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美国叫停光伏和风电,对中国厂商影响几何?
发布时间:2025-08-21

  日前,美总统特朗普在 Truth Social 平台发文称:“我们不会再批准破坏农田的风电或光伏项目。美国的愚蠢时代已经结束!”这一表态延续了其对可再生能源的强硬态度,即使在电力供应不足的地区也不例外。2024 年 1 月特朗普再次就任总统后,立即签署行政令暂停所有海上和陆地风电项目的联邦许可证审批,并明确表示“我们不会发展风能”。

  特朗普将美国电价上涨归咎于可再生能源,认为随着燃煤电厂等传统机组不断退役,而数据中心及其他行业的用电需求快速增长,美国最大电网运营商 PJM Interconnection 出现供需紧张,推动电价上涨。然而,根据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数据,能够最快缓解供需缺口的,恰恰是光伏与电池储能项目。

  欧洲能源设备大厂首当其冲

  美国此举对全球光伏和风电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先看光伏方面,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CPIA 的统计数据,2024 年全球光伏市场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530GW,同比增长 35.9%,累计装机容量更是首次突破 2TW,高达 2076GW。而标普全球(S&P Global)报告了 2024 年全球前十大光伏市场情况,分别为中国、美国、印度、德国、巴西、西班牙、巴基斯坦、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其中美国排名第二,在全球占比为 9%。

  2024 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量近 50GW,较 2023 年增长 21%,占当年美国新增电力总量的 66%,连续第二年刷新装机量纪录。截至 2024 年,美国累计装机量达 235.7GW,过去 10 年美国光伏市场平均年增长率达 28%。如今,美国有近 7%的电力来自光伏。虽然美国户用光伏市场出现了萎缩,不过在工商业、社区和公共事业等领域,依然保持迅猛增长。

  再看一下风电,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公布的数据,风能在美国 2024 年第一季度的发电结构中进一步巩固了其领先地位。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发电量增长了 9.5%,达到总发电量的 12.2%,这一比例是水电发电量的两倍以上。按照原有的规划,到 2028 年美国陆上风电的发电量预计将激增至 1754 亿千瓦时,海上风电发电量也将达到 187 亿千瓦时。

  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或许只能是美好的设想了。特朗普的政策直接导致美国国内光伏和风电项目的建设停滞或放缓,欧洲风电设备厂首当其冲。实际上,就在今年年初,欧洲海上风电开发商 Orsted 公布第四季度减值支出 121 亿丹麦克朗(16.9 亿美元),理由是其 Sunrise Wind 项目延迟且成本上升,以及美国融资成本上升。该公司表示,已经重新评估了位于纽约蒙托克以东约 30 英里的 924MW 海上风电项目,将延误和成本增加考虑在内,这将导致第四季度减值 43 亿克朗。

  法国道达尔能源也终止了美国 Attentive Energy 海上风电项目 3GW 的开发计划,其指出特朗普将给海风开发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意大利普睿司曼公司宣布放弃在美国建造海上风电场电缆工厂的计划;另外,西门子歌美飒和施耐德电气等厂商也会受到影响。因此,美国市场的关闭使得欧洲风电厂商需要重新调整供应链布局,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将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市场,如欧洲本土、亚洲等。同时,欧洲厂商可能会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寻求更稳定的市场和供应链。

  中国厂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从市场份额来说,特朗普政府暂停新项目审批,意味着中国厂商在美国的光伏和风电组件、设备出口将大幅减少。尤其是在光伏市场,四大光伏巨头晶科能源、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和天合光能在美洲市场都有一定的营业额。

  其中,晶科能源的美洲营收规模更大,达到 224.32 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也最高,达到 24.26%;晶澳科技的美洲营收为 163.83 亿元,天合光能为 96.88 亿元,隆基绿能为 87.93 亿元。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美洲包含南美洲和北美洲,主要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实际上,只有天合光能明确区分了美国市场。

  美国此前已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了“双反”、201 关税等多轮贸易壁垒政策,导致中国对美直接出口的光伏产品较少。进入 2025 年,美国通过《大而美法案》等政策试图构建技术壁垒,限制中国光伏产品进入其市场,并试图培育自身具有竞争力的光伏产业链,这对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构成潜在威胁。中国厂商通过第三国迂回出口的策略也面临新挑战:美国商务部 2025 年 8 月启动对印度、印尼、老挝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若裁定成立,越南、马来西亚等现有东南亚基地可能再次陷入合规困境。

  在风电方面,目前中国风电整机出海市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地区,如东南亚、中东、东欧、南美等,美国和西欧成熟市场并非主要出口目的地,因此美国政策对中国风电企业影响相对有限。

  从政策来说,特朗普此次声明是美国《大而美法案》的再一次重申,该法案中的能源与气候政策通过系统性倾斜传统化石能源、压制清洁能源,构建起一套与全球绿色转型背道而驰的政策体系。由于新能源和储能的配套关系,这可能也会影响国内电池产业的业务开展。

  不过,储能方面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看。短期内,美国《大而美法案》生效后,取消了多项清洁能源优惠政策,提前终止清洁能源税收抵免,这使得企业投资储能的资金回笼周期延长,成本压力增大,进而影响到中国电池厂商的订单量。但从长期来看,尽管光伏风电税收抵免提前退坡,但《大而美法案》修订后,储能的税收抵免(ITC)延长至 2034 年才开始退坡,且放宽了对外国敏感实体的限制,同时法案取消对技术授权模式的支出限制,阳光电源、宁德时代可通过向美国企业授权储能技术,获取专利分成。

  结语

  特朗普政府叫停美国光伏与风电项目的政策,不仅对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格局造成冲击,更折射出美国在能源转型上与全球绿色浪潮的背离。对中国厂商而言,光伏产业首当其冲,尽管直接对美出口已受多重贸易壁垒限制,但美洲市场尤其是美国的业务收缩,叠加第三国迂回出口路径面临的合规挑战,无疑加剧了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风电企业因出海重心在发展中国家,所受影响相对有限;储能领域则呈现短期承压与长期机遇并存的态势,政策调整带来的成本与订单波动,与技术授权模式的潜在空间形成对比。

上一篇:
一汽丰田笑雷军不懂汽车,雷军影响力却追上乔布斯马斯克?
下一篇:
美元债异动|腾讯控股TENCNT 3.68 04/22/41价格下跌1.653%,报80.778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