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地评线】桂声网评:“一码溯源”为网售安全加上“数字锁”
发布时间:2025-08-25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启动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工作。安全帽、电动自行车、燃气灶具等10类与百姓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将试点推行“一码溯源”机制。(8月22日央视新闻客户端)

  “一码溯源”,顾名思义,就是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产品的真实图片以及生产企业名称、执行标准、检验报告等关键质量信息。此举能够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消费透明度、安全感和维权效率,让消费者从“盲买”到“明购”,真正实现“明明白白消费、安安心心使用”,可以说,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一次质的飞跃。

  生产源头赋“码”,筑牢安全之基。质量是生产企业的生命线,真实是源头赋码的关键词。如果对产品信息“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以假乱真”,也许能够一时蒙混过关,但终究是“纸包不住火”,得到的是监管部门的严惩,失去的是消费者的信任。从这个角度讲,源头赋码能够倒逼生产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始终把消费者放在心上,把产品质量抓在手上,在“阳光”下生产出安全可靠的产品。在产品“好”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赋码“真”,确保产品信息真实完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对称,让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充分保障。

  平台“码”上核验,守住安全之门。电商平台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也是“一码溯源”全链条监管的重要一环。据了解,试点工作覆盖淘天、快手、拼多多、抖音、京东、苏宁易购、小红书、得物、唯品会、腾讯10家大中型电商平台。这些平台覆盖范围大、涉及消费者多,在“一码溯源”中的作用很重要。电商平台必须当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守门员”,严格审核入驻商品赋码信息,要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产品“拒于门外”,将“事后维权”转变为“事前预防”,让消费者更安心、舒心、顺心。

  监管“码”上行动,铸就安全之盾。确保“一码溯源”机制实效,监管是关键。在生产企业赋“码”、电商平台验“码”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要“码”上行动,全力以赴守好质量安全底线。要拿起“探照灯”,持续加强质量监督抽查,扩大抽查覆盖面,增加抽查批次,织密“天罗地网”;要用好“放大镜”,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缺陷产品的召回工作力度,督促电商平台停止销售,杜绝残次品流入市场;要挥出“组合拳”,全面加强监管执法,从严查处违法行为,及时曝光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消费者权益无小事。生产企业、电商平台、市场监管部门都要以推行“一码溯源”机制为契机,时刻保持“在线”状态,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发挥好该发挥的作用、履行好该履行的职能,以实际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郭雪营)

  

  

  

  

上一篇:
创新驱动聚链成势 “智绘”产业赋能升级 ——我市智能制造产业链稳步发展
下一篇:
浙江省省部属企事业工会第五届职工羽毛球比赛在宁波钢铁举办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