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锡商银行换帅易主全景:国联25%股权入主,营收降26%、不良率1.25%、月投诉130 +条
发布时间:2025-08-25

  金融领域动态不断,锡商银行近期的“换帅易主”事件颇受瞩目,而这一变动背后,该行存在的各类经营问题也渐渐进入公众视野。

  日前,锡商银行因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一则批复,成为了金融行业内的关注焦点。根据 8月8日披露的信息,该行已完成股权变更与人事调整工作——无锡国联受让了红豆集团所持有的 25%股份,由此成为第一大股东,与此同时,李军担任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也获得了核准。但在这一系列变动的背后,锡商银行正面临着股东风险隐患、业绩下滑以及投诉数量大幅增加等多方面的困境,如何摆脱这些困境,成了市场各方关注的核心议题。

  股权人事变动之下:股东风险暗藏与经营指标承压

  4 月 25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无锡国联受让红豆集团持有的锡商银行 5 亿股股份,受让完成后,无锡国联的合计持股比例达到 25%,顺利成为该行第一大股东。另外,8 月 1 日时,江苏金融监管局对李军担任锡商银行董事、董事长的任职资格予以了核准。

  这看似平稳的“易主换帅”,背后却有着不容忽视的股东风险。该行第二大股东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已被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这无疑让锡商银行股东阵营的稳定性受到了影响。股东一旦出现不稳定情况,往往会对银行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像资金链状况、战略决策制定等方面都可能因此受到波及。当股东自身陷入法律与经营的双重困境时,锡商银行后续在资本补充、业务拓展等工作上,必然会面临不小的挑战。对于刚上任的董事长李军来说,在这样的股东风险背景下,如何稳住银行发展的基本局面,协调好各方资源,是眼下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锡商银行是全国第十九家、江苏省第二家民营银行,于 2020 年 4 月 16 日正式对外开业,注册资本为 20 亿元人民币。从其年报数据可知,2024 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11.85 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了 26.74%;净利润为 4.2 亿元,虽较上年增长 8.39%,但营收的下滑却反映出其在业务拓展上存在乏力的情况,在市场竞争中并不占优势。除此之外,2024 年锡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 1.25%,相比以往有了明显的上升,这表明银行的资产质量有所下降,信贷风险的管控工作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月均投诉超130条:利率争议与暴力催收成主要症结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近期锡商银行的投诉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上升态势。投诉所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暴力催收、还款过程中的纠纷以及利率方面的争议等。仅在最近的一个月时间里,就有超过 130 条关于锡商银行的各类投诉,这对该行的口碑以及合规经营工作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以8月5日黑猫投诉平台上的一则投诉为例,该投诉涉及锡商银行的借贷纠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有用户表示,2023 年 11 月 15 日其在洋钱罐平台借款 68300 元,而这笔借款的放款方正是无锡锡商银行。该用户实际还款金额达到了 82334.64 元,其中利息为 14034.64 元,经计算,这笔借款的利率超过了 36%,远远超出了 24%的“高利贷”认定红线,因此该用户要求锡商银行返还超出规定部分的费用 4833.59 元。该用户称,在与锡商银行投诉部门进行沟通后,对方进行了回访并询问了利率的计算方式,还承诺之后会进一步联系,但此后便没了消息,拨打相关电话时要么显示关机,要么无法接通。8 月 8 日,锡商银行方面回应称,相关工作人员已经联系该用户进行了沟通,基于提升用户体验的考虑,减免了部分金额,并且表示这是最终的处理方案。但此次投诉事件,也将借贷利率的合规性问题以及金融机构在催收、客服响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充分暴露了出来,锡商银行后续如何对服务进行优化、对借贷业务进行规范,值得大家持续关注。

  暴力催收方面的投诉也是锡商银行投诉问题中的重点。有用户提到,其在度小满平台由锡商银行放款的借款仅逾期几天,就遭遇了电话骚扰和短信恐吓,正常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还有投诉指出,当事人因店铺经营出现问题而导致还款困难,催收人员在能够联系到当事人本人的情况下,仍然频繁地骚扰第三方联系人,使得当事人陷入焦虑之中,对工作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影响。更有用户投诉称,银行在催收过程中存在泄露个人信息的情况,有第三方通过私人号码发送威胁短信,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也对银行的社会形象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这些投诉数量的不断增多,一方面说明锡商银行在贷后管理、客户服务以及合规经营等环节还存在不足之处,没能很好地在业务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找到平衡;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如果这些投诉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解决,银行或许会面临监管处罚,进而对其经营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影响。早在 2024 年 8 月 2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就因为锡商银行在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方面违反了审慎经营规则,对其处以了 35 万元的罚款。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越来越受重视的当下,锡商银行迫切需要建立起更为有效的投诉处理机制,规范催收行为,优化还款协商流程,以此来重塑自身口碑,坚守合规经营的底线。

  多重难题叠加:新管理层的破局考验与行业借鉴意义

  锡商银行目前所面临的股权易主与换帅带来的变动、股东存在的风险、业绩下滑与不良率上升以及各类投诉增多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银行的发展。新的管理层在接手工作之后,需要迅速理清工作思路,在协调股东关系、调整业务策略以及做好合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从行业层面来看,锡商银行所遭遇的困境也给中小银行的发展敲响了警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中小银行需要更加重视股东质量、业务风险控制以及合规经营,处理好规模扩张与风险管控、业务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之间的关系。只有夯实发展根基、优化经营方式、坚守合规底线,才能在复杂的金融环境中站稳脚跟。

  尾声:

  “锡商银行未来的发展走向如何,能否成功摆脱当前的困境,值得大家持续关注,同时也期待该行能够为中小银行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经验与启示。”

上一篇:
万达、京东等投资新设合伙企业
下一篇:
农商行生存压力透视:为何连“优等生”常熟银行也在减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