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奥托立夫亮相第28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会议
发布时间:2025-08-22

  2025年8月20日-22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分会主办,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28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会议在河北省保定市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智驭未来,安全同行”为核心主题,聚焦汽车安全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趋势。奥托立夫携前沿技术亮相并发表主题演讲,深入分享奥托立夫在汽车安全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与创新实力,进一步彰显了奥托立夫在全球汽车安全技术创新格局中的引领地位,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安全技术会议是国内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年度盛会之一,会议汇聚了国内顶尖院校、众多汽车品牌以及汽车安全领域专家,围绕汽车安全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应用展开研讨和交流。

  奥托立夫全球布局

  构建普惠安全生态

  在8月21日下午举行的分论坛“人体数字模型、损伤生物力学及成员保护”,奥托立夫全球研究及前期创新副总裁Cecilia Sunnevng博士发表了主题为“人体模型-助力拯救更多生命”的重磅演讲。她表示,奥托立夫通过构建碰撞数据集,开发了一款适应全性别、年龄、体型的多工况人体模型,并依托自下而上的生物力学验证体系(从肋骨材料特性到完整人体模型)确保模型的可靠性,同步推动汽车安全评价从物理碰撞向虚拟测试范式迁移,以覆盖多样化碰撞场景并应对指数级增长的交通事故变量。该人体模型当前已完成Euro NCAP HBM认证工作,同步推动汽车安全评价从物理碰撞向虚拟测试模式迁移,将多模态交通保护场景拓展至摩托车、商用车及运动损伤预防领域。

  未来出行安全升级

  本土研发加码守护每段旅程

  在8月22日上午举行的分论坛“汽车安全开发与测评技术”,奥托立夫中国工程总经理朱武发表了主题为“未来出行场景的安全保护”的专业演讲。他表示,面对未来出行新场景,如大角度座椅、面对面座位布局、L4级全自动驾驶带来的安全挑战:多样化坐姿、乘员体型、座椅位置等变化,显然传统固定安全方案已不满足,需开发更智能的安全系统方案。奥托立夫提出“Omni Safety”解决方案,能在碰撞中有效防止“下潜效应”,显著降低颈部与腰椎损伤风险。对于面对面布局,研究表明头、颈和胸是主要受伤区域,提出改善的安全方案以减少相应的伤害。

  AI 赋能安全升级

  侧气帘性能优化再攀新阶

  8月22日上午,在“AI 技术在汽车安全开发中的应用”分论坛上,奥托立夫专家分享了主题为“基于机器学习的汽车侧气帘性能预测方法研究”的专业演讲。围绕汽车侧气帘性能预测这一核心方向,详细介绍了如何依托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从模型训练、精度优化到算法探索全流程构建性能预测体系,并深入阐述了该 AI 模型在实际场景中的部署逻辑与调用方式,充分展现了 AI 技术在提升汽车安全部件研发效率与优化性能表现上的创新探索成果。

  未来,奥托立夫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聚焦未来出行安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不断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为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不懈奋斗,持续引领汽车安全行业的发展方向。

上一篇:
技术创新驱动业绩跃升,逸仙电商Q2营收同比增长36.8%
下一篇:
歌尔股份上半年实现净利润超14亿元,持续发力AI领域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