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性价比之王成了新势力一哥
发布时间:2025-08-20

    作者|柴旭晨  编辑|周智宇  很难想象,死磕成本的“理工男”零跑汽车,竟然趁这两年车圈“高端平替”浪潮,上位新势力一哥。  8月18日零跑财报交卷,在上半年行业销售淡季,这匹黑马的营收却翻了一番不止,毛利增速更甚,稳定在两位数的毛利率,创公司历史新高。野蛮生长下的零跑,首次迈过了半年度净利润转正的节点,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新势力。  此番亮眼业绩背后,结结实实印证着“规模效应”的魔力。上半年,零跑一举用22.17万台销量稳坐新势力销冠。春风得意,零跑决心趁势而上,在当晚业绩会上宣布将全年盈亏平衡改为全年盈利,同时二次上调全年销量目标至58万-60万台。  这意味着它要向着月销7.5万+进发,挑战新势力销量极限。至于明年,CFO李腾飞放言要挑战100万销量,比董事长朱江明原预期提前一年。  几年前未能得到太多聚光灯照射的零跑,显然找到了突围路径,而且把雪球越滚越大。然而在多数车企增长预期趋于保守的当下,零跑却并不认为自己是激进派,“100万年销目标是必须做到的,这是生存底线,否则会活得很累”。朱江明向华尔街见闻说道。  去年,朱江明说真正要活到最后得300万辆以上的销量,今年他的野心加码,“400万辆是我们的大目标”。要知道这一量级已经可以与比亚迪、通用等巨头齐肩了。这也符合朱江明为零跑定的新“人设”——未来晋级为世界级电动车企。  接下来,整个汽车产业是否会因它迎来新的变局,对手们又是否会就此善罢甘休?  年初还在准备努力摸到全年盈亏平衡线,中报后如同开挂一般,宣称今年要净挣5-10个亿。显然零跑自己也没料到,今年会如此顺遂。  短短一年时间,零跑的销量就从去年上半年的8.6万台,蹿升至今年同期的22.2万台。并且在今年7月,攀上了5万月销高位,稳居新势力销量榜榜首。  当前,价格战未有熄火的迹象,在车型结构下沉的风向下,零跑在15万元级别红海市场,硬是靠规模效应首次实现半年度利润翻红,逆势净赚三千多万。  从财报拆解来看,虽然零跑上半年仍在加码投入智能化、渠道,但同期154亿元的营收增长已经是三费增长额的10倍;毛利率随之水涨船高,从去年上半年的1.1%激增至14.1%;  在消费降级的大趋势下,数据证明,六年前朱江明定下的“好而不贵”策略开始显露威力。零跑大步迈入收获期,它向市场证明“性价比路线也能赚钱”。  在业内人士看来,10-20万元是国内新能源汽车用户群体最大的市场,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这一圈层,性价比仍是无往而不利的财富密码,零跑成了爆款王。  上半年,零跑的“增援部队”B10、B01上市,同时旗下C系列的“常青树”C11进行了改款。市场反应热烈,B10上市次月(5月)交付即超万辆,成了品牌最快交付破万的车型;7月底上市的B01发售72小时锁单超1万台。  以今年主力B系列为例,十万元出头的价格,将友商原先二、三十万的端到端辅助驾驶、激光雷达、800V平台,连同“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场景化体验配置一并奉上,这种越级配置比大多数同行都激进,主流消费者很难不动心。  极致成本控制的密码,在于零跑的自研战略。朱江明向华尔街见闻表示,现在零跑不仅是三电、智能座舱、智驾自研,类似AR-HUD、座椅这类高附加值零部件也全部着手自己研发。  朱江明极尽所能地为零部件“脱水”,留出成本空间不断加强产品力。同时佐以平台化的加持下,零跑得以迅速迭代、推新,在风谲云诡的市场中集中火力抢占山头。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套组合拳给了零跑充足扩展窗口机遇。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友商比亚迪因为价格战受到“反内卷”的限制,零跑得以顺势渗透进对方15万级车型的基盘,形成口碑和消费者心智的正循环。  因此,上半年的成绩给了零跑很大信心,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让其有了更大想象空间,更何况此时零跑手里还数张王牌蓄势待发。  乘着市场的东风,零跑在规模增长的路上继续疾驰。  此次财报会上,管理层剧透称,8、9月份的销量还会有明显增长,由此今年的总销量上调至58-65万辆,明年则将向百万年销发起进攻,对应8万+的月销。  这一量级对新势力而言可谓是“无人区”,此前从未有品牌立下如此豪横的FLAG。5万月销对很多玩家而言已经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只有比亚迪、吉利、理想等少数幸运儿得以实现。  在多数车企增长预期趋于保守的当下,零跑倘若能如愿实现百万梦,就已经得以跻身国内整车企业的TOP2,整个新能源行业也将彻底洗牌。  