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龙蟠科技拟定增募20亿扩产 上半年减亏超六成频揽大单
发布时间:2025-08-21

  龙蟠科技大手笔斥资扩产,巩固其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的领先地位。

  8月20日,龙蟠科技(603906.SH、02465.HK)公告,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11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8.5万吨高性能磷酸盐型正极材料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龙蟠科技持续提升产能规模,目前拥有6个数字化生产基地,总建成产能约27万吨。

  近年来,龙蟠科技频频获得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大单,通过提升产能和订单量,逐步改善经营状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达36.22亿元,同比增长1.49%;归母净利润亏损8515.34万元,亏损同比缩小61.70%。

  聚焦主业在手订单充足

  作为电力设备行业的领军企业,龙蟠科技主营业务涵盖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车用环保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近年来,公司产能规模快速扩张,目前已建成6个数字化生产基地,总产能达27万吨。其中,印尼一期3万吨磷酸铁锂产线已于2024年投产,首批产品于2025年1月出货,二期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建设。这一全球化布局不仅提升了公司的生产能力,也为其拓展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2025年以来,龙蟠科技在订单获取上表现亮眼,频频斩获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大单。6月2日,公司控股孙公司锂源(亚太)与EveEnergyMalaysia签署协议,将在2026至2030年间供应15.2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预估合同总金额超50亿元。该订单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中国锂电产业链在东南亚实现“材料—电池”全环节海外闭环布局的典型案例,彰显了龙蟠科技在国际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此外,龙蟠科技还成功签订多个大额订单。2024年12月,公司与LGES达成补充协议,将2024至2028年间的磷酸铁锂供应量从16万吨提升至26万吨,总市场价值接近百亿元,成为当年全球磷酸铁锂市场最大单笔合同。2025年1月,锂源(亚太)又获得BlueOval的五年期订单,同时与宁德时代签订框架协议,预计年内销售上限达70亿元。5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孙公司与楚能新能源签署协议,将在2025至2029年间销售1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总金额预计超50亿元。

  龙蟠科技此次拟募资20亿元投建高性能材料项目,将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

  业绩回暖大幅减亏

  龙蟠科技自2017年上市后,业绩总体呈增长趋势,营业收入从2017年的12.9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9.1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92亿元增长至2.03亿元。

  2021年,公司通过收购天津贝特瑞纳米和江苏贝特瑞纳米股权,涉足锂电池正极材料业务,业绩猛增。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达40.54亿元,同比增长111.72%;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72.98%。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进一步增至140.72亿元,同比增长247.15%;归母净利润7.53亿元,同比增长114.61%,达到历史巅峰。

  2023年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及锂电池产业链去库存影响,公司成本费用占比增加,业绩急转直下,营业收入降至87.29亿元,同比下降37.96%;归母净利润亏损12.3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2024年,公司减亏明显,实现营业收入76.73亿元,同比下降12.10%;归母净利润亏损6.36亿元,同比减亏48.46%。

  进入2025年,龙蟠科技经营业绩持续改善。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2亿元,同比增长7.99%;归母净利润亏损2594.88万元,同比减亏66.98%。上半年,公司营收达36.22亿元,同比增长1.49%;归母净利润亏损8515.34万元,亏损同比缩小61.70%。

  公司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增加。利润亏损缩小则与公司加强成本控制及优化财务结构有关。公司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缓解资金压力,并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提升了整体经营效率。

上一篇:
百度二季度AI新业务收入首超100亿 Apollo Go提供无人驾驶服务增148%
下一篇:
雷军底牌金山,再次进入爬坡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