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安徽合肥:加快实施“五外联动”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布时间:2025-08-21

  ■本报记者李波  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深入推进“外贸、外资、外包、外经、外智”协同发展,先后获批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全国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试点城市和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3项国家级试点。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051.7亿元,增长22.8%,增速居长三角、全国万亿GDP城市第1、第3位,全市实际到位外资72亿元,增长17.4%。  项目驱动  投资规模质效双升  今年以来,合肥市紧抓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机遇,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电信服务、医疗健康及金融等领域对外开放力度。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重点外资项目40个,同比增长14.3%,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合肥新设立企业8家,总数达108家;全市新备案境外投资企业(机构)63户,同比增长3.3%,总投资额(含增资)8亿美元,同比增长41.7%。  同时,合肥市充分用好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金字招牌”,提升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深化“中国声谷”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蜀山区文化出口基地、高新区数字服务出口基地3个国家级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等服务外包特色产业,“‘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以科创开放试点探索国际研发合作新路径”2项服务贸易创新试点案例在全国推广。上半年,全市服务外包执行额18.43亿美元,同比增长4%,其中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5.08亿美元,同比增长2%。  此外,合肥市还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合作,与全球43个城市缔结友好关系,连续5年上榜“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被GaWC评为世界二线城市。2025年6月,合肥正式加入世界城地组织,成为安徽首个加入该组织的城市。  产贸融合  外贸增长动能强劲  “新三样”出口势头强劲。合肥市以江淮汽车、大众汽车、阳光电源、国轩高科等龙头企业为牵引,聚力打造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产业等外贸增长新引擎,外贸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上半年,“新三样”产品出口200.7亿元,增长30.7%,其中锂电池、电动汽车出口增速分别达114.7%和71.8%。  新业态培育有力有效。合肥市深入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建设,举办2025中国(合肥)跨境电商大会等对接活动,支持传统企业“触网出海”;探索发展保税维修等新业态,不断提高外贸发展韧性。上半年,合肥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126.71亿元,增长22.5%;保税维修进出口6481.2万美元,增长58.8%。  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持续深化。合肥市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推动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阳光电源、蔚来汽车、国轩高科等产业链龙头企业先后设立一批海外基地和创新研发中心;举办RCEP成员国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对话会,中国—东盟新能源汽车、光伏行业合作理事会在合肥揭牌。上半年,合肥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28.4%、43.5%。

上一篇:
血泪教训!中国企业全球化踩过的那些坑:天价罚单、4亿订单蒸发、587万欧元被骗、工厂紧急关停……
下一篇:
拓展宠物经济新增长空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