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两个北航学霸,干出460亿电动车王国
发布时间:2025-08-20

  在中国科技创业者中,有这样两位北航学霸:一个痴迷机器人技术,一个擅长商业运营。  他们从地下室起步,用二十年时间打造出一个横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智能两轮电动车和机器人的460亿市值的智造王国。  他们就是九号公司的创始人高禄峰与王野。  从收购全球平衡车鼻祖Segway,到让智能电动两轮车走进千万家庭;从被质疑是"小米代工厂",到成为全球短途出行领域的冠军——九号公司的创业故事,堪称中国智造崛起的经典样本。  地下室里的机器人梦  2005年的北京天通苑,一套租来的地下室里,几个年轻人正围着一堆金属零件忙碌。  为首的是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瘦高个,他叫王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硕士研究生。此刻,他正带领团队赶制一批警用排爆机器人——这是他们接到的第一个商业订单,价值七八十万元。  "当时纯粹是为了完成订单,根本没想过创业。"多年后,已是九号公司CEO的王野回忆道。  这位1980年出生的重庆人,本科时因参加科技竞赛获得一等奖被保送研究生,专攻《拆弹部队》中那种危险品处置的机器人。  研三时,王野的研究成果被警用设备经销商看中,直接下了订单。与导师商量后,王野注册成立了博创兴盛机器人公司,在30平方米的地下室里开启了创业之路。  "孵化器我们租不起,每月一两千的房租太高了。"王野回忆说。团队每天工作12-15小时,他每月只拿2000元工资,放弃了联想和IBM研究院上万月薪的机会。  靠着这股拼劲,公司第一年就完成两个大订单,销售额达400万元;第二年增长到800万。但到2009年,警用机器人市场触及天花板,年增长率仅10%,王野开始寻找起新方向。  与此同时,他的北航学长高禄峰正在互联网领域摸爬滚打。这位辽宁籍的飞行器制造专业毕业生,先后就职于多家科技与传媒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两人在大学时期就因共同爱好结识,曾一起建网站、做智能玩具项目,卖出2000多台后因运营问题无疾而终  2009年,王野主动联系了高禄峰。一次长谈后,两人达成共识:进军平衡车市场。  彼时,平衡车鼻祖Segway已问世8年,但售价高达六七千美元(中国卖到9万元),如同"监听级音箱卖给普通人",市场始终未能打开。王野敏锐地意识到:"我想做一个大家都买得起的产品。"  2010年底,王野从公司盈利中拿出两三百万元,在天通苑租下更大的民宅,开始二次创业。他花半年做出原型机,又花一年完成了产品化。  到2011年底资金快耗尽时,刚卖掉团购网站的高禄峰加入,为项目带来第一笔天使投资。2012年4月,两人正式成立鼎力联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九号公司前身),专注于智能平衡车研发。  "蛇吞象"震惊业界  公司成立仅两年,这对搭档就干了一件震动商界的大事——收购平衡车鼻祖Segway。  2014年,九号公司完成80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小米、红杉资本、顺为资本和华山资本。手握重金的高禄峰和王野,将目光投向了这家拥有15年历史的美国公司。  当时Segway年营收仅4000万美元,且连年亏损,但其持有的300多项核心专利对九号全球化至关重要。  "很多人觉得不可能,但我们态度非常坚决。"高禄峰回忆道。在小米雷军、红杉沈南鹏等投资人支持下,谈判历时半年多。  2015年3月31日,九号宣布全资收购Segway,交易于4月1日完成。当高禄峰向团队宣布这个消息时,大家还以为是个愚人节玩笑。  这次"蛇吞象"让九号一跃成为全球平衡车龙头,获得700多项全球专利,产品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  更重要的是,Segway帮助九号打开了欧美市场,而九号则让Segway产品价格更亲民,实现"1+1>2"的效果。到2016年,九号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在某些欧洲国家的市占率超过了90%。  收购完成后,九号加速产品迭代。在小米生态链支持下,团队将原计划售价2999元的平衡车压缩到1999元。他们优化生产工艺,引入自动化MES系统,使产线设计产能翻两番,制造费用降至原来的40%。  2015年10月,小米九号平衡车发布,简洁灵动的设计赢得市场青睐,首周京东预约量就达3万多台。  技术出身的王野对产品近乎偏执。  为研发九号平衡车,团队曾用一年时间攻克电机难题——去掉高成本的旋转编码器,开发全新控制算法,最终将控制电路的元件减少1/3,可靠性反而得到提升。  而电池组经过180天开发,能通过过充、过放、穿刺、跌落等严苛测试,安全标准超越国标。