万元的政府补贴。    三个风向标  新能源与燃油的平衡点。本届车展呈现新能源与燃油车"双轨并行"的新格局。国际品牌推行"电动化+本土化"双轨战略,实则是全球化品牌在本土市场的"适应性进化"。  梅赛德斯-奔驰同时推出全新 AMG、CLE 53 4MATIC+敞篷轿跑车和全新纯电 CLA。BMW M3、E46、GTR 官方复刻涂装版首次亮相国内车展,用情怀唤醒无数《极品飞车》玩家的热血记忆。  一汽奥迪 PPE 纯电平台与 PPC 燃油平台包括 Q6L e-tron 家族和 A5L 等多款车型同步首秀,表明"转型不能一刀切"的现实考量。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是现阶段的理性选择。  福特烈马新能源提供纯电与增程两种动力选择,增程版搭载 43.7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 220km,综合续航可达 1220km;纯电版则配备 105.4kWh 电池,续航 650km。  新势力的冰火两重天。与新势力中的"先烈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头部品牌的强势表现。极石、哪吒、极越等品牌再也不会出现在车展上了。有的新势力在造 PPT,有的在造火箭,差距比成都到珠峰还远。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蔚来、理想、小鹏、极氪、领克、智己、岚图、小米等自主品牌和造车新势力悉数参展。行业淘汰赛已经开始,那些资金链断裂或销量长期低于千辆的品牌正逐渐退出市场。  金九银十前的展览博弈。成都车展作为"金九银十"前的黄金档期,不仅是全国年中车市的核心舞台,更是中西部地区链接全球汽车产业链、推动区域消费升级的关键平台。  7 月车市"淡季不淡"的产销数据,为下半年车市注入了强劲信心。中汽协数据显示,7 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 13.3%和 14.7%,1-7 月累计产销保持两位数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车展成为车企冲刺全年目标的关键节点。自主与合资品牌纷纷携重磅新车登场,这些车型的市场布局与竞争力,或将牵动细分市场的格局变化。  价格战退烧与价值战升温成为明显变化。乘用车均价稳定在 17 万元左右,搭载高阶辅助驾驶、快充技术的车型更受青睐。  这些迹象,说明消费者已从盲目比价转向理性选价值。这种转变倒逼车企从成本竞争转向技术创新。    汽势观:驶向价值竞争新航道  2025 年成都国际车展的"三个巴适"与"两个安逸",既是一场属于市场格局重塑与技术创新的写照,也是一面映照行业残酷竞争与战略抉择的镜子。  它让我们看到,中国汽车产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激烈内卷和主动"反内卷"之后,正在驶向一条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用户体验为核心、以长期主义为基石的价值竞争新航道。这片"安逸"之下,需要的是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打磨和对市场规律的深刻敬畏。  对于消费者和行业观察者而言,这场"巴适"的盛会无疑提供了洞察未来的最佳视角。而对于所有参赛者来说,如何在"安逸"中保持清醒,在"巴适"中继续向前,将是决定其能否在下一个赛段胜出的关键。

上一篇:
歌尔微IPO+歌尔股份百亿收购,实控人姜滨家族的资本迷局
下一篇:
Mysteel:9家上市铜企披露上半年业绩,全部盈利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