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宝鸡市渭滨区深耕“三个年”主战场 唱响“三重奏”主旋律
发布时间:2025-08-20

  图片宝鸡日报2025年8月19日第08版图片  图片工人加紧作业,确保汛期来临前完成工程建设。  图片在麦克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进行传感器超精度焊接。  图片市民在姜谭路街道宝管社区政务服务驿站办理业务图片宝鸡市渭滨幼儿园建成投用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渭滨大地,西部传感器产业园的生产线高速运转,宝石管业的深海复合管在千米海底助力勘探;在政务服务驿站里,帮办人员为企业、群众高效办结业务;高家镇的油桃通过驻村帮扶走出国门,八鱼镇的葡萄基地正忙着对接新客商……从车间到田间、从园区到社区,渭滨区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  今年以来,渭滨区持续深耕深化“三个年”活动主战场,唱响项目建设推进、营商环境突破、作风能力提升“三重奏”主旋律,聚力打好“八场硬仗”和“五优”城区升级版攻坚战,全区上下干字当头、争先进位,交出亮眼成绩单:渭滨区获评“2025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区”,宝鸡石鼓文化城旅游休闲街区跻身“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三点融合推动政务服务‘就近办’”入选陕西省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一幅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重点项目筑牢发展“压舱石”  高质量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渭滨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精会神谋项目、心无旁骛抓项目,续建项目持续加力、新建项目快速推进,营造了干字当头、你追我赶、比拼争先的浓厚氛围。  7月的西部传感器产业基地,麦克传感流量计扩产项目建设正酣。工人们穿梭在车间内,抓紧调试设备,为试生产做最后冲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顶尖的流量计检测与生产基地,可年产电磁流量计6万支、变送器30万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形成集聚效应。”企业项目负责人赵文的话语中充满期待。  这一项目的快速推进,是渭滨区深耕产业集群、实施工业提质“6422”战略的生动注脚。目前,总投资82亿元的15个传感器项目全部开工,56个工业技改项目全速推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项目建设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在新建路中学旁的全民健身运动公园里,学生们在标准化田径场奔跑,老人在门球场切磋技艺,这座投资960万元的民生工程通过错时开放,既解决了周边3所学校运动场不足的难题,又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持续畅通。全长101公里的南山美丽乡村休闲带,串联起八鱼镇葡萄庄园、高家镇油桃园等20余个特色村落与农业园区,其中石鼓段20.6公里已全线贯通,为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铺就快车道。“这条路不仅是景观路,更是产业路、致富路、幸福路,有力推动了沿线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石鼓镇党委书记赵海波高兴地说。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今年以来,渭滨区以医疗教育、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等领域为切入点,谋划实施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项目:全市目前规模最大的公办幼儿园——宝鸡市渭滨幼儿园建成投用;姜炎路等3条瓶颈路先后完成改造贯通;石坝河街道和八音街桥等桥梁灾后重建项目主体陆续完工;龙山片区品质提升“五大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区中医医院综合楼改扩建项目也在加速推进,预计2026年6月投用后,将大幅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一个个民生项目的落地,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数据见证发展速度:截至2025年6月底,渭滨区161个新建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100%,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分别达到78.2%、79.79%。项目建设的“加速度”正转化为“强动能”,撑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营商环境激活市场“新动能”  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更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区上在持续擦亮“‘渭’您服务”品牌的基础上,创新探索“三点融合”新模式,让发展环境更优、企业群众办事更方便,成为激发市场新动能的“强磁场”。  “以前,办营业执照需要跑到政务大厅,至少得花费半天时间,现在好了,下楼就能办!”在人民商场政务服务驿站,商户张亚兰通过自助终端,用手机扫码,不到几分钟就完成了业务办理,省时省力的体验让她赞不绝口。目前,渭滨区创新“园区+商圈+社区”三点融合政务服务模式,将105项高频业务事项延伸至群众“家门口”。  服务不止于就近,更在于贴心。为企业纾困解难,区上打出“组合拳”。得知陕西宝成航空仪表公司需拓展经营范围,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开辟“绿色通道”,组建专班上门指导,全程跟踪帮办,3个工作日顺利完成审批登记。“今年上半年,我们常态化开展进企业、进项目、进园区‘三进’活动,提供周末延时服务40期,帮办代办500余件,提供证照到期提醒47次,用真心换取企业与群众的满意。”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房小龙介绍。  今年以来,渭滨区在商贸振兴上持续用情用力。针对商业实体经济发展的痛点,区上成立工作专班,下沉一线调查研究、宣讲政策、听取建议、解决问题。用心服务、精准帮扶换来的是累累硕果:姜谭综合市场建成试营业,招引各类业态35家;无人销售驿站首批31个建成投用;京东电器焕新升级、全新开业;天猫电器宝鸡首店太白路店盛大开业、老实人超市太白路店进驻装修,宏运悦生活清姜店签约落地。上半年,占全市三分之一强的商贸市场稳定保持了两位数增长。消费活力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全区上半年举办“文旅商社火游演”“踏青赏春促消费”等35场活动,吸引客流25万人次,带动消费3.8亿元;以旧换新政策更让市民尝到甜头,累计核销补贴4376.8万元,撬动消费增长2.73亿元,用多元举措点燃市场热情。从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烟火气,到智慧楼宇里的忙碌身影,渭滨区正以服务“软环境”孕育更多的发展“硬实力”。作风建设锻造干事“硬脊梁”  加强党的作风能力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才能持续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渭滨区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组织新提拔科级领导干部、年轻干部、关键岗位干部153人,分三个批次赴革命圣地延安,采取理论授课、实地讲解、分组研讨等方式,开展“延安精神再教育”培训,固根守魂、强能补钙,不断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过硬作风。如今,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党员干部始终干在实处、冲锋在前。  第3期学员张天琪表示:“为期一周的延安之行,参观革命旧址、聆听革命故事、开展交流研讨等,让我对这片红色土地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乡镇干部就是要扎下根,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今后,我将传承优良作风,奋发有为工作,争当服务群众、助力‘三农’的排头兵!”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以优良党风引领社会民风的战略之举、务实之策。区上先后举办为期五天的全区领导干部学习教育读书班,开展“走在前、作示范”交流研讨;到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等教学点位,开展“沿着总书记的足迹看变化悟思想”研学实践;组建宣讲团进机关、进镇(街),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集中宣讲月活动,累计举办读书班86期,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讲党课等1203场次。  作风硬不硬,关键看执行;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渭滨区委、区政府始终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成风化人。区上坚持抓好问题查摆,全面梳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抓好整改整治,制定详细具体的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累计解决1405个实际问题。  在学中知敬畏、在查中找差距、在改中见真章,才能真正把学习教育抓紧抓好、抓出实效。面对问题,渭滨区立行立改、核实办理,用“马上就办”的效率展现工作作风,用“动真碰硬”的态度彰显责任担当。“干部就要干字当头,这是本分!”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建军的话,道出了干部的担当精神。  风好正是扬帆时,千帆竞发勇者先。渭滨区正以项目建设的“热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以营商环境的“温度”深入践行服务宗旨,以干部作风的“硬度”不断提升工作质效,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用实干实绩书写新时代的“渭滨答卷”。(作者:郭飞杨萌芽朱皓璠)

上一篇:
与字节跳动合作AI芯片?芯原股份回应
下一篇:
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 李邑飞沈晓明张雨浦毛伟明张智刚庞骁刚共同启动投产送电装置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