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锚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构建现代旅游业体系
发布时间:2025-08-20

  现代旅游业体系是贵州推进旅游产业化、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多彩贵州旅游强省的重要支撑。要锚定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建设目标,聚焦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着力构建以旅游要素市场化为重点、以旅游产品多元化为目标、以旅游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和以旅游治理现代化为支撑的现代旅游业体系。  聚焦资源要素构建串珠成链、点面结合的旅游支撑体系  整合资源,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持续深入推进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把文化元素融入旅游载体,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以旅游激活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把支撑文旅融合发展的厚实“家底”变成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养分”。  串珠成链,打造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重点聚焦“黄小西吃晚饭”等优质旅游资源,深入推进航旅融合、机景联动,持续优化拓展“支支串飞”“小车小团”精品线路产品,高效串联景区度假区,有效推进全省“快进慢游”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各类旅游资源,探索设计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美食旅游、自驾游等精品路线,及时总结推广“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建设经验,持续推出一批配套服务好、道路风景美、文化特色鲜明的旅游风景道。  点面结合,构建旅游资源区域一体化开发运营机制。持续优化旅游景点空间布局,充分发挥核心景区集聚效应,创新资源整合新模式、拓展资源整合新空间、形成资源整合新机制,推动旅游资源区域一体化开发运营。聚焦跨省毗邻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加强与云桂川渝湘等周边地区的交流与合作,用好武陵山文旅发展联盟、“云贵五城”区域文化旅游联盟等一体化发展新平台,促进与邻省文旅产业的互惠共赢、协同发展。  聚焦客源要素构建国内国际相结合的旅游营销体系  紧盯重点客源市场,健全精准化营销推介体系。持续巩固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客源市场,常态化、精准化、立体化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和文旅推介活动,持续加强与美团、携程及马蜂窝等平台的合作,加快构建覆盖全媒体的旅游宣传营销网络,持续打好“重点推介+政策优惠+流量吸引”组合拳,健全旅游客源精准化营销推介体系。积极借鉴南北“双向奔赴”合作模式,充分利用“贵港澳旅游联盟”平台,强化跨区域、毗邻区域文旅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区域景区互推、客源互送、合作共赢体制机制。  拓展国际客源市场,提升贵州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聚焦东南亚、日韩及欧美等国际旅游市场,优化拓展境内外市场政策,量身定制文旅推广计划,实施“一国一策”精准营销,有效提升海外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数博会、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周等国际性会展平台,充分发挥“村超”“村BA”及“国际高桥极限运动邀请赛”等赛事影响力,积极搭建国际合作交流桥梁,加快对外多语种文旅宣传网站、社交平台运营建设,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讲好贵州故事。  积极引导全民参与,营造全社会参与旅游推广良好氛围。持续用好用足“引客入黔”团队旅游奖励政策,充分调动旅游企业宣传促销、客源招引积极性。充分发挥旅游协会桥梁纽带作用,联动各类旅游市场主体,整合各类旅游宣传推广资源和力量,形成联动宣传推广机制。积极动员引导全民参与旅游宣传推广,树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皆为旅游环境”的“主人翁”精神,营造全社会参与旅游推广的良好氛围。  聚焦服务要素构建高质优效的旅游服务体系  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健全旅游服务标准体系。聚焦旅游景区、酒店、民宿、餐饮的规范化管理服务,积极推动旅游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省旅游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好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适时总结试点经验、拓宽试点范围。着重优化旅游交通服务,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开通或加密机场、高铁站、汽车站、码头等客运枢纽至重点旅游景区旅游专线,推进主要客运枢纽适旅化改造,拓展交通场站旅游服务功能,丰富机场、高铁站等重点交通场所汽车租赁旅游服务供给,扩大“小车小团”车辆规模,构建便捷高效、内畅外联的“快进慢游”体系。  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健全旅游服务信息化支撑体系。积极适应当前信息化发展需求,对照《旅游信息咨询服务规范》,规范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畅通线上线下获取旅游信息渠道,让游客享受到更加专业、高效和多元化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加快数字赋能,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推进文旅数智化创新工程建设,加快接入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持续优化升级“贵州旅游一码游贵州”“AI游贵州”“黄小西”AI智能体,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旅游服务智能化水平。  聚焦强基固本构建充满活力的旅游市场体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凝聚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大抓招商引资工作,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分用好旅游业“一表一库三清单”,做好重大项目走访调研、重点企业跟踪调度和签约落地服务保障,推动重点战略合作伙伴招商引资项目清单化、项目化落实。提高招商引资精准度,精心策划编制一批发展前景广阔、投资效益好的文化旅游精包装项目,面向国内外旅游业龙头企业、上市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高点定位、高位出击,实施精准、定点招商引资,以龙头企业为支点辐射带动旅游产业链和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发展。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发挥旅游龙头企业带动和示范作用。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完善财税、金融、土地、人才、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不断优化和提升旅游业营商环境,壮大和培育旅游经营主体,着重培育一批“小而精、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的旅游企业。发挥旅游企业主体作用,特别是旅游龙头企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激发经营主体市场能动性和经营活力,助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国有旅游景区和涉旅国有企业重组改革,通过加大国有资本投入、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等多种方式,支持贵旅集团、贵州文投等国有文旅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文旅龙头企业。  聚焦环境建设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旅游治理体系  完善旅游安全保障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础。常态化开展文旅行业安全大培训、应急大演练和大排查行动,巩固深化全省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工作成效,持续推动旅游安全大排查、旅游秩序大整治、旅游服务质量大提升,全面提升文旅从业人员应急管理能力和安全风险应对处置能力,夯实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安全基础。  优化旅游市场监管机制,多措并举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深化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细化文旅、交通、市场监管等主管部门责任,整合优化执法资源,构建整体性、统筹性综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旅游市场整治“黔锋行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多彩贵州满意旅游痛客行”等活动,大力整治游客反映突出问题,维护旅游市场良好秩序。  提升智慧旅游治理能力,深化文旅市场综合治理体系改革。用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创新成果,创新旅游治理方式,推动“科技+”“旅游+”相互赋能,推进“大数据+全域智慧旅游”建设,以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升智慧旅游治理能力。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健全完善集数据采集、分析决策、指挥调度、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体系和解决方案。  (作者:唐文涛单位:中共贵州省委党校)  一审:罗忠显  二审:申谋  三审:付芳婧

上一篇:
天心经开区:“数智”赋能,打造“文化+科技”融合发展高地
下一篇:
仅三生物亮相2025第三届中国好配方年度盛典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