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科技创新回归武汉中心城区,是时候了!
发布时间:2025-08-21

    8月19日,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举行。  会上再次强调,重塑新时代武汉之“重”,让湖北加快建设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  支点的建设,必然要落实到武汉各区。现在不少开发区都已打造出武汉的金字招牌,譬如东湖高新区有“世界光谷”,经开区有“中国车谷”,东西湖区在加速打造“中国网谷”。  这些园区均位于新城区,可武汉的高质量发展,同样离不开中心城区。根据公开数据梳理,2024年武汉7大中心城区占全市GDP总量的四成以上。  近年来,“让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回归都市中心”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新趋势。  可让老城区再去发展光电子信息,或者汽车制造业,这显然又不现实。  所以,武汉老城区如何走出各具特色的转型发展之路,就成了关键。  【1】  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为什么正在回归都市中心?  这就不得不提到“去工业化”这个现象。它原本指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地区产业结构演化的过程。  比如广州,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开始将产业中心从传统的工业向金融、房地产、商贸物流等领域转移。这就使得广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08年的36.4%持续下跌到2021年的17.58%。  这本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好事,但中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过度、过早去工业化对城市发展却有危害。  在过去几十年,欧美国家就逐渐拆解了自身雄厚的制造业产业链。  数据显示,英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从20世纪70年代的28%持续下滑到2023年的8.28%;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则从20世纪80年代的20.5%持续下降至2023年的10.3%。  这最终导致英美许多城市,出现产业空心化,进而让城市经济萎靡,地方财政不济。比如美国著名的“汽车城”底特律,因巨额负债,在2013年直接宣布政府破产。  ▼底特律市,曾经是美国著名的“汽车城”图/视觉中国    所以,近年来以英、美、德为首的发达国家都开始重新重视工业,以图提振本国经济。  美国奥巴马政府时期,就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2017年特朗普政府也明确将发展制造业、扩大制造业规模作为美国经济发展战略;  欧盟则是倡导将生产制造与城市功能混合,打造“生产型”城市,这些均是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回归都市”的尝试。  在中国,也有不少学者指出国内城市去工业化的过程存在明显“过早”“过快”“过度”的特征。  河北师范大学去年的一篇学术研究指出,2000年至2020年,国内288个样本城市,193个城市发生去工业化,其中56.4%的城市存在过早去工业化。  如今再看广州,显然也受到“过度去工业化”的影响。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广州GDP增速,在全国GDP十强城市里排名倒数第一。  那么,国内诸多大城市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今年7月,刚刚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提出“城市发展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中央定调,城市发展要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特色发展。这意味着市区大拆大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对老城区的改造,因地制宜找特色成了抓手。  当城市发展,既要集约高效,又要预防过度、过早去工业化,“让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回归都市中心”就成了许多大城市的不二选择。  【2】  如何才能让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回归都市中心?  其实,许多吸引人才的互联网大厂,其总部都在城市的中心城区,比如腾讯总部位于南山区的深圳科技园;小米、字节跳动的总部均位于北京的北三环。这些都是一线城市的黄金地段。  但对于老城区而言,今天直接对一些落后产能的街区大拆大建、借此“腾笼换鸟”,并不符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集约高效精神。  武昌区,近年来一直在武汉老城区的改造上,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式。  首先,武昌区选择盘活空置楼宇、低效园区等存量资源,以此打造科技楼宇与创新街区。  2022年,时值武汉的数字经济高速发展,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即将落地武汉。  武昌区计划沿徐东大街打造滨江数创走廊。通过租赁、改造的方式,让徐东大街沿线10多栋楼宇、100多万平方米的产业空间,有了新活力。  ▼武昌滨江图/长江日报    譬如,阿里巴巴对面的君临国际写字楼,此前因业态混乱且面临亏损,存在空置状态。但其地理位置极佳,是毗邻长江的“黄金地段”。  改造后,这里改名为武汉数创大厦,专门吸纳阿里巴巴等龙头公司的上下游企业入驻。2024年,武汉数创大厦税收约为1.1亿元,成为武昌区首栋税收过亿元的数字经济专业楼宇。  武昌区作为武汉的老城区,还有一大特色——这里是武汉的教育大区。  美国肯德尔广场,就是紧邻麻省理工学院,承接这所常青藤学院的知识技术,发展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武汉数创大厦图/长江日报    近年来,武昌区也一直通过打造环大学创新带,让创新企业与先进制造业向都市中心靠拢。  在武汉大学西门,以前有一座花鸟市场,如今变成武昌区唯一的北斗应用产业园,截至目前已培育70多家北斗产业链企业。  在武昌区八一路和科技小路,正在建设小洪山科学城。这里毗邻武汉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重点发展数字科创与生命科学两大主导产业。  不管是科技楼宇,还是环大学创新带,都在让数字经济成为武昌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根据武昌区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武昌区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占GDP比重的50%,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达到9500余家。  武昌区的竞争力也不断提升。今年8月5日,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报告,武昌区位列全国百强区第40位,排名居武汉第一。  【3】  下一步,如何提升武汉中心城区的整体竞争力?  首先,要避免城市不同区的同质化竞争。江苏南通市,这里的家纺产业闻名遐迩,但此前就因为产业聚集区分属两个相邻的行政区,而一直明争暗斗,妨碍了产业发展。  当下,武汉其他中心城区,都在因地制宜,挖掘自身的特色。  比如硚口区,这里是全国三大医疗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全区聚集了5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科研平台、22家部省级医学研究中心以及近5000家医疗健康服务实体。2024年硚口区健康服务业营收超过400亿元。  ▼武汉硚口区图/长江日报    再比如青山区,作为武汉的老牌工业基地,钢铁、石化一直是青山区的主导企业。传统产业的高端化、绿色化就是青山区的特色发展突破口。  青山区2022年创立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这是亚洲第一个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光化学技术可以促进化工、冶金、食品等产业转型升级。  ▼武汉光化学技术研究院图/长江云    目前,青山区很多企业都开始积极应用最新的光化学技术。2023年,青山区经济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显然,当新城有光谷、车谷,武汉的老城区,依然可以有自己独特的产业竞争力。  对于武汉而言,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业,正在回归都市中心。  九派新闻记者付聪  【来源:九派新闻】  举报/反馈

上一篇:
国电南自党委慰问抗战老战士张玉芝并颁发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章
下一篇:
iPhone 17量产,机构密集调研,苹果产业链迎“黄金窗口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