车身则采用苹果iPhone同款的Sabic LEXAN树脂塑料,虽然成本是国产料的数倍,但王野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价格虽低,必不敢减物力。"  到2017年,九号已拥有1890多项专利,参与制定两项电动平衡车国家标准。公司也从8人团队发展为员工超千人的行业巨头,产品线则从平衡车扩展到电动滑板车,用3年时间做到了全球第一。  智能电动车逆袭红海  2019年,当九号宣布进军电动两轮车市场时,几乎没人看好。  彼时雅迪年销量1380万辆,爱玛856万辆,两者合计占据中国市场的53%。这个被认为"格局已定"的红海市场,新玩家生存空间极其有限。  但高禄峰和王野看到了不一样的机会。  "我们发现行业游戏规则是3个月堆砌出一款电动车,而我们要用3年时间颠覆这个逻辑。"王野谈到。  因此团队买来特斯拉汽车,让工程师轮流体验驾驶感,最终在电动车中植入了RideyGo!(即停即走系统)、NinebotAirlock(感应解锁技术)等智能功能——用户无需钥匙就能解锁,下车时转身即走自动锁车,体验堪比智能汽车。  这种"用边缘创新打到中间去"的策略,让九号在2020年脱离小米生态后仍实现爆发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其电动两轮车销售额超过68.2亿元,占据总营收的58%,同比增速达到101.6%。到2025年7月,九号电动两轮车中国市场累计出货量突破800万台,这距离它正式进入电动两轮车市场,也只有短短6年。  九号的逆袭密码是"高端智能化+年轻化营销"。  其电动车均价2819元,毛利率22%,高于爱玛的17.6%。通过邀请易烊千玺代言、签约LNG电竞俱乐部等营销动作,九号成功俘获了年轻用户。  在产能方面,九号常州工厂目前年产能250万台,利用率达100%。公司正扩建三期厂房,届时预计产能将达500万台;同时,九号还投资15亿元在珠海建设新基地,2026年下半年试产后,年产能又将增加200万台。  在渠道方面,截至2025年2月末,九号国内专卖店超7600家,覆盖1100余个县市,预计2025年底将达9500家。  另外,九号变革了原有的价格体系。此前,其他电动两轮车品牌的经销商拥有一定的售价自主权,而九号明码标价,并将线上线下的货盘打通。  目前,九号约有50%的流量来自线上,以“线上成交,线下履约”的方式完成销售。  "不管大盘如何变化,未来3-5年九号向上的趋势不会变。"高禄峰信心十足。这种底气来自产品力——九号电动车不仅有无钥匙启动、座椅感应、家庭账号共享等智能功能,还具备倾倒报警等安全设计,王野称之为"真智能"。  机器人梦想与全球野心  虽然两轮车业务增长迅猛,但高禄峰和王野的终极梦想始终是机器人。  "从公司英文名Ninebot就能看出我们的机器人情节。"高禄峰说。九号早期核心团队成员多来自北航机器人所,王野更是获得过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冠军。  他们将业务分为"移动人"(平衡车、电动车等)和"移动物"(服务机器人)两大领域,核心技术都是"智慧移动能力"。  2014-2018年,九号投入数亿元研发个人服务机器人,想做"阿童木级别的智能助手",结果5年只卖了不到1万台。  但这次失败却意外催生了割草机器人和配送机器人业务。2024年,九号割草机器人收入达8.61亿元,是上一年的四倍。王野笑称这是"种瓜得豆"。  2020年10月29日,九号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市值一度达到770亿元。与众不同的是,其敲钟仪式由公司的智能机器人完成,开创了上市先例。上市当天,两位创始人还给全体员工发了封信,标题是《没有庆祝,马上战斗!》。  如今,九号已形成七大产品线(智能电动两轮车、电动滑板车、全地形车、电动平衡车、E-bike、割草机器人、配送机器人),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117.42亿元,净利润为12.42亿元。其中,海外市场贡献37.6%的收入。  回顾创业历程,王野总结道:"上一代企业家把中国制造1.0的低成本优势发挥到极致,我们这一代唯一的机会就是用新技术、新产品定义新市场。"高禄峰则强调:"有价值创造的智能才是有意义的智能。"  这对北航学霸用13年时间证明:在看似饱和的市场中,技术创新永远能开辟新蓝海。他们的460亿电动车王国,正是中国智造从跟跑到领跑的最佳注脚。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邱处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上一篇:
(上互动)浦发银行: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已于8月7日披露
下一篇:
房企内部的组织架构正在经历重大调整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