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从北京到雄安,他从“探路者”成为“织网人”
发布时间:2025-08-20

  推开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咪咕咖啡店的门,咖啡香扑面而来。对于中国移动驻雄安新区办公室党政工作组组长郑阳来说,这里已经成了他的“办公室”。“咖啡厅的环境开放、轻松,是个交流碰撞思想的好地方,我经常约客户、合作伙伴过来沟通工作。”郑阳说。  2018年9月,郑阳响应号召,从北京来到雄安新区。彼时,中国移动驻雄安新区办公室刚成立不久。“推动中国移动发展战略与雄安新区建设‘双向奔赴’,是我们的核心使命。”时隔七年,郑阳已经从“探路者”成长为“织网人”,一路见证了雄安新区的建设发展。  39211755569478_.pic_hd_副本  郑阳。中国移动供图  破壁:疏通体制“堵点”  服务一个国家级新区的规划建设,是全新的课题。最大的挑战在内部,条块分割、流程冗长如何破旧立新?  郑阳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主导构建起一套高效的“雄安引擎”:建立“支持性项目支撑机制”确保资源精准投放,力推“短流程决策绿色通道”为项目审批提速,首创“专家派驻绿色通道”引智直达一线。他制定的中国移动派驻雄安新区专家人才工作方案,已实现8家专业机构的19名专家投身雄安建设发展。  此外,郑阳还牵头制定了“四个统一”协同方案,清晰勾勒出集团总部“管”、省公司“战”、专业公司“建”的权责边界与协作路径,这套组合拳打通了内部经脉,集团总部8个部门与河北公司、雄研院等20余家单位紧密联动,累计攻克45项重点任务,超半数实现与总部高效直联。  深耕:践行服务初心  “服务”是郑阳心中最重的砝码。  七年来,郑阳累计响应协调雄安新区正式需求50余次,组织精锐团队深度参与5个规划工作营,推动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成为地方规范;组织集团专家为400余名新区干部授业5G技术,支撑服贸会、空天大会等品牌活动,助力公司获“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发展”先进集体表彰。  他发挥驻地桥梁作用,支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召开10余次会议破解省专单位间协作梗阻,打通“战略投入申请流程”疏通“有政策、无路径”的堵点,有力支撑了省专公司在雄安的业务拓展与协同作战。  播种:培育创新“标杆”  中国移动创新力量在雄安落地生根,也离不开郑阳的推动。他深度参与孵化中移雄研院,见证其从零起步发展为超400人的智能城市“主力军”。  牵头支撑中标雄安智慧教育云平台,打破该领域空白;支持打造雄安集团城发公司400客服平台,树立雄安新区首个客服示范标杆;与人民网、河北建投共建雄安AI科技大厦,落地人工智能场景;与工商银行联合打造数字人民币创新生态平台和实验室……郑阳和团队同事们的身影还活跃于城市物联网、数字道路乃至空天信息、数据要素、量子科技等前沿产业布局。  七年,300余次京雄往返,10余万字材料,8家移动系公司扎根,近千名员工奋斗于此……这些数字背后,是郑阳作为“织网人”的坚实足迹。  “雄安是干事创业的热土,我们是有幸一路参与的建设者。”站在建成投用的中国移动(雄安)智慧城市科创中心大楼前,郑阳目光笃定。(李雪晴、魏曾凡响)

上一篇:
业绩重回增长,万物云“第二曲线”初成
下一篇:
百度CEO:百度云业务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7%,达65亿元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