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小红书变阵:泼天流量能否更好变现?
发布时间:2025-08-21

  “小红书希望进一步强化其商业变现能力。”

  近日,小红书内部宣布,为促进商业化广告和交易的深度协同,公司将组建大商业板块,由COO柯南担任总负责人,与CMO兼商业部负责人之恒共同组成领导班子。

  据内部人士透露,此次调整中,商业部、交易部的一级部门设置不变,“柯南是交易部负责人,还兼任商业化产品和技术的负责人,由她统筹会更好推动跨部门的资源协同,优化商家在平台的经营链路。”

  业内认为,新架构是为了让流量更高效地导向电商转化,小红书此举,或能提升平台整体货币化效率,支撑其高估值。前提是,组织协同和产品技术等关键能力可持续强化。

  打通核心部门壁垒

  2023年,小红书整合电商与直播业务成立与社区部、商业部平行的交易部,并确立了“生活方式电商”的差异化路径。这一年,小红书实现净利润5亿美元。

  如今,小红书再度整合交易部与商业部,将其组建为大商业板块。这是小红书进行商业化探索的又一个关键举措。

  负责广告营销的商业部和负责电商、本地生活等的交易部是小红书的主要收入来源部门,其中广告营销贡献约八成营收。然而,广告收入易受企业预算波动影响,而电商业务则被普遍视为支撑小红书未来估值的关键增长点。

  柯南被赋予重任的背景,是小红书内部日益凸显的流量分配问题。近年来,小红书电商规模快速扩张,叠加品牌投放对数据要求的提升,公司在流量分配、考核机制等方面出现新挑战。

  此前,小红书为解决从“种草”到“拔草”的转化效率问题,于今年5月先后与淘宝天猫、京东达成合作,开放笔记外链跳转,试图通过开放生态提升广告营销收入。此举虽意在提升转化效率,但也对电商业务造成短期压力。

  据老马电商圈创始人马凯跃观察,与淘宝天猫和京东合作之后,小红书电商的发展受到了影响。之前每一两个月其就要在温州举办招商会,之后基本停滞。“从鞋子类目TOP10商家的表现来看,他们每月销量在几百万到1000万元之间,连他们的流量都掉了。”

  一位小红书上的创业品牌负责人表示,一段时期以来,小红书对涉及品牌售卖的内容流量管理很严,“6·18”期间,该品牌想在保证盈利的情况下做投流,但不太见效。

  某服饰品牌市场负责人表示,小红书当前的内容投流(广告)与转化投流(电商)基于不同的后台操作和流量池,考核标准各异。“小红书如果能通过部门协同,改变平台的流量分配机制,把广告投流和交易投流放在一个池子里,在种草的同时,也有交易转化相关的数据指标,可以提高商家的决策效率。”

  行业人士分析,此次组织调整正是为了从机制上打破两个核心营收部门之间的壁垒,强化协同,重新挽回品牌商对小红书电商的信心。

  需防止过度商业化

  此次大刀阔斧的内部整合,其紧迫性也与小红书日益临近的IPO计划密切相关。

  成立于2013年的小红书已累计完成7轮融资。今年6月5日,金沙江创投的一份文件表明,如以截至3月底的基金净资产价值进行换算,小红书的估值已经升至260亿美元。市场普遍预计,小红书最快将于今年进行IPO。

  2024年,小红书净利润突破10亿美元,IPO越来越近。其业务发展当务之急是交出一份令投资者满意的成绩单。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指出,小红书还是存在一定的盈利压力,合并组成大商业板块,有望加强电商对广告收入的促进作用。

  要实现这种促进作用,关键在于流量分配机制的优化。马凯跃认为,小红书此前对电商直播的自然流量管理非常苛刻,“广告流量对电商流量的促进作用不太大,这次有可能把这个问题解决”。

  不过,这些调整举措,似乎并不能完全解决小红书作为内容社区的根本性问题:如何平衡社区内容生态的纯粹性与商业变现效率。作为内容社区平台,用户天然抵触商品内容,反感笔记挂商品链接。广告的投放逻辑是内容吸引力,而电商直接需求则是形成交易。若过度倾向商业化流量,用户可能会因内容变味流失;若完全遵循自然流量逻辑,商家投放效率低下,商业收入增长就可能受阻。如何在上亿日活的流量池里做好平衡,小红书还需在摸索中前行。

上一篇:
广东: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实现三类主体“全覆盖”
下一篇:
陕投集团赵石畔煤电全力奋战迎峰度夏电力保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