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沿海各省深远海海上风电推进情况
发布时间:2025-08-19

  “双碳”目标下,深远海海上风电被视为沿海省份下一轮绿色增长的主引擎。2024年以来,政策松绑、航道调整、技术验证等多重利好集中释放,各省竞相把场址从近海10~40 m水深推向50 m以深的“深蓝”区域。梳理最新进展可见,沿海九省一市已呈现“龙头领跑、梯队跟进、多点示范”的格局。  广东  2023年5月,省发改委一次性推出国管海域16 GW预选场址,汕头、汕尾、揭阳、潮州四市各拿到300~500万千瓦“入场券”,并从中遴选8 GW作为示范,力争2025年底前并网2 GW以上。  阳江三山岛、青州五七等项目航道问题已解决,近期密集启动EPC招标,预计2025年将迎交付高峰。同时,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柔性直流、漂浮式基础和抗台风机组的规模化验证,为深远海降本奠定技术底座。  江苏  经历两年“冰封”后迎来破局。制约大丰、射阳等项目的生态红线、航道冲突在2024年四季度基本解除,国信大丰85万千瓦、三峡大丰80万千瓦项目已重新开工,龙源射阳100万千瓦预计2025年一季度启动。  省里正在推进的8.56 GW新一轮竞配全部位于国管深远海域,若顺利落地,江苏“十五五”期间将新增15 GW以上深远海储备,重回全国装机前列。  浙江  浙江把“速度”写进方案。省管8.5 GW、国管8 GW的“十四五”目标中,已核准项目超过10 GW,包括瑞安、象山、苍南、温岭等20余个场址,并明确2025年前至少并网2 GW。  2024年9月,省财政注资60亿元成立省海洋风电公司,统筹开发28 GW深远海场址,覆盖舟山、宁波、台州、温州外海最远离岸74 km的海域。目前2 GW深远海示范项目已完成风机、海缆、换流阀等主设备招标,预计2026年全容量并网。  上海  上海的岸线虽短,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深海。市政府已拿到国家批复的29.3 GW崇明以东海域规划,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再造一个“市外三峡”。  2025年首期1 GW示范工程将启动前期工作,重点验证大容量漂浮式基础和±500 kV直流送出技术。  山东、辽宁、福建以“大基地”思路推进  山东青岛3 GW、烟台1 GW深远海项目已获三峡、华能等企业立项,2025年3月一期3 GW通过董事会审议,计划2027年并网。  辽宁丹东1 GW项目已完成可研,2027年底前全容量投产。  福建在“十四五”明确4.8 GW深远海示范,2024年将先行启动1 GW平潭外海项目,与宁德时代、三峡合作的“海上风电+储能+制氢”融合示范项目同步推进。  广西、海南抢抓“示范窗口”  广西2023年一次性打包13.4 GW深远海场址,分L、M、N、P四大区块推进航道、环评等前期工作,预计2025年完成示范遴选。  海南围绕东方、儋州、临高等5处场址规划3 GW示范项目,2025年投产1.2 GW,并启动全岛深远海场址修编,为“十五五”大规模开发预留空间。  综合来看  2025年将成为我国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工元年”:广东、江苏、浙江三大基地率先放量,山东、福建、辽宁跟进建设,广西、海南完成示范遴选;漂浮式基础、柔性直流输电、海上制氢等关键技术将在不同海域同步验证。业内普遍预计,到2030年沿海深远海装机有望突破60 GW,真正打开海上风电的“第二增长曲线”。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上一篇:
“万亿俱乐部”或再添猛将!AI龙头91天暴涨250%,这些TMT股也获“扫货”
下一篇:
中国建筑公布2025年1-7月经营情况,整体订单形势稳中前进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