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增程车的“逆袭”:曾经被骂惨,如今为何变成香饽饽?
发布时间:2025-08-21

    易车原创最近,汽车圈出现一个有趣现象:做增程的开始搞纯电,做纯电的开始搞增程。曾被诟病为“落后技术”的增程式电动车,如今竟呈现出集体爆发的势头。  除了率先入局的理想、问界等新势力外,智己、昊铂、小鹏、通用、福特等车企也纷纷加入增程阵营,让曾经被视为过渡方案的增程车逐渐成为消费者主力选择。  增程技术的四大痛点  有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这句在车主圈里流传的调侃,道尽了增程车用户的无奈。即使在理想、问界等品牌将增程市场不断做大的今天,亏电状态下的体验短板仍然是行业普遍存在的技术难题。  具体来说,增程车在亏电状态下动力明显下降,某些车型在高速超车时性能几乎“断崖式下跌”,零百加速时间普遍会延长。  其次,传统增程车型受限于电池容量小(通常20-30kWh),发动机不得不频繁介入发电,导致亏电油耗居高不下。据实测,某些增程车型在亏电状态下,油耗甚至飙到7.6L/100km,油耗水平堪比传统“油老虎”,与其节能环保的宣传形象形成反差。    其三,发动机频繁启动发电会带来噪音和抖动问题,打破车舱内安静的氛围,影响了乘坐舒适性,这也是增程车主常抱怨的痛点之一。  最后,则是纯电续航偏短,需要频繁充电。根据上汽通用的用户调研大数据分析,城市用户每周的日常通勤总里程中位数为280公里,90%以上用户的单周通勤在300公里以内。  而目前主流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大多在120-240公里区间,实际使用还需打折,难以覆盖长距离通勤用户一周的通勤需求。  正因为这些痛点,增程技术一度被贴上“落后”标签,甚至引发多家车企高管的公开论战。前大众中国CEO冯思翰就曾直言增程是“最糟糕的方案”,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也公开批评其“效率低下”……  但如果通过技术迭代,这些痛点能被逐一攻克呢?增程车的命运是否会被改写?这正是广汽、智己、通用等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  大电池方案是最终归宿?  ·广汽星源增程  广汽算得上是国内增程技术的开创者,在2014年推出国内首款进入公告的增程轿车广汽传祺GA5 REV。  经过长时间的技术积淀,广汽在8月19日正式了全新的星源增程技术,基于解决痛点的逻辑出发,实行“开源”与“节流”。    开源即通过发动机端应用全新“火山型燃烧系统”、活塞内冷等技术,在发电机端应用电控变载频技术、碳化硅电控系统等,将油电转化率提升至3.73kWh/L。    节流则是降低电驱系统能量损耗,应用广汽夸克电驱2.0,搭载最高效率达99%的非晶-碳纤维驱动电机;再加上搭载60kW·h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配合AI能量控制平台,将每一滴油、每一度电用到极致。    首搭这套动力系统的昊铂HL增程版售价26.98-29.98万元,能提供350公里纯电续航,以及1369公里综合续航,再加上双零重力座椅、激光雷达等大满配,成为问界M8、问界M9、理想L9等竞品的有力竞争对手。    ·别克真龙增程系统  如果说广汽是国内增程技术的开创者,那通用汽车则是全球增程电动车的开山鼻祖。早在2010年,通用汽车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增程电动车——雪佛兰Volt,如今通用汽车再度归来,最近发布“真龙”增程系统,并将率先搭载在豪华轿车别克至境L7。  相比当年Volt约80公里的纯电续航,别克至境L7实现了CLTC纯电续航302公里、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零百加速5.9秒,亏电油耗仅5.9L/100km的硬核数据。    这得益于40.2kWh电池+252kW电驱+1.5T混动专属发动机的组合,它搭载的奥特能2.0增程专用电池,满电时放电功率可达315kW,即便在亏电状态下仍能输出260kW。  而真龙增程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 115kW,为了提高效率的上限,工程师采用深度阿特金森循坏、低压冷却EGR技术,实现能耗改善10%,整车工况与发动机经济区的重叠率,超过95%。    针对噪音问题,该系统还引入Silentium静驱技术,从噪音源、传递路径和控制策略三方面抑制振动噪声,使增程器启动后的噪音增幅控制在0.5分贝以内,远低于主流增程车约2分贝的水平。  ·智己恒星增程系统  无独有偶,智己的“恒星”增程系统也选择以“大电池+超快充+800V平台”,提升纯电续航、缓解补能焦虑。其电池容量达到66kWh,甚至超过特斯拉Model 3基础版,带来450公里纯电续航与1500公里综合续航。  在静音技术上,恒星系统采用ERNC主动降噪技术,可综合采集路面与增程器噪声,通过扬声器发射反向声波实现座舱降噪。  除了上面提到的通用、智己以外,小鹏、大众、福特的增程技术也提上日程。  早前,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官宣将在四季度推出鲲鹏超电版X9,纯电续航有望超过450km,综合续航超过1500km。    今年5月,大众首款增程式SUV——ID.ERA概念车在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或将300公里纯电续航,综合续航破千公里。  福特汽车也计划基于全新平台开发,推出烈马增程版,搭载43.7kWh的电池包,CLTC纯电续航220km,满油满电CLTC综合续航或将达到1220km。    增程2.0时代正式开启  当前,新一代增程技术普遍朝着“大电池+小油箱”方向发展,并在智能能量管理、增程器小型化、NVH精细化等领域实现突破,逐步化解纯电续航短、亏电体验差的传统痛点。  随着一批纯电续航突破300公里、甚至达到450公里的增程车型集中亮相,增程与纯电的界限正变得越来越模糊。也有人批评称,依靠大电池提升续航“含金量不高”,纯电才是终极路线。但事实上,脱离使用场景讨论技术优劣并不客观。  我们国内地域广阔,在充电设施尚未全面覆盖的县城、郊区及偏远地区,纯电车型依然面临补能难题,加之北方冬季低温导致的续航打折,增程车的确提供了一种更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问界、理想的市场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正如智己所言:“能源形式只是手段,用户体验才是目的。”增程技术是否落后,并不取决于它的原理是否简单,而在于它能否真正满足用户的需求。至少在当下,越来越“电”化的增程车,正在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路径。    打开易车App,进入“易车榜”,查看最新最全汽车产业数据

上一篇:
【人物巡礼】助力高铁风驰电掣的标兵——记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李晓军
下一篇:
2025年全球十大NMN销量排名,世界顶级NMN选哪个牌子好,抗衰级保健品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