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京能集团绿色能源点亮边疆
发布时间:2025-08-20

  京能清洁能源北塔山风电场。  ■企业/供图  8月12日,北京与新疆经济合作洽谈活动在乌鲁木齐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两地共26个项目签约,涉及金额110亿元。作为首都国企,京能集团以清洁能源开发为纽带,深耕新疆多年。依托旗下京能清洁能源与京能国际两大平台,在这片广袤土地上构建起多元协同的新能源产业矩阵,为边疆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更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优先理念,助力新疆打造我国重要的绿色能源战略基地。  首个项目既成“追光先锋”  京能集团依托新疆“九大风区”与“四大太阳能资源带”的先天优势,在新能源领域持续发力,形成了覆盖光伏、风电、储能的全链条产业布局。  京能清洁能源自2012年布局首个新能源项目以来,已在兵团六师区域建成多个标杆工程。作为京能集团在新疆投运的首个光伏智能电站,五家渠光伏电站既是兵团第六师清洁能源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全疆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其采用的斜单轴布局技术,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的“追光先锋”,依靠精密电机驱动组件精准追日。  依托智能监控与精益管理体系,电站实现高效稳定运行。每年可产出近1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相当于节约标准煤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8万吨,其环保效益堪比种植55万棵参天大树。通过27.8公里的专属输电线路,这些绿色电能以约1元/千瓦时的价格源源不断地输入电网,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作为京能集团在新疆建设的首个风光互补电场,北塔山电站标志着集团在疆风电产业的新突破。其中,风电场占地51.15亩,采用66台明阳1.5兆瓦型风机,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光伏电站占地2260亩,装设20.4万块光伏板,年发电量约8000万千瓦时。  创新驱动效能提升  京能国际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在昌吉、北塔山等区域打造了一批兼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标杆项目。  昌吉200兆瓦光伏电站于2020年8月开工建设,仅用4个月便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创造了新疆光伏建设的“京能速度”。“光伏的‘灵魂’就在转换率上。”项目总工程师巫辅君介绍,“我们采用规格405/410瓦的单晶硅双面双玻太阳能光伏组件,并采用34度倾角固定式安装,使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2.5%,容配比优化至1.1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将每一缕阳光转化为清洁电能,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万吨,相当于植树163万棵。”  技术创新是项目高效运营的核心密码,昌吉光伏电站团队深耕精益管理,通过设备隐患排查、通讯系统升级、防火工艺优化等举措,斩获多项QC成果与技术创新奖项,获评“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员工张勃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马小辉在全国技能竞赛中的优异表现,更彰显了基层团队的创新活力。  北塔山50兆瓦风电场凭借2700小时的年均利用小时数持续领跑北疆风电市场,不仅实现年均发电量1.37亿度,更对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93万吨。场内布设25台2.0兆瓦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配套50000千伏安主变压器,经110千伏线路接入220千伏北塔山西汇集站后并入电网。依托出色的“捕风”效能,电站年均利用小时数达2700小时,远超区域风电场平均水平,年可产出清洁电力约1.37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4.38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1.93万吨。  京能国际北塔山风电场创新成果获得京能国际公司及行业多项奖项。在安全管理上,曾获评2023年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2024年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与安全生产协会安全文化星级示范企业称号。  援疆工程结硕果  从光伏板精准的“智慧之眼”到风机转动着的“捕风之手”,每一束光化为电流,每一缕风成为动能,戈壁荒滩正蜕变为生机盎然的绿色引擎。  据悉,京能清洁能源两大项目不仅为当地贡献了可观的税收收入,更创造了110余个就业岗位,让农牧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2023年并购的光晟霍城光伏电站,经设备技改与运维优化后,发电效率显著提升,成功跻身中电联2024年5A级电站行列,成为行业精细化管理的典范。  在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上,京能清洁能源持续扩容。2024年获批的五师83团50万千瓦、托克逊20万千瓦光伏项目,总容量达70万千瓦。2025年4月开工的托克逊项目配套2万千瓦/4万千瓦时储能系统,在吐鲁番“火洲”的高温环境下,建设者们战酷暑、抢进度,力争将其打造为集发电、储能于一体的复合型示范工程,为区域新能源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上一篇:
从退市边缘到股价飙升 新氧凭什么实现逆转?
下一篇:
智能客流调控系统等供应链交通领域新产品将在服贸会首发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