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贵州电网公司“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省地级边缘集群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2025-08-22

  近日,贵州电网省级边缘集群主站系统通过边缘网关,成功实现了对35千伏李官水电站2号机组的远程开停机遥控测试,验证了小水电站机组远程集约控制的可行性。标志着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建设的“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省地级边缘集群在主网、配网、分布式新能源监视基础上,又具备了小水电数据集中监控能力,监控场景进一步丰富,取得的新成效,有力支撑了源网荷储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  2024年以来,南方电网公司成功建设了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CEP),边缘集群主站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落成标志着智能电网运行和现货市场运营的重大进步。  贵州电网公司按照南方电网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深度参与平台建设,所属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安顺供电局和贵安供电局作为示范单位,分别建设了省级、地级边缘集群,在南方电网的示范项目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电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  贵州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自动化部总经理万会江介绍,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采用“云大脑+边缘节点”两级协同运作架构。“云大脑”即部署在调度云的云端系统,主要提供全景数据、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服务,支持源网荷储资源的建模监视和分析决策、新能源集中监视和超短期功率预测,以及新兴并网主体的全局优化和云边协同控制。“边缘节点”即部署在各级调度的边缘集群和厂站侧的边缘网关,实现传统厂站、集中式新能源和新兴并网主体的弹性接入、实时监视及协同控制。这一平台在南方电网的整体水平上处于领先地位,显著提升了调度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贵州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水、风等资源丰富,具有一定的太阳能资源,已经形成以高比例、规模化可再生能源为特点的送端型系统,给电网的调压、优化控制带来严峻挑战,也为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就地消纳和配电网可靠安全供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贵州建设边缘集群系统,可以发挥云边融合架构体系电网动态互联互济优势,开展‘数据监视-趋势预测-状态预警-优化控制’全流程边缘监控、云边协同应用技术研究和示范建设。”万会江说,开发满足海量分布式资源接入需求的省、地边缘优化与协同控制软件,实现新能源的灵活接入和即插即用,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安全、清洁和高效利用。  ——构建资源调控“神经中枢”。省级边缘集群充分发挥省级集中优势,已接入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小水电、虚拟电厂等多类型资源数据,其中变电站195个、传统发电厂61个、新能源157个,提升全省分布式资源的可观、可测、可控能力。通过云边交互上送全景模型、智能告警、电网运行数据至云端系统,支撑全网全景视图。  ——示范新能源协同调控。安顺作为新能源调度运行管理示范基地,已接入分布式新能源厂站9个,共11个并网点,完成了7个并网点有功柔性调节实验,从OCS镜像接入变电站97个、集中式新能源19个,成功开展配网AVC功能部署,验证了主配网与新能源协同调控能力及分布式光伏远方有功调节能力。“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安顺供电局副总经理邓金鑫说,随着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不断增加,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次安顺供电局在华兴玻璃分布式光伏完成有功出力的柔性调节实验,验证了分布式光伏远方有功调节技术的有效性,对于提高电网稳定性、优化能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打造园区级数智化调控标杆。“贵安拓展接入场景,新增宁德时代光伏接入,开展南网数据中心分布式光伏调试,制作数据中心集群调控数智化平台界面,打造新型电力系统源网荷储资源可观、可测、可控标杆示范。”贵安供电局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罗希说。  作为贵州首家实现安全Ⅰ、Ⅱ、Ⅲ区均具备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CEP)架构的地级边缘集群,完成了全部传统厂站、配电终端的接入,率先在贵州电网了实现充电桩聚合商平台场景的接入,并完成了新型厂站调控全流程闭环测试验证工作。  目前,如何提升平台的深化应用,贵州电网公司将依托云边融合智能调度运行平台,充分参与全网云边融合体系建设,继续完善边缘集群系统功能,稳步推进全省分布式新能源数据接入,完善云边融合示范应用,在车桩网协同、虚拟电厂等方向进行深入探索,持续提升调度运行领域的本质安全能力和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支撑电网安全运行和现货市场高效运营,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原动力。(陈举、梁铃)

上一篇:
武汉长江国贸:借力香港,开启扬帆出海新篇章
下一篇:
重庆农商行: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 倾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