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深化金融创新 激发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5-08-22

  中经记者张漫游北京报道

  60年来,西藏欣欣向荣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精准浇灌与持续赋能。尤其是近年来,以工商银行(601398.SH)西藏分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通过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有效破解了边疆地区融资难、覆盖弱、效率低等痛点。

  “十四五”以来,工商银行西藏分行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实体经济、普惠民生,累计投放贷款1792亿元。截至今年7月末,各项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6亿元,增幅达13.9%,同比多增23.5亿元,增速创历史新高。这一组数字背后,是金融创新在服务实体经济、普惠民生方面的生动实践。

  金融创新的生命力,在于精准对接发展需求。西藏旅游业加速发展并逐步成为富民兴藏的先导产业。以林芝市米林县索松村为例,这个曾是连地图都难寻觅的偏僻村落,在工商银行西藏分行“藏宿贷”及后续升级的“藏宿贷e贷”线上产品的支持下,当地农牧民吃上“旅游饭”,升级改造后的家庭旅馆收入较改造前增长5倍。

  不仅如此,园区经济作为西藏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平台,同样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有力支撑。工商银行西藏分行首创“园区e贷”,通过银政担合作模式有效满足园区企业资金周转“短频急”需求。截至7月末,已投放“园区e贷”7460万元,向园区企业提供各类融资余额近3亿元。作为园区重要农副产品经销商,某食品销售公司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肉类市场回暖,批发价上涨,我们急需提前备货。得益于工行高效的‘园区e贷’,仅10天我们就成功获得300万元融资支持,解了燃眉之急。”

  在更广阔的田野乡村,金融创新同样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工商银行西藏分行根据高原经济产业发展特色,因地制宜打造“雪域兴农e贷”普惠型涉农信贷产品包。在藏鸡养殖优势区山南市,“藏鸡贷”为养殖户扩大规模、提升品质注入资金活力;在那曲市,“虫草贷”有效破解牧民季节性融资难题;在日喀则广袤牧区,“牲畜活体抵押贷”盘活了牧民最重要的生物资产,让“活的牧场”变为“动的资金”。近三年来,工商银行西藏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增长近21亿元,年均增速达21%。

  金融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和服务上,更体现在使命与担当之中。金融戍边是工商银行西藏分行的使命担当,10余年来,分行先后选派70名干部开展驻村工作,他们的足迹遍布阿里革吉县森布村、日土县丁则村等众多偏远边境村落。同时,分行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助力当地教育医疗,捐赠搅拌车、旅游专用车辆、制氧设备、盖学校阳光房等,捐赠物资价值超2000万元。

  金融创新是推动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及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西藏金融监管局聚焦边境地区金融服务痛点,制定实施《金融强边富民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到“以系统性金融创新筑牢边疆治理金融根基”,并提出要“深化金融创新,激发边疆发展活力”。

  为了填补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工商银行西藏分行在各地农村落地设立了8家“兴农通”金融服务点,积极推广“兴农通”App,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一支支被牧民亲切称为“高原金融先锋队”的工商银行服务小队,一次次跨越无人区、海拔6000米以上的隘口,将金融服务、金融知识、防诈技巧送到农牧民的田地里、帐篷边。在边防公路和川藏公路沿线,时常能看到他们主动上门为官兵、边民、筑路工人提供金融服务的身影,将“金融柜台”拓展到强边固防的第一线。

上一篇:
赋能乡村振兴 助推特色产业
下一篇:
南方电网毕节市郊供电局:电网“换新颜” 为乡村振兴“添动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