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追“智”逐“绿” 2025年铝工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8-20

  

  为贯彻落实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领铝行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8月19日,2025年铝工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论坛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主办,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特邀协办,得到了甘肃省金属学会、有色金属行业数字化转型推进中心、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大学、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铝国际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经纬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智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支持,来自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以及铝产业链企业的领导和专家近200名代表参会。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铝业分会副理事长,酒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文义博出席并为论坛致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铝业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德峰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范顺科致辞  范顺科认为,近年来,中国铝工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之大者”,以提升资源保障、突破绿色低碳智能技术、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持续筑牢现代化产业体系根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产量与消费稳步增长;行业盈利水平良好;技术装备水平位居全球前列;绿色低碳成效显著;铝材和铝制品出口再创历史新高。对铝工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范顺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进一步深化认识,凝聚共识——绿色化、智能化是铝工业转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战略抉择。铝工业作为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之一,面对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碳关税等国际规则以及社会对清洁生产的普遍期待,绿色化已不是“选择题”,而是关乎行业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必答题”。铝工业作为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具有资源能源密集、过程机理复杂、生产连续性强等特点,智能化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资源利用率,是推进铝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是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推进铝工业绿色化、智能化走深走实。铝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产学研用联动,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绿色化主要强调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产业链的高效节能,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颠覆性的低碳/零碳铝冶炼工艺,再生铝的保级提级利用,赤泥、大修渣等污染物处置与利用等技术的攻关与应用;智能化主要聚焦精准、稳定的在线检测,数字孪生电解槽、氧化铝六大工序的智能管控系统,适应复杂空间和恶劣环境的智能装备等技术攻关与应用。  三是协同创新,共创未来——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新生态。铝企业要勇担主体责任,特别是龙头企业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建设标杆和示范性项目,走在前、做表率;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科研院所与高校要主动作为、自主创新,为铝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政府部门争取政策指引和资金支持,搭建更多优质平台,积极推广行业内先进经验与最佳实践,进一步提升铝工业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铝业分会副理事长,酒钢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文义博致辞  文义博介绍,酒钢始终将绿色化、智能化作为铝产业升级的“双引擎”,以绿电铝引领低碳转型,建成60万吨绿电铝短流程产线,实现风光储直供;以数智化赋能生产提效,改造提升电解槽效率,阳极效应系数达国际先进;以再生铝构建循环体系,年处置再生铝3.5万吨、年产高端铝合金11万吨。  他表示,面向“十五五”开局,酒钢集团将着力共筑产业协同发展新生态,一是全力推进嘉陇两地光伏配套覆盖工作,2026年实现清洁能源占比超30%,同步探索氢能、储能技术在铝冶炼中的应用;二是让“中国铝”支撑“中国智造”,拓高端应用新蓝海,联合科研院所攻关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用铝等技术;三是推动赤泥综合利用、固废循环技术产业化,以实际行动践行“双碳”承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铝业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德峰主持论坛开幕式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副主任、铝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邓洁主持报告环节  论坛邀请了7位行业专家,聚焦铝工业“绿色化”和“智能化”,进行形势分析、政策解读、技术研判、案例分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轻金属部副主任、铝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邓洁主持报告环节。    北京安泰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熊慧作报告  熊慧提出,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全球电解铝碳足迹逐年下降,这离不开中国电解铝产业的突出贡献。中国电解铝产量已占全球近60%,近年来,我国政府针对降碳制定并实施一系列举措,从政策和市场角度,引导企业绿色转型,企业在提升清洁能源占比、降低单位能耗、减少单位原辅料消耗等方面不断下功夫,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甘肃东兴铝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积鹏作报告  李积鹏介绍了酒钢近年来绿色低碳发展的实践经验。2021年,红柳泉光伏和白水泉风电项目正式启动,将于2025年底并网运行,届时新能源年发电量将达到64亿千瓦时。未来,铝产业作为酒钢核心产业之一,将按照集团构建的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加速向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张红亮作报告  张红亮介绍了铝电解工艺、模型及数智技术研究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电解槽优化及石墨化阳极使用建议。他指出,中国的吨铝综合能耗从1995年超过16500千瓦时,到目前年低于13500千瓦时,电解铝技术从跟跑到领跑,从落后到遥遥领先,而未来要想进一步突破,必然离不开工艺与数智化控制的结合。    中铝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马恩杰作报告  马恩杰分析了铝冶炼数智化转型关键技术、实施路径与行业挑战。他指出,数智化的目的是要真好用、真减人,铝冶炼智能化转型任重道远,不仅需要设计、研发、应用紧密结合,也需装备、检测、模型、IT不同领域的技术融合。    中色科技科研创新中心总经理马书志作报告  马书志从铝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数智化转型的破局之道。针对加工业产品品种多、订单批量小、生产工艺路径多、产品精度要求高、生产运行速度快、物流调度频繁等特有问题,铝加工企业不仅需要共性地建构数字化基础,还需定制个性化数字解决方案。    郑州经纬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旭东作报告  王旭东分享了阳极组装的数智化方案、阳极预热技术和富余电解质转氟化铝技术,以技术突破解决电解铝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多项难题。    中科智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马永健作报告  马永健对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的《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进行了详细的政策分析,比较分析了“高压交流接入”和“低压直流接入”并分享了直流微电网案例。      论坛期间,与会领导嘉宾专程前往酒钢集团,实地参观考察了企业展览馆、东兴铝业电解铝生产线、东兴嘉宇公司冷轧生产线,深入了解酒钢的产业布局、技术创新与发展成果。酒钢集团作为新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之一,经过六十多年的持续发展与转型升级,已从单一钢铁生产企业成功发展为跨行业、多元化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业务涵盖钢铁制造、有色金属、电力能源、现代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资源协同、循环发展的产业新格局。此次考察深化了与会嘉宾对酒钢集团整体实力与创新能力的认识,也为进一步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丨雷语恬  审校丨张博

上一篇:
好机遇!中国中车所属公司社会招聘
下一篇:
港交所消息:8月15日,摩根士丹利持有的顺丰控股H股多头头寸从5.59%降至4.03%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