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轮胎账期缩短30天,兑现了吗?
发布时间:2025-08-20

  导读:17家车企的联合承诺缩短账期,两个月后,是否兑现?

  图片

  若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轮胎行业将大幅缩短30天账期——两个月前,17家车企的联合承诺为饱受“拖欠”之苦的零部件行业带来曙光。

  承诺是否兑现?谁能最先获益?这背后又揭示了供应链怎样的权力格局?

  三家落地,更多车企落实中...

  近日,据工信部消息显示,一汽、广汽、赛力斯已率先兑现缩短账期承诺。

  image.png

  公告指出,一汽对2000余家中小企业供应商100%现金支付,不再用“现金+汇票”模式;广汽表示,现金支付比例95%,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保障60天账期落地;赛力斯称,供应商可查订单进度,流程透明,还通过“厂中厂”模式缩短结算周期。

  其余车企(如东风、长安、吉利、理想等)正推进中,新订单已按60天账期执行,但存量订单因合同条款等问题,调整较慢。

  44480c3921521809e620308183ceb9c8.png

  目前,有多家中国轮胎企业与一汽和广汽有业务合作,但暂未有中国胎企配套赛力斯车型。

  汽车厂缩短账期,轮胎业有何利好?

  原配业务一直是轮胎厂最难啃的“硬骨头”,首当其冲的便是货款拖欠问题。现在做配套的轮胎厂,基本都背着上亿的应付款。

  一般来说,车企每月给轮胎厂定下配套计划,后者根据计划送货,这个时候,车企不会挂账更不会付款。只有车企总装线调用轮胎,车企才开始挂账应付。挂账后,合同一般规定90天后付款,但到了付款期轮胎厂还得排队。

  图片

  这是由于车企的资金周转很缓慢,车企销售新车,基本都是先铺货给汽车经销商,经销商售出后再给汽车厂结算回款。轮胎厂收到货款,基本上是半年以后的事了。

  如果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轮胎行业的账期可大幅缩短30天,可别小看这30天的时间,这将给轮胎厂带来极大喘息空间。

  以中国乘用车月销量300万辆为例,每月原配轮胎市场规模约1300万条,若原配轮胎均价300元,就释放了近40亿元的流动资金。

  此前,全行业每年结算160亿元;账期缩短后,每年将结算240亿元,足足多出了80亿元的现金,提升50%。这会显著缓解轮胎企业采购原材料、支付工资、能源费用以及维持日常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压力。

  国产轮胎,提升话语权才是正道

  账期缩短,谁最先享受到这60天的兑现?必然是头部供应商,优先付款给体量大的、供货稳定的、有谈判力的战略供应商。

  就像打工人永远比甲方多等一天工资那样,供应商也一直被当成“信用兜底”的角色——主机厂不想出现金流问题,于是把风险摊给了链条最末端的人。中小企业,说不定连发票都不一定能顺利开出,人家一个流程就能卡20天。

  而恰巧,国产轮胎在整车供应链体系中相对羸弱,用汽车厂的话说,车子装上米其林轮胎可以多卖几万块钱;装上二流牌子轮胎少卖几万块钱。虽然有些夸张,但这也是现实。许多高端新能源汽车不用国产轮胎,不是国产的不行,而是消费者不认——这么贵的车为何不用米其林?

  目前,国内轮胎行业仍是“以量取胜”,企业重视规模大于研发,导致中国轮胎品牌力、产品力相对薄弱,国产轮胎“低价”标签很难被揭下。

  图片

  营销方面,消费者对于轮胎的性能参数是模糊的,对于产品的定位是不清楚的,对于品牌的认知更是一头雾水的。只有小部分群体真正了解轮胎,会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轮胎。

  在产品开发方面,仍有许多企业葫芦画瓢,根据欧美品牌的爆款花纹来制造产品,很少有企业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积累数据库。

  轮胎企业为什么要做高端,为什么要打造品牌?只有这样,消费者才不会盲目追求国外品牌,中国轮胎的口碑才能提升,进而提高在汽车产业的话语权。先修内功,才是正道!

上一篇:
合肥新站高新区芯视界一期产业园顺利封顶
下一篇:
帮主郑重:银行反内卷,是温水煮青蛙还是破局重生?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