新王当立,投资者率先将预期打满。短短两个月,零跑股价从6月的51港元,一路猛涨近五成。截至8月20日,零跑港股市值盘中一度突破千亿大关。  “零跑在资本市场进步已经非常大了,从最低二十多块到现在最高76块,交易额从几百万到上千万,现在多的时候十几个亿,很多基金都开始对零跑开始关注”。朱江明对华尔街见闻如是说道。  一路高歌猛进的确振奋了内部军心,不过朱江明并不认为自己是激进派,他深知现在还不是开香槟的时候,在他看来榜单排位波动只是暂时的,“包括威马、哪吒,很多做过销冠的品牌现在都消失了,今天(销冠)轮到了零跑也没什么。”  决赛前夜,所有选手都在卯足了劲挤入第一梯队,深蓝、乐道、极氪、比亚迪王朝/海洋、吉利银河等对手的步步紧逼,也想从零跑口中分一杯羹。  “我们抗日战争才胜利,现在刚过盈亏平衡点的边界线。零跑如果不能够快速增加销量,让盈利能力更强,市场占有率更高,那可能就很危险”。朱江明认为,未来三年将是行业最惨烈的决赛期,“零跑必须保持奔跑的速度,才能够不断往前走不被人踩在脚下”。  对此,朱江明有着明确的计划,今年实现50至60万台,两年后达到100万台,五年后冲刺400万台。它想继续跨越圈层,成为全球汽车行业TOP级的巨头,屹立行业之林。  而这次业绩会,管理层给朱江明的愿景按下快进键,百万目标被提前了一年。  朱江明说过,100万的目标是必须做到的,这是生存底线,否则会活得很累。因为年销百万辆的车企才能实现稳定盈利,在原来传统的燃油车时代,长城、吉利都是经历了过百万辆洗礼,才真正成为一个知名的车企的过程,零跑也一定需要经历过程。  不过,零跑要如何实现这个FLAG?朱江明的解法是让每款车都成为行业常青树,保持热销的势头。  从产品规划来看,去年10-20万元区间的C系列产品矩阵构建完成,帮助零跑稳固了市场地位;今年B系列将进一步下探,在6万-10万元区间寻找增量;2026年A系列和D系列上市,最终形成覆盖6万至30万元主流价格带的完整产品线,满足不同层级消费者的需求。  按照内部策划,慕尼黑车展零跑会推出今年的第三款B系列新车。明年则是零跑的产品大年,会推出五到六款车,包括A系列和D系列的旗舰SUV和MPV。  走上正循环的路,朱江明似乎赌赢了,赌性的背后是他对能力、资源和处境的清晰认知。  深谙科技迭代规律的朱江明认为,“电动车就是一个电子产品,它的迭代和降价速度一定会比传统燃油车快得多。两年是一个智能电动车的更新周期”。  在他看来,在当前消费降价的市场环境下,性价比会越来越成为消费者的偏向。“有一些原本买惯了香奈儿的用户,偶尔买一买优衣库,可能也会买零跑。他用了以后觉得没什么两样,就成了忠实粉丝”。  虽然零跑的体量还难以和比亚迪等匹敌,但通过掌控核心技术,掌控产业链的定价权,一旦规模开始拉升,无疑会在利润的天平上,获得更大的加成杠杆。  为了晋级“百万俱乐部”,零跑还藏着两张王牌--拓展下沉市场、加速出海。  朱江明透露,零跑要向三四线城市扩展,这里还有大量未被挖掘的需求,也是小鹏、极氪、蔚来等一致的目标。寻找国内存量的同时,零跑牵手汽车巨头Stellantis之后,海外市场的布局被按下快进键。  目前,零跑已通过与经销商合作,在欧洲等地布局了约600家门店。有接近零跑的人士透露,其海外渠道铺设速度很快,尤其是在Stellantis的品牌背书下,B系列等全球化车型有望迅速打开市场,带动今年出海销量超预期。  与此同时,零跑的马来西亚工厂将在今年底实现C10的本地化组装,内部还计划在明年实现欧洲本地化生产,在关税风波中为海外的放量上一道保险。零跑的目标是明年海外销量翻倍,达到10-12万台。  随着全球化车型的经验积累以及Stellantis在本地市场洞察上的支持,零跑的全球化道路,或将比多数新势力走得更快。这对其他新势力而言无异于“降维打击”,这也是零跑在红海市场中锁定赢面,最终大幅上量、实现盈利的核心之一。  朱江明曾坦言和那些全球车企比,零跑只是赚了一点吃饭钱,“前十大车企都是赚得盆满钵满,我们只是量有些起色,利润、毛利方面虽然和国内比感觉不错。随着零跑快速进入海外市场,在毛利率提升方面也是非常有益的“。  出口的同时,零跑也借助技术供应商身份,为自己加了一层利润保障。  从车企晋级到tier1,零跑在行业的角色进一步扩展,其自研技术体系由此进入回报周期。在机构分析人士看来,如果零跑能持续开启向车企输出电子架构授权的模式,且收入变成一个经常性收入,其估值倍数可能还能有继续向上的空间。  从全域自研坚持“理工男”底色、聚焦15万市场做“车界优衣库”,再到与Stellantis共享技术和海外市场,零跑晋级为车圈“准巨头”的想象力正快速释放。  在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个新的搅局者已经浮现。

上一篇:
具身智能机器人风口半年:在产业链狂欢中被场景化迷茫“硬控” | 新经济·半年报
下一篇:
上线外卖 7 年之后,喜茶为何突然放开外部渠道限制?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