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酒类市场集体转向,华致酒行凭何让行业“相信品牌的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20

  酒类流通行业,价值的天平正在剧烈倾斜,行业“淘汰赛”已经进入深水区。

  与此同时,华致酒行坚定喊出“相信品牌的力量”。这股力量,究竟是什么?在行业震荡中,它又凭什么让人信服?

  是真的定力:一套精密的信任工程

  高端白酒消费市场中,“正品焦虑”始终是悬在消费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挤压式竞争的大环境下,品牌影响力对销售达成的影响变得更明显,而这恰恰是华致的长板。

  坚持源头直采,确保每一瓶酒都来自正规渠道;

  独创三级鉴真,通过多环节、多层次的专业鉴定,为产品真伪提供多重保障;

  推行一瓶一码,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追溯;

  严格遵循“323 新规”,进一步规范供应链各环节的操作;

  独创封箱标、条码追踪,把“防替换”做到了肉眼可见......

  这套体系像一张密网,把新品开发、采购、仓储、配送、销售全环节都网在其中。

  对酒厂来说,这是“质量防火墙”,对消费者来说,这是“信任定心丸”。华致用20年持续投入,把信任变成了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成为其穿越行业周期的定海神针。

  是变的魄力:从“赚资产钱”到“赚能力钱”

  曾经,酒类流通商通过“囤货-分发-套现”的运作快速扩张。但随着白酒周期下行,这种模式已难以为继,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库存高企。

  华致的“变”,就从甩掉这块巨石开始。

  从2022-2024年34.29亿元、33.55亿元、32.59亿元库存,再到2025年半年报中的28.22亿元(环比下降13.39%),这组数据的背后,是从“赚资产涨价的钱”到“赚服务价值的钱”的转向。

  怎么赚服务的钱?答案藏在两个词里:“精准”和“多元”。

  与酒企深度合作开发定制酒,是精准——抓住消费者对“专属感”的需求,把标准化产品变成个性化解决方案;

  多元门店、保真鉴定、年轻化产品......是多元——把“卖酒”延伸为“卖专业解决方案”,让“老品牌”也能踩准新潮流。

  是进的动力:用新零3+,破解“最后一公里”困局

  今年京东、淘宝、美团掐架,让即时零售成了酒水的“必争之地”,连顶流茅台,都开始加码。但即时零售赛道也藏着一个悖论:规模在涨,利润在降。2025年,酒水即时零售规模突破360亿,但低价产品占比高,平台抽成和配送成本重制约下,不少玩家陷入“赔钱赚吆喝”困境。

  问题出在哪?不是速度不够快,而是场景没吃透。

  即时零售的核心是解决流通效率问题,但它终究触碰不到供需失衡的本质。华致的“进”,就在于用“3+”模式打破了这种困局。

  “华致酒行+华致名酒库+华致优选”的线下+线上、店内+店外、产品+服务“3+”模式,构建一个全场景、全渠道的酒类零售生态体系。

  华致酒行聚焦“名酒+餐饮+文娱”社交场景,服务商务宴请与团购需求,打造品牌形象高点;

  华致名酒库深耕区域零售,通过本地化选品覆盖大众消费,稳住市场基本盘;

  华致优选则以轻资产模式改造传统烟酒店,精准承接即时用酒、年轻用酒需求,扩大用户基数。

  这套组合拳的背后,是“天罗地网”的协同:线上整合APP、小程序及第三方平台流量,织密获客矩阵;线下2000+门店,做实消费体验、做好“最快15分钟达”承诺,形成“人、货、场”高效匹配。

  市场反馈已初步验证模式有效性:上半年拓新200余家新店;华致优选长沙试点,单价千元以上的五粮液有客户一点就是十瓶;多店茅台五粮液日均销售额5000+元......

  “品牌的力量”——不是喊出来的口号,而是做出来的价值。

  当行业还在纠结“卖什么”时,华致已经想清楚“凭什么卖”,用“稳”守住“真”根基;用“变”打开新空间;用“进”在行业风浪里潮前。

  这可能也是当下艰难市场中,投资者们对华致酒行依旧抱有无限期待和关注的根本原因……

  毕竟趋势来了的时候,站在里面的人,才能飞得更高。

上一篇:
穿越至暗时刻,飞荣达是如何爬出业绩深坑的?
下一篇:
巅峰规模超38亿!这家省级AMC拟解散10亿级子公司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