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打造“新质生产力”全国样板 绵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加速成长
发布时间:2025-08-20

  本网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充分展示科大讯飞AI协同创新中心与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与绵阳市的合作成果,提升项目的影响力与知名度,8月19日,绵阳市举行了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推介暨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应用分中心发布会,发布会通过专家主题演讲、平台建设发布、本地企业分享等环节,加强了行业交流与合作,吸引了相关企业和人才关注绵阳机器人与AIUI智能硬件产业,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战略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    “用四川话讲‘今天天气如何’行不行?”听到提问后,机器人头部微微转动:“绵阳今天晴转多云,32度,出门要防晒哟。”当日,记者在产业园区现场看到,一台背着“小书包”的银灰色人形机器人被围观。在略显嘈杂的环境中,机器人不仅清晰捕捉指令,略带俏皮的回应间,更带着自然的思考停顿与情感温度。    “这是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最新成果的生动展现。”科大讯飞超脑平台咨询经理高杰告诉记者:“搭载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语音背包’机器人,实现了从‘能听’到‘会懂’。其中,头部搭载视听融合的两麦多模态阵列,让机器人‘耳聪目明’;背后的‘小书包’是全链路交互背包,即决策大脑,使其‘善解人意’。道出了人工智能从工具向伙伴的进化逻辑。”  “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核心是提供多模态感知交互与大模型大脑的AI服务,通过软硬件一体集成,快速打造能听会说、能理解会行动的智能机器人。”科大讯飞机器人超脑平台总经理刘可为介绍,目前,平台已服务500余家机器人企业,链接1.5万名开发者,在工业、服务、特种及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广泛应用。    发布会上,游仙区作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推介,并与部分高校、院所、企业代表签署了产业生态合作投资协议和产学研及支撑平台合作协议,签约项目12个,总金额达35亿元。其中,百度网讯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的落地尤为引人注目。“我们将在游仙构建集数据标注、算力支持、大模型转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产学研平台,预计下月启动。”百度智能云中国区副总经理赵小卓的话语里,透着对绵阳数字经济土壤的信心。  数据标注基地解决“数据粮食”问题,国产化GPU芯片提供“算力底座”,千帆大模型平台架起“转化桥梁”,人才实训基地培育“创新种子”——百度的“四步棋”,正是绵阳数字经济产业链补链强链的缩影。截至目前,中国(绵阳)科技城数字经济产业园首期1.1万平方米已吸引科大讯飞、天数智芯、百度网讯等21家企业入驻,华为、浪潮等14家头部企业进驻品类演示验证中心,人工智能、芯片设计、数据库等前沿领域的“生力军”正加速集结。    游仙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邹锐说,游仙这片数字经济“试验田”正以清晰的路径图加速成长,下一步,我们将培育‘超脑+’生态圈,推动‘讯飞超脑’技术平台与本地科研院所融合,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突破多模态交互技术,让机器人‘更聪明、更懂你’,成为工业转型的‘智能工匠’。力争到2027年,突破工业基础软件、芯片设计等20项核心技术;引进20个领军型AI人才团队,培育5家独角兽企业,将产业园打造成“新质生产力”的全国样板。”(王泽宇尹秦张定兵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蒋良明游仙区委宣传部供图)  [责任编辑:苏琬婷]

上一篇:
这场发布会,带你解码汽车大省山东的“新”征途
下一篇:
大行科工:以“快车道”技术破局,开启绿色出行新征程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