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当3D视觉遇见AI芯片:奥比中光×地平线打通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通用AI触手可及
发布时间:2025-08-21

  当3D视觉遇见AI芯片:奥比中光×地平线打通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通用AI触手可及  2025年8月11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奥比中光创始人黄源浩与地平线创始人余凯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这场看似普通的签约仪式,却标志着中国机器人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与国产智驾芯片霸主正式联姻,一场关于"机器人之眼"与"机器人之脑"的深度融合就此展开。在具身智能技术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2025年,这场合作远超普通商业联盟的范畴。奥比中光占据国内服务机器人3D视觉市场70%份额的传感器,遇上地平线征程6P芯片560TOPS的算力支撑,一个覆盖"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的机器人技术闭环正在形成。  资本布局:从生态共建到产业标准制定  地平线的资本跃进  2024年港交所上市募资54亿港元,2025年进入港股通名单,地平线用十年时间完成从初创企业到智能驾驶芯片巨头的蜕变。  其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征程系列芯片出货量预计突破1000万颗,累计定点车型达310款,覆盖比亚迪、吉利等20余家主流车企。  这种量级的市场渗透,为其切入机器人领域提供了天然的落地场景。  奥比中光的经营拐点  2025半年报揭示的不仅是6019万元净利润,更是奥比中光从技术积累到商业爆发的质变。  其佛山顺德智能制造基地一期投产,年产能提升至百万级,配合与支付宝"碰一下"业务在电梯场景的深度合作,展现出3D视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的强大势能。  资本市场的隐性联姻  虽然双方未披露交叉持股细节,但战略协同效应已引发资本市场热烈反应。奥比中光股价在合作公告后三日涨幅达18%,地平线港股通持股比例突破15.2%,可见地平线已被内地投资者集体点赞,“抱团”看好。  这种资本层面的共振,预示着市场对"硬件+视觉"组合的极高期待。  技术互补:构建机器人全栈能力  地平线的芯片突围战征程6P芯片采用7nm制程工艺,560TOPS算力较英伟达OrinX提升120%,能效比达8.6TOPS/W。这款专为Transformer模型优化的芯片,在端到端算法部署上展现出显著优势。  更关键的是,其BPU纳什架构支持动态算力分配,使机器人能在复杂场景中实时调整计算资源。  奥比中光的视觉护城河  1903项专利构筑的技术壁垒,让奥比中光成为全球少数全面掌握iToF、dToF、结构光等六大3D视觉技术的企业。  其最新发布的PulsarME450激光雷达,是国内首款支持“非重复式、无加密重复式、均匀加密重复式”三种扫描模式的dToF3D激光雷达。测距精度达毫米级,视场角可根据场景灵活调整(适配智能叉车、物流机器人、割草机等不同应用),环境适应性强(支持户外强光、高低温等极端环境,如-20°C至65°C温域)。  这种多模态感知能力,恰与地平线的高阶芯片形成互补。  技术融合的化学反应  早在2022年,奥比中光与地平线已建立生态合作,联合推出了适用于服务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的3D视觉应用解决方案。此次,基于奥比中光在3D视觉传感器及地平线的芯片优势,双方或可在具身智能“眼-脑-手”协同合作。  环境建模——“眼”  奥比中光提供Gemini345Lg双目相机,输出3D点云;数据经地平线BPU架构实时处理,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完成高精度环境地图构建。  路径规划——“脑”  奥比中光可结合地平线诸如征程6P芯片的560TOPS算力,支持机器人动态避障与路径重规划,实现实时决策。  交互升级——“手”  奥比中光的3D视觉传感器结合地平线芯片的实时运算能力,可以实现机器人“手”的精准定位与物体识别,如抓取不同形状的物体。奥比中光作为“碰一下”支付的核心供应商,若未来“碰一下”扩展至机器人交互,可实现“触碰-感知-决策”的全链路协同。    市场格局重构: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打破英伟达高端芯片市场垄断  英伟达的端侧推理芯片如Orin系列,广泛应用于智驾与机器人场景,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技术与市场的双重垄断。  随着奥比中光开放的3D视觉感知与地平线的"机器人计算平台"形成生态共振后,双方通过自主研发以更高性价比、更贴合机器人场景的解决方案,打破国际巨头在机器人3D视觉感知领域的技术与市场垄断。  全球竞争的新棋局  地平线已与博世、电装等Tier1巨头达成合作,计划2026年进军海外市场。  据悉,奥比中光与微软合作的Femto系列iToF深度相机及Gemini335和336系列深度相机均具备卓越的性能,可对标国际巨头,能够满足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的需求。  这场中国技术联盟的全球化布局,正在重塑机器人产业的竞争版图。  未来展望:通向通用人工智能的桥梁  当奥比中光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源浩说出"现在进入机器人产业,如同20年前投身互联网"时,他指向的不仅是万亿级市场,更是通用人工智能的终极形态。  地平线与奥比中光的合作,正在搭建一座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桥梁——通过3D视觉让机器看懂世界,凭借AI芯片让机器理解世界,最终实现具身智能的终极目标:让机器人像人类一样感知、思考、行动。  这场始于2025年夏天的战略合作,或许将成为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个关键注脚。当"机器人之眼"与"机器人之脑"完成深度融合,一个属于中国企业的智能时代,正悄然到来。

上一篇:
中国建材集团、国企混改基金等在合肥新设合伙企业
下一篇:
华电吐鲁番鄯善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招标设计与施工图阶段勘察设计招标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