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从“小店”到“工厂”,南京“新”中有“数”
发布时间:2025-08-21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周容璇  数字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支撑。8月20日—21日,长三角数字产业调研线网络新媒体采风活动走进南京,记者们先后探访了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玄武大模型工厂,通过实地走访感受南京数字产业发展脉动。  8月20日上午,骄阳似火,采风团的记者们抵达江宁区于增家电经营部时,店长吴于增不在店内,经过打听得知原来去送货了。  “生意还可以!物美价廉,口碑就逐渐做起来了。”刚送货回来的吴于增满头大汗却笑意盈盈,他告诉记者,经营部开了有18个年头,以前乡镇小店最头疼的就是进货渠道,自从13年前成为汇通达的会员店后,不仅能以好价拿到好货,还能省出力气来专心做好服务,“比如今天的送货上门”。  村民喜欢什么样的产品?要说多年经营的吴于增还算了解,那新“上任”的“AI掌柜”可谓是了如指掌了。打开“千橙AI超级店长”App,从采购到销售的全流程都有“AI员工”精准服务。“设计助手”制作产品海报,“促销活动助手”生成促销小程序活动,“进货助手”负责智能选品进货。  汇通达网络技术研发中心项目总监徐阳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汇通达发布了“捷采、速销、即答、快活、闪售”五大AI系列产品,覆盖门店经营、商城运营、私域营销、同城零售等场景,让老百姓身边的小店“牛”起来,有城市一样的新品、优品、活动和优惠。  “今年8月,汇通达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聚焦智慧零售、会员运营、智慧供应链等领域,打造下沉市场‘AI+’数字化解决方案。”汇通达网络党委副书记王兴华介绍,汇通达在城乡供需两端,坚持数字化商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打造,构建一条“新商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具和技能培训,培训一批“新农商”。通过共建品牌、直播/内容电商培训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户用数字化手段销售农产品。通过数字化赋能乡镇实体,重塑长三角农村商业生态。  “通过实地走访,我感受到了AI数字力量给乡镇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嘉兴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姜怡婷颇有感触,数字产业不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云端黑科技”,而是赋能城乡生活越来越红火的“幸福插秧机”。  “聪明”的“AI掌柜”究竟从何而来?这离不开大模型技术的支撑。8月21日,采风团的记者们来到了玄武大模型工厂,汇通达千橙云大模型从这里走出去。玄武大模型工厂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这座“工厂”正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创新研发、算力服务、模型开发与运营、数据应用、生态建设等环节,打造江苏版的“模速空间”。揭牌一年多来,已成功推出公证服务、能源预测、算电协同等12个行业大模型。7月25日,在江苏省委网信办最新公布的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的大模型名单中,一半出自这里。  “相比上一代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的困境,在大模型泛化能力支持下,可用流程化的开发工具链平台支持行业数据与大模型快速融合,让模型以高迭代速度支持千行百业。”李强给记者打了个比方,类似工厂与手工作坊的区别。“工厂化生产”能解决小模型时代每个细分领域需从零开始、流程不可量化复制、行业推广困难等问题,可让人工智能真正走进千行百业。  算力是大模型的“动力引擎”。李强介绍,因大模型训练、推理消耗的算力较上一代小模型呈指数级增长。玄武大模型工厂建立了原创的算力调度平台,连接全国多地算力资源,实现高低时延、远近结合的算力供给,保障了算力需求。  “工厂开发的城市安全多模态大模型已落地试点。该模型融合图像、语言、视频等多模态信息,无须为每个场景单独开发算法,通过自然语言定义场景即可实现监测,如检测道路积水并报警,可支撑超20种城市安全应用,团队不到10人仅用三个多月就完成开发。”李强谈及“工厂模式”的高效,记者询问这种创新模式是否能够为长三角区域经济转型提供经验?李强透露,计划未来一两年内,在江苏其他地市复制两到三个类似模式,实现多点开花,同时将能力外溢给合作伙伴,助力产业升级。  “想象未来三到五年,以大模型为基座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能进入家庭和生产领域,实在令人心生向往!”采访的最后,姜怡婷畅想未来,露出灿烂的笑容。

上一篇:
100亿元“巾帼助力贷”护航女性创业全周期 上海银行与浙江省女企业家协会签约
下一篇:
百度次季盈利跌35%收入少4%,纵获大行力撑股价照跌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