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全国第三!安徽公安这份“营商环境成绩单”背后有何秘诀?
发布时间:2025-08-19

      安徽公安机关助力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  护企安商添“警”色皖江潮涌向“新”行  汽车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双双位居全国第一、外贸增速居中部六省之首、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稳步提升……继2024年全省经济总量迈上5万亿台阶后,2025年上半年,安徽又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这个40多年前以“小岗精神”唤起改革开放大潮的中部大省,如今正以长三角“黑马”姿态崛起,迸发出澎湃的发展动力。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25)》,其中,关于全国31个省级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指标评估一项,安徽位列全国第三。  在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安徽公安机关主动作为,先后推出多项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优秀单位。近日,报道组走进安徽部分地市,实地感受“皖警安商”的生动实践。    8月1日,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为辖区汽车企业提供服务。  惠企举措“干货满满”  日前,安徽省公安厅收获了一份“新鲜出炉”的喜悦:安徽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了包括安徽省公安厅在内的12家单位,充分肯定其为企服务的良好成效。而这12家单位,是在近日召开的安徽全省科技型外向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推进大会上,由参会的800名企业家一票一票投出来的。  全省公安机关积极参与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若干举措、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服务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10条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诉求闭环承办工作机制……近年来,安徽省公安厅聚焦各类经营主体急难愁盼问题,先后出台152条便民利企措施。  措施出台后,实施过程中如何回应企业的期待?安徽省公安机关多次到企业走访问计。今年6月,安徽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带队走访企业时,发现企业印章缴销不能跨市办理的问题,随即部署研究,改革优化了相关机制。  “每项措施出台前都有深入调研,也会进行动态调整,做到了‘条条有力度、年年有更新’。”安徽省公安厅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副主任、为企服务专班负责人孙秀彤说。在安徽各级公安机关,助企惠企的政策遍地开花、干货满满——  池州市公安局创新推出“一号直通、一键直达”助企服务品牌,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相关举措124项,积极打造“无证明办事之城”的经验做法获评全省政务服务百佳案例;    近日,池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民警协助市民办理相关业务。  芜湖市公安局自主研发“局长直通车、民生服务站”,设立为企服务“办不成事”反映受理窗口,将每月27日作为芜湖公安“爱企日”;  合肥市公安局坚持“每年一更新”,近5年出台172项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举措,并在每年中国人民警察节作为“一号工程”向社会发布……  精准服务“警警跟随”  8月1日上午,位于合肥市经开区派河物流园区的派河港码头细雨绵绵,一辆满载新能源汽车的滚装货轮正等待出港。作为江淮运河上首座集装箱码头,这里已成为“安徽造”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距离码头不足百米的地方,是合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锦绣派出所设立的“派河港警务室”。锦绣派出所所长方伟介绍,派河港园区周边聚集了新能源汽车、白色家电、光伏以及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集群。早在园区开工建设之初,派出所就把警务室搬到了这里,面对面、点对点开展服务。  在安徽,这样的“为企服务警务室”有246个,覆盖企业2.2万家。  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法务部的朱立成还记得,去年年初,芜湖市公安局将农历新年后的第一次党委会议会场直接“搬”到了公司会议室,局领导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全部参会,结合分工答复有关事项。  芜湖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吴迪表示,汽车产业是安徽的首位产业,为做好服务保障,公安机关在多次深入企业调研的基础上,于2023年开展流动车管所服务,目前已为33家车企提供上门服务,为企业节省成本230余万元。“企业‘按需点单’,车驾管业务‘精准配送’,让企业大大节省成本。”吴迪说。  芜湖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牵头与辖区多家企业成立“警企同心盟”,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最大限度让企业、群众少跑腿。  在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池州市公安局贵池分局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新设了高新区派出所和驻企警务站。贵池分局局长夏永锋介绍,他们探索实行“警警跟随”工作法,每起涉企警情均建立项目警组,每起涉企警情均须跟盯处置,每起涉企警情均要做到随访复盘。  “警警跟随”的服务,给园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今年3月,警方48小时破获一起电缆被盗案件,并在复盘中协助企业完善了安防监控布局。这样精准高效的服务让企业负责人十分感动:“连仓库物料堆放都纳入了安全监管,这种把企业当家人的服务,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谋发展。”  规范执法“亲清有为”  “无事不扰、有呼必应、优质高效,这是我们为企执法服务遵循的准则。”谈到助企护企工作如何把握适度原则,芜湖市公安局副局长李兵如是说。  行政执法综合查一次、经济案件接报案一站式受理、涉企刑事案件提级审核、涉企投诉限时办结……安徽各级公安机关持续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确保涉企执法规范有序。  2023年,为解决企业反映集中的接报案难题,安徽建成市、县两级全覆盖的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对经济犯罪案件实行一站式受理。合肥市公安局经济犯罪案件接报案中心负责人王鹏表示,将所有涉企警情案件纳入监督范围,确保了涉企案件“有人管”“管得住”。  在合肥市,公安机关对重大涉企网络谣言案件,全程快侦快办快结。合肥市公安局网安支队负责人左晓坤介绍:“对于侵害企业、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案件,公安机关实行专案专办。”  在高效办理案件、维护企业权益的同时,安徽公安机关坚持刀刃向内,构建亲清有度的警企关系。  安徽省公安厅持续开展类案执法问题态势分析,厅党委每月调度推动、每季度评议“晾晒”,对涉企执法风险较高单位挂牌整治,由分管厅领导开展实地督导。  在合肥市,公安机关制定转作风提效能规范入企执法服务十条意见,细化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确定每月1日至20日为“企业安静日”,严格执行“事项清单之外不检查、计划时间之外不入企”。  在池州市,公安机关制定“亲清”警企关系正负面清单,以22条措施明确公安机关及民警与企业交往的底线。  合肥市公安局督审支队副支队长周翠贵表示:“对于涉企投诉,合肥市公安局实行限时办结、提级办理。近三年来,涉企投诉按期办结率达100%。”  2025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安徽产业向新发力、向智而行,新质生产力发展脉动强劲”。当八百里皖江涌动发展大潮,“皖警安商”绘就的藏蓝底色必将愈加鲜亮。                    

上一篇:
友商还在勇争“第三”,美的用新品领航者IV再续TOP1爆款
下一篇:
iPhone17e曝光!能否改写16e“海外走俏、中国遇冷”的厄运?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