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从奕派科技到岚图上市,藏着东风的不甘和野心
发布时间:2025-08-25

  在经历两周停牌后,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本周一恢复买卖,且开盘一度大涨近70%。而引发这一切的“内幕消息”就是东风在22日深夜发布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子公司岚图汽车将以介绍上市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上市和交易,同时东风集团股份将完成私有化退市。    有人说,东风以一种“腾笼换鸟”的方式完成了其在新能源时代改革的关键一步,既解决了其原本在资本市场低估值、难融资的尴尬,同时又解决了优质资产岚图倘若通过传统路径IPO所面临的困难。此次东风采用“股权分派+吸收合并”的组合拳,可谓是给汽车行业带来了一次创新范例。  从被诟病转型缓慢,到难掩颓势的市场表现,改革中的“东风”似乎一直在等一个时机。而从奕派科技的成立到此次岚图“借东风”上市,近期东风一系列的动作都在向市场宣告,一个全新的东风正在到来。“再造东风”终于不只是口号,而是进入实战阶段。  “再造”岚图,东风的野心  作为上市汽车公司里市值最低的企业之一,东风在资本市场一直都不太受待见,根源就在于“传统业务拖累+新能源进展缓慢”。甚至有分析认为,若东风无法在2-3年内实现新能源规模化盈利,可能进一步被边缘化,甚至面临估值“僵尸化”风险。    8月8日,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区间为0.3亿元至0.7亿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90%至95%。董事会认为,业绩变动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合资乘用车业务销量和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二是在自主事业领域研发、品牌和渠道建设、市场营销方面投入加大。  而作为东风的优质新能源版块,岚图的盈亏更加受到关注。2023年,岚图税后亏损14.72亿元,但到2025年上半年只剩1800万亏损,其中去年第四季度还实现了单季度盈利。岚图可以说是东风在智能汽车时代下的“重注”,从目前的发展来看,虽然和一些新势力还有差距,但是作为央企“混改”的代表,其正在帮助东风实现在资本市场的引流。    2024年,岚图全年销售近8.6万辆,今年岚图将年销目标定为20万辆,虽然上半年仅实现了不到30%,但即便实现不了20万,达到15万辆全年销量还是有希望的。按照这个势头,今年摆脱亏损也是有希望的。  可以说,岚图让东风不仅成为央企的标杆,也为东风获得了更多资本市场的关注。那么,这也就不难理解此次东风能够以退为进助力岚图上市了。  而此次“腾笼换鸟”的重组方案,更将进一步助力岚图接下来在资本市场取得更好的表现。岚图汽车独立上市后,将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有助于其提升国际知名度,并可能带来估值提升。  对于此次重组计划,机构也都表现出难得的积极态度,认为东风集团股份通过私有化退市,可剥离传统业务负担,聚焦新能源汽车领域。中信证券认为,此举将提升整体估值水平,加快结构优化步伐;华泰证券也表示,这是激活存量资产价值的一次范例,有望引领更多央国企改革方向。  从整合到自改,东风的不甘心  实际上,从今年初传出东风和长安的有可能整合开始,很多人都认为东风的“机会”来了。但是后面的剧情却并没有按照我们以为的那样,看着本来有可能会被自己整合的对象,如今成为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央企,东风汽车显然不可能没有想法。  也正是明确整合无望后,6月26日,东风集团宣布,成立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以下简称奕派科技)。与中国长安的56天闪电重组类似,奕派科技的到来显然也是“突然”的。就连奕派科技总经理汪俊君也坦言:“记得在正式履职前一天,我正在岚图发布会现场进行彩排。彩排结束后我立即回电,得知第二天早上7点要开会部署工作安排。”    当然,奕派科技的诞生主要来源于“合”,它把东风旗下除了岚图和猛士以外的自主乘用车业务进行了整合,实行“双品牌、多品系”战略布局。也有人说,东风这是把自己的短板“打了个包”。  在奕派科技发布的“未来之翼”战略计划中,“品牌之翼”的核心就是将目前的品牌整合成奕派和风神两个品牌,其中东风纳米融入东风奕派,而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也在奕派品牌旗下,东风风神则定位为“智慧家享汽车品牌”,要担当“东风海外市场的主力军”。汪俊君对此总结为“奕派向上、风神向新”。而从品牌担当的任务来看,似乎也可以理解为“奕派主内、风神主外”。  实际上,对于奕派和纳米的整合不难理解,作为东风旗下的两个针对新能源市场的新品牌,其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在售车型的单车销量很难突破5000辆,且在市场中的声量和认知度都不高。一方面,两个品牌的整合对经销商来说,意味着多拿到一个授权,能卖更多车型;另一方面,整合后,现有奕派和纳米的渠道覆盖能够实现互补,省去了开拓新渠道的成本。  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俊说:“由于目前两个品牌各自独立运营,市场影响力相对分散。通过整合,我们可以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品牌。这两个品牌在定位上具有天然的互补性:奕派主打15-25万元市场区间,纳米则聚焦6-10万元区间。”  如果说纳米融入奕派是为了1+1>2,那么将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也放在奕派旗下,似乎就是个“谜”。毕竟在如今都想借华为这块招牌为自己增色的各大车企来说,恨不得把“华为”和“鸿蒙”的标签打满全身,更是想方设法设立独立品牌来彰显“诚意”,而此次东风的操作却让外界直呼看不懂。  奕派科技下的另一大品牌就是风神。张俊表示:“关于风神品牌的定位,我们将继续深耕全球节能车市场,包括传统燃油车、HEV和PHEV等产品线。这个市场在国内仍占据60%-70%的份额,具有长期发展价值。我们计划加大产品投入力度,目标是让风神品牌在国内外市场实现50万辆的年销售规模,占公司150万辆总目标的1/3。”  虽然并没有正面回答风神今后将主要作为海外品牌的问题,但是从产品线和布局来看,风神今后主攻海外顺理成章。实际上,早在1978年,东风汽车启动出口业务之初就决定采用“风神AEOLUS”作为出口品牌商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运作,如今“风神AEOLUS”在海外市场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和基础。而在国内市场,风神作为东风乘用车品牌的市场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目前以传统燃油车和插混车为主,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且与奕派和纳米的售价区间相重叠,按照东风的整体定位来看,在新汽车时代风神今后更多是补充。这么看来,反而依托其多年的影响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更能发挥其品牌优势。  “我认为这次改革解决了最关键的效率问题。过去我们的研产供销服体系分散在不同公司,这种架构本身就会带来信息传递的偏差和决策效率的低下。现在通过组织整合,我们实现了全价值链的闭环管理,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汪俊君表示,“现在整合后,我们可以在重点产品和关键战役上实现饱和式投入。只有真正聚焦才能打造精品、实现爆款。”  诚然,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品牌整合已经是大势所趋,但是对于奕派科技而言,“合”只是刚刚开始,如果在产品和营销上没有突破,简单合在一起所带来的数字增长只能是1+1=2,甚至<2。    根据东风最新公布的业绩公告显示,东风集团上半年销售汽车约82.39万辆,同比下降14.7%,实现销售收入545.33亿元,同比增长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55亿元,与此前预期基本相当。  而从最新公布的7月产销快报来看,相比上半年7月整体处于反弹,其中自主板块的奕派科技、岚图和猛士均同比增长,合资版块的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也都结束了其十几个月的连跌态势,实现了同比正增长。一切似乎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上一篇:
2025中国住房租赁行业全景调研与未来投资机遇分析
下一篇:
南宁能源集团伶俐工业园两个天然气管道项目顺利通气运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