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7月SUV销量百强榜:前十除了问界M8环比全下滑,最大跌超三成
发布时间:2025-08-22

  7月的SUV销量“战场”硝烟弥漫,有人销量登顶却遇环比“滑铁卢”,也有新势力借技术东风突围,传统豪强凭口碑死磕。排行榜中有的靠新能源先发优势占位,有的以燃油车全能姿态坚守。接下来就一起看看各大车型的表现如何吧。

  

  

  

  特斯拉Model Y以31419辆登顶7月销量榜首,不过环比下滑28.6%。作为新能源领域的“老牌选手”,凭借品牌影响力与技术先发优势,长期占据市场高地。但在新能源车型百花齐放的当下,环比下滑也折射出竞争压力,需以持续创新巩固地位。

  

  AITO问界M8排名第二,7月售出22048辆,环比增长5%。问界M8背靠华为智能生态,将科技体验融入出行,成为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的“破局者”。智能座舱、驾驶辅助的深度赋能,精准契合消费者对未来出行的想象,助力其在新势力赛道稳步攀升,推动品牌向上突破。

  

  吉利星越L排名第三,7月销量17856辆,环比下滑21.65%。作为传统燃油SUV转型代表,依托吉利技术积淀,在新能源冲击下,以“全能选手”姿态稳住阵脚。空间、动力、配置的均衡表现,满足家庭用户务实需求,是燃油车向新能源过渡阶段的“坚守者”与“探索者”。

  

  一汽丰田RAV4荣放位列第四,7月销17140辆,环比下滑19.4%。作为合资SUV的“常青树”,RAV4荣放凭借数十年积累的可靠性与品牌忠诚度,成为家庭购车“安全牌”。在市场波动中,它以稳定口碑穿越周期,是合资车型“传承力”与“适应力”的体现。

  

  上汽大众途观L排名第五,7月销量16900辆,环比下滑17.97%。途观L有着德系品质背书,在中型SUV市场展现出了强韧性。产品迭代贴合国内需求,空间、驾控的德系基因,叠加本土化优化,使其在新能源与合资竞品夹击中逆势增长,诠释“传统豪强”的市场穿透力。

  

  比亚迪宋PLUS排名第六,7月销16498辆,环比下滑33.9%。作为比亚迪SUV家族的“骨干成员”,曾凭新能源优势横扫市场。当下虽遇环比波动,但其刀片电池、DM-i技术的深厚底蕴,仍是对抗竞品的“底气”,是比亚迪新能源战略在SUV领域的“深耕者”。

  

  吉利博越位列第七,7月销量16005辆,环比下滑12.25%。博越以高性价比击穿紧凑级SUV市场,精准捕捉预算有限但追求品质的消费者。设计贴合国内审美,配置丰富实用,成为吉利销量“增长极”,是自主车型“以价换量”到“以质取胜”转型的缩影,用性价比筑牢市场根基。

  

  理想L6位列第八,7月销售14812辆,环比下滑8.96%。作为瞄准家庭场景的“精准打击者”,理想汽车增程式技术化解了续航焦虑,六座布局、智能交互也契合多孩家庭需求。其“家庭科技出行”定位独树一帜,在新势力赛道走出差异化路径,是细分市场“需求捕手”,持续拓展家庭用车边界。

  

  一汽丰田卡罗拉锐放排名第九,7月销售14722辆,环比下滑17.56%。其借卡罗拉品牌势能,以入门合资SUV身份下沉市场。以丰田品质为基,价格亲民为翼,在自主车型围剿中抢占份额,是合资品牌“向下渗透”的典型,用“低门槛+高可靠”收割下沉市场消费力。

  

  长安CS75排名第十,7月销量14582辆,环比下滑12.59%。作为长安SUV的“当家花旦”,CS75长期深耕市场,产品迭代紧跟需求。空间、动力、智能的均衡打磨,使其在自主紧凑级SUV红海中立于不败之地,是自主阵营“持久战选手”,以持续进化巩固市场地位,支撑品牌向上。

  

  从销量前百榜单看,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博弈持续深化。特斯拉Model Y虽居首但环比下滑,新势力如AITO问界借技术合作突围,比亚迪多车型上榜展现体系力;传统合资品牌如丰田、大众,靠口碑与积淀维持份额,却也受新能源冲击。自主车企中,吉利、长安、奇瑞等多线开花,零跑、小米等新玩家凭差异化快速起量。

  整体而言,新能源车型在智能、政策端优势凸显,却面临盈利与竞争压力;燃油车依赖存量市场,需向混动、高端化转型。未来,技术迭代(如固态电池、智能驾驶)、消费分层(高端与入门市场需求各异)将持续重塑格局,车企唯有精准洞察需求、加速技术落地,才能在这场“新旧交替”的竞赛中站稳脚跟,推动SUV市场迈向更多元、更高效的新阶段。

上一篇:
国行iPhone 17不是印度造,果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下一篇:
手机行业上半年走出“V型曲线”:硬核技术创新或成下半年复苏“强引擎”丨新经济·半年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