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山煤国际经坊煤业:“党建+”赋能矿企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8-20

  太行山脉中段,上党盆地腹地,素有“煤乡”之称。山煤国际经坊煤业就坐落在这片黑金地上。

  “我们始终紧扣保安全、降成本、强经营、促发展主责主线,通过调动发挥每个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在各方面、各领域的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任务攻坚中,充分彰显了党委引领保障作用,让‘党旗红’真正成为矿井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山煤国际经坊煤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矿长李忠杰表示。

  “党建+”赋能生产“安”

  “超前支架无法快速自移、运输路线不畅、安装空间也不够……”前不久,“3-607及3-810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端头支架无法满足超前支护需求”成为阻碍安全生产的一道难题。一个班下来,职工们出力出汗却收效甚微。

  问题困难横亘面前,怎么办?经坊煤业党委的回答是:有了难题,先发动党员;解决困难,党员们先挺在前面!

  该公司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党员干部、技术骨干带头研究制定破题方案,通过改造超前支架推移座将其与转载机进行连接、临时拆除运输顺槽350m带式输送机机架等举措,实现了工作面设备同步推移的机械化、自动化作业,不仅替代了45根单体液压支柱,还减少了3名支护工每班2个小时的单体柱维护作业时间,切实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安全系数也大幅提升。

  井下热火朝天开工忙,井上“清淤攻坚战”也已打响。为做好雨季三防工作,安全度汛,装车队带班队干部、党员头顶烈日,带头跳入积存的煤泥、杂物中,彻底疏通煤场沉淀池的“毛细血管”。

  “作为党员,就必须要做到平时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李忠杰认为,就是要通过党员、干部、先进骨干组成的“示范”,带动基层员工,形成“雁阵效应”。

  “党建+”赋能经营“稳”

  经坊煤业机修厂内,伴随着闪动的火花,不时传出电机切割声。几名职工正忙碌着,三根井下已报废的钢材,即将在他们手中重获新生。

  矿上常用的电缆车,买一辆通常要8万元左右。前段时间,看着一些报废的材料,机电副总工程师、党员高飞组织大家一合计,开始“试水”。一番“鼓捣”,还真把电缆车做出来了。“我们做的一辆最多也就2000元。这不,根据井下的‘订单’,已经做出了10个。如果好用,那可真是变废为宝。”高飞欣喜地说。

  成本管控,也要发挥出党组织和党员的主心骨、主力军作用。经坊煤业党委深入贯彻山西焦煤“强经营”发展策略,先后推出“零基预算+精准管控”模式、成立成本小分队等,真正构建起“全员参与、全链协同、全域管控”的经营管理新模式。

  “井下电机数量庞大,仅主运输带式输送机就有12部,而每台主运输带式输送机基本配备2台400千瓦电机。如果里面的轴承坏了、线包烧了,厂家维修一个就得3万多元。现在我们自己修,能省下60%的费用。”机运党支部书记、机电装备部副部长任远介绍,3-607工作面搬家倒面时,他们自修50多节刮板输送机溜槽,省下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节支降耗也列入了党员包保的范畴。“我的小组成员就是我包保对象。除了日常安全作业等,我也常跟大家讲,好好的资源可不能白白浪费掉。现在,大家的节支降耗理念也提升了。”综采一队端尾支护组组长、生产一班党小组组长王晓斌说,“平时不用的废料以前就随意丢弃了,现在大家升井时都会自觉整理好带出去,看能不能再‘回炉’利用。”

  新型产业党支部也积极开展“节支降耗、修旧利废”活动,组织维修组人员对可维修的设备或设施进行重新修整。截至目前,他们累计节约委外维修、材料购置等费用14.94万元。

  “党建+”赋能风气“清”

  吃过早饭,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党群工作部部长王泽栋驻足办公楼前的“企务公开栏”前,浏览“干部红黄榜”。

  “‘红黄榜’是我们矿对基层干部考核的一项机制,每月将考核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干部贴上来,一一公开亮相。”王泽栋介绍,经坊煤业创新推出基层干部考评“双轮驱动”模式,将完善日常监督考评机制与强化教育引导体系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基层干部在对标整改中提升能力。“红黄榜”公示制度就是其中一项,将考核结果公开“晾晒”,加分、扣分项都写得明明白白,从而有力促进了干部作风的转变。

  为确保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经坊煤业以大监督管理体系为核心,打造了“监督闭环”管理机制。针对月度考核排名靠后的干部,启动“一对一”谈话提升机制。同时,将考核数据作为“体检单”,精准制定整改措施并全程跟踪督导,推动后进干部完成“蜕变升级”。据了解,经坊煤业已将此作为考验年轻干部、锻炼干部成长的参考依据。(工人日报客户端通讯员张燕记者李彦斌)

  [编辑:杨冉冉]

  举报/反馈

上一篇:
冰格杯+Plus门店,绝味食品率先开启卤味场景新赛道
下一篇:
京东入主促销3日 佳宝生意飙逾2倍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