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新兴产业布局 崂山区智慧城市“标杆实践”与进阶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25

  在青岛崂山区张村河片区的规划蓝图上,一个以“1131”架构为骨架的数字世界正与物理空间同步生长。

  这里将建成1套全域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1个数实交融的智慧中枢,落地治理、服务、产业3类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辅以1套全周期实施保障措施——这幅“人工智能未来智慧城市标杆实践区”的图景,正是崂山区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微观缩影。

  新兴产业布局崂山区智慧城市“标杆实践”与进阶之路

  从“基础统建”到“数实交融”:架构里的智慧城市逻辑

  张村河片区的顶层设计中,“统建共享”四个字贯穿始终。按照规划,这里将统筹部署感知、传输、计算设施,解决传统城市建设中“设施缺失、质量不一、共享壁垒”等痛点,为车路协同、无人物流等未来场景铺就“数字底座”。这种思路并非个例,而是崂山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逻辑。

  在全域范围内,这样的“基础统建”已见成效。截至2024年,崂山区已建成5G基站3575处,实现城区、功能区、产业园区全覆盖;算力规模从250P拓展至2300P,构建起“算力一张网”;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开工建设,为数字经济“出海”打通经脉。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域空天地感知体系+一网统管平台+山东通平台”的数字化机制,让城市治理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16个跨部门应用场景如“城市运行监测”“防火督导一张图”等,正让决策更精准、响应更迅速。

  比硬件更关键的是“数字大脑”的构建。张村河片区将复用崂山区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同步物理工程构建BIM模型,动态记录片区发展轨迹,实现最小空间单元的精准研判。这种“数字孪生”理念已在全区推广:通过“城市云脑赋能行动”,崂山打造出“数智百景图”,视频治理协同机制成为青岛典型经验,政务数据的“聚、通、用”正打破部门壁垒。

  从“治理革新”到“服务进化”:技术向善的民生温度

  在张村河片区的规划中,“全科网格”治理模式被寄予厚望。这种模式将覆盖建筑施工、公共治安、生态保护等多领域,实现“全天候、实时化、动态化”管理,更能通过“前端多元、后端统一”的渠道让市民深度参与治理。而在崂山区,类似的治理创新早已落地生根。

  数字政府领域,“免证办”成为常态——1000余项审批事项实现“减证明、减材料”,“爱山东”崂山分厅接入“天然气缴费”“法律服务”等特色应用,企业注销与社保联检的“智慧联动”更是全国首创。在数字社会领域,智慧社保的“三位一体”认证体系、智慧医疗的检验结果全市互认、智慧教育的“人工智能+课堂”模式,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人的需求。

  张村河片区特别关注“普惠数字服务”,计划为老年人、残疾人配备自助设备,开发无障碍移动应用。这与崂山区“以人为本”的导向高度契合: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诊间结算”“刷脸支付”,文化领域将建3处省级标准城市书房,连菜市场、商圈也在通过数字化优化消费体验,让不同群体都能共享数字红利。

  从“产业赋能”到“生态培育”:数据要素的经济动能

  张村河片区的产业蓝图颇具野心:围绕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构建“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产业生成”链条,为小微科创企业提供智能化融资、跨境电商服务。这背后,是崂山区数字经济的深厚积淀——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全市领先,人工智能产业大脑入选省级试点,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千亿品牌”。

  数据要素市场化是关键突破口。崂山区已形成6个高质量数据集,“数据要素×”案例达37个,其中冠成冷链、海尔鑫海汇等7个获省级奖项,卡奥斯更是斩获全国大赛工业赛道一等奖。2025年,这里还将探索“具身机器人数据训练场”,打造数据要素产业园,推动“数据”成为像土地、资本一样的生产要素。

  新兴产业的布局同样亮眼。张村河片区将探索“车路云一体化”,而崂山区已明确要加强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空天信息等新赛道培育。中国铁塔全域感知基地、通号青铁低空交通科技公司落地,浪潮大数据总部等项目入驻,正让“数字崂山”成为新质生产力的试验场。

  从张村河的“1131”架构到全域的“数智百景图”,崂山的实践揭示着智慧城市的本质:不是冰冷的技术堆砌,而是“物理空间+数字空间”的共生共荣,是治理效能、服务体验、产业活力的全面跃升。随着各项规划落地,这座城市或许将给出答案:当数字技术真正融入街巷肌理、产业血脉、民生日常,“未来城市”的模样便清晰可见。

上一篇:
城市骑士换新装!淘宝闪购饿了么官宣外卖行业首套制服
下一篇:
《新股》奥克斯电气(02580.HK)今起招股 入场费3,519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