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让机器人“能听会懂” 绵阳揭开AI产业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20

  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20日电(王泽宇尹秦)8月19日,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内,一台背着“小书包”的银灰色人形机器人被围观。  “用四川话讲‘今天天气如何’行不行?”听到提问后,机器人头部微微转动:“绵阳今天晴转多云,32度,出门要防晒。”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中,机器人不仅清晰捕捉指令,略带俏皮的回应间,更带着自然的思考停顿与情感温度。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正式发布。游仙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正是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最新成果的生动展现。“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背包’机器人,实现了从‘能听’到‘会懂’。其中,头部搭载视听融合的两麦多模态阵列,让机器人‘耳聪目明’。背后的‘小书包’是全链路交互背包,即决策大脑,使其‘善解人意’。”科大讯飞超脑平台咨询经理高杰的介绍,道出了人工智能从工具向伙伴的进化逻辑。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核心是提供多模态感知交互与大模型大脑的AI服务,通过软硬件一体集成,快速打造能听会说、能理解会行动的智能机器人。”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总经理刘可为介绍,目前,平台已服务500余家机器人企业,链接1.5万名开发者,在工业、服务、特种及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广泛应用。  当机器人逐步跨越运动能力门槛,实现与人自然交流的这种进化,也正催生新的产业生态。  在当日举行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推介暨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发布会上,游仙区作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推介,并与部分高校、院所、企业代表签署了产业生态合作投资协议和产学研及支撑平台合作协议,签约项目12个,总金额达35亿元。  其中,百度网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落地尤为引人注目。“我们将在游仙构建集数据标注、算力支持、大模型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预计下月启动。”百度智能云中国区副总经理赵小卓的话语里,透着对绵阳数字经济的信心。  数据标注基地解决“数据粮食”问题,国产化GPU芯片提供“算力底座”,千帆大模型平台架起“转化桥梁”,人才实训基地培育“创新种子”,百度的“四步棋”,正是绵阳数字经济产业链补链强链的缩影。  截至目前,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首期1.1万平方米已吸引科大讯飞、天数智芯、百度网讯等21家企业入驻,华为、浪潮等14家头部企业进驻品类演示验证中心,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数据库等前沿领域的“生力军”正加速集结。  “下一步,我们将培育‘超脑+’生态圈,推动‘讯飞超脑’技术平台与本地科研院所融合,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突破多模态交互技术,让机器人‘更聪明、更懂你’,成为工业转型的‘智能工匠’。”游仙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邹锐说道,这片数字经济“试验田”正以清晰的路径图加速成长。  力争到2027年,突破工业基础软件、芯片设计等20项核心技术;引进20个领军型AI人才团队,培育5家独角兽企业,将产业园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全国样板。  目标的背后,是“生态为王”的发展思路。而此次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的落地,正是这一思路的生动实践。  “中心聚焦核心技术研发、产品市场拓展、产业生态构建三大方向,填补机器人‘大脑’研发的产业链短板。”科大讯飞四川公司总经理祝伟杰表示,“绵阳有扎实的科研基础,我们有AI技术优势,应用分中心在绵阳落地是相互补位、强强联合。接下来,将加强与其他企业合作,进一步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完)

上一篇:
企业丨桂林格莱斯科技有限公司(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一篇:
英伟达知道错了?太晚了!美前商务部长:美国对华芯片战略已失败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