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中信金融资产“报喜”:上半年净赚至少60个亿
发布时间:2025-08-19

  

  8月18日,中信金融资产发布业绩“喜报”:2025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预计至少60亿元。照此势头发展,其2025年全年净利润可越过100亿大关,重回7年前的高光时刻。

  此外,上半年继续风险资产出清,预计计提损失总额218亿。减值218亿后,还能盈利至少60亿,中信金融资产到底做对了什么?

  净利润60-62亿

  做对了什么?

  根据中信金融资产公告: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为人民币60亿元至6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2.5%至16.3%,剔除金租公司出表影响,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3.9%至28.2%。

  对于业绩增长,从中信金融资产的公告表述中可以看出:

  一是持续加大主业投放,纾困盘活业务、股权业务等主业收入增长明显,资产回报稳步提升。

  最近几年,中信金融资产主业占比不断提升,2024年,其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达到906.71亿元,占总收入的84.4%,较2023年增长35.4%。主业占比是四大AMC中最高的一家。其中,市场化债转股业务收入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幅达103.7%。

  表1:中信金融资产(华融)历年主业收入及占比

  图片

  除了收购处置、并购重组之外,中信金融资产在股权投资、特殊债券投资上也十分看重。2024年以来,已经多次增持中国银行股份,持股比例至18.02%。此外,亦投资了中国电力、昆仑能源、中国电信、大秦铁路等企业股份。

  在上市公司破产重整中,成为信质集团第一大股东;持有*ST傲农2076.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42%;持有*ST仁东2426.8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3.58%,位列第四大股东。战投泰达股份,持有泰达环保股份的比例为34%。此外还参与了协信远创的重整……

  二是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融资成本同比下降。

  我们认为,中信集团旗下中信银行等子公司在融资上确实为中信金融资产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条件。

  2024年底,中信金融资产宣布与中信集团签署未来三年交易框架协议:未来三年中信集团向中信金融资产提供不获豁免财务资助的每日最高余额预计为696.8亿元,存款服务每日最高余额为800亿元。涉及的融资交易和资产交易将构成持续关联交易,部分财务资助将不需抵押资产。

  其实从2022年中信集团正式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就已经与中信金融资产进行了三年一签的交易协议。第一阶段的协议将于年底到期,隧双方签署未来三年(2025年-2027年)的协议。

  相比之下,未来三年,中信集团对中信金融资产的支持力度要比此前更大、更多。仅财务支持一项来看,未来三年平均是696.8亿元。相比2023年度的79.35亿元来说,增长了778%,翻了7倍,增长了6倍。具体如下图:

  表2:中信集团向中信金融资产提供不获豁免财务资助的每日最高余额

  图片

  而这部分财务资助,主要是中信集团旗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向中信金融资产提供的融资,比如中信银行提供的同业借款、贷款、认购其发行的债券、ABS的等。

  7月29日,由中信金融资产发起的“中信金融资产云帆1期实体赋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发行并设立,产品规模100.1亿元,是年内发行规模最大的企业ABS产品。

  目前,中信金融资产在中信集团附属银行机构获得的授信总额为1253亿元,未来预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拓展自身融资渠道,增加流动性资金。

  房地产风险大幅压降

  中信金融资产在18日的公告中也表示: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夯实资产质量,当期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和不良债权资产等主要非上市资产未实现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人民币218亿元,未来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2018年开始,中国华融逐渐出清风险资产。2020年华融一次性计提减值准备1077亿元,中信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后,风险资产持续出清,截至2024年已经计提损失3061亿,再加上这218亿,已经达到了3279亿。

  表3:中信金融资产历年减值损失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中信金融资产房地产行业的风险压降十分明显。

  截至2024年,其收购重组类业务中,房地产行业余额为788亿,在所有行业中的占比下降至18%。而2019年时,房地产余额几乎接近2000亿,占比高达51.3%。可见,风险最大的这部分业务规模正在通过业务手段、财务手段进行大规模收缩、压降,降幅超过60%。

  表4:中国华融收购房地产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余额

  

  2025年全年净利润或超百亿

  半年时间可实现净利润60-62亿,那么推算全年至少可以达到120亿。

  中信金融资产其实在2024年已经实现了全年营业收入1127.66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归母净利润96.18亿元,同比增长440%;资产总额9842.29亿元,同比增长17%。2024年的ROA(平均资产回报率)达到了0.75%,同行业机构排名第一。ROE(平均股本回报率)18.4%,达到其2016年时的最高水平。

  表5:中信金融资产(华融)历年归母净利润

  中信金融资产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正均表示:“自加入中信集团以来,累计新增投放3726亿元,目前没有出现一笔不良。”

  ▍附:中信金融资产上半年重要事件备忘录

  1.华融实业更名为中信金资实业

  2月21日,华融实业更名为中信金资实业,将积极发挥涉房不良资产管理平台作用,扎实推进各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开发的毕节德溪府项目二期、代建的陵水海棠华府项目获得了多个权威奖项。今年上半年,武汉三镇中心项目一期正式启动交付。

  2.增持光大、中国银行股份

  上半年完成对光大银行0.92%股份增持,持股比例至8.00%,可提前锁定超2240万元A股股息;年内连续多次增持中国银行股份,持股比例达到18.02%,两项投资均来自于2024年底获批的投资计划,其中拟以不超过260亿元进一步购买中国银行股份、以不超过40亿元锁定光大银行股份增持。

  3.举牌大秦铁路

  4月,中信金融资产通过委托设立的单一资产服务信托——中信信托壹号资产服务信托项目,于二级市场增持大秦铁路201.25万股股票。中信金融资产合计持有大秦铁路A股普通股10.07亿股,占大秦铁路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为其第二大股东。

  4.大规模市场化招聘,包括中层

  4月开始,中信金融资产开启2025年度以来最大规模招聘,涉及总部及7地分公司,此外旗下中信金资实业也有6个岗位在招。风险管理岗及业务负责人年龄放宽至40-45岁以下,人才引进更加多元化,晋升选拔也有所突破:一批80后干部进入管理班子。

  5.成功盘活上海巨无霸旧改

  5月,中信金融资产宣布:上海壹号院2025年二开二磬,当日64套房销售超40亿元,该项目年内累计销售过百亿,成为2025年上海市黄浦区首个触发积分制的项目,也是房地产纾困化险标杆项目。中信金融资产聚合中信集团在“金融+地产”协同效应,牵头投入超40亿元纾困资金,综合运用“法律隔离+实质管控+封闭运行+重组盘活”等专业手段,解决了4018户居民、87户企业拆迁款支付难题,化解了存量金融机构贷款逾期风险。

  6.刘正均被提名连任董事长

  6月,中信金融资产召开董事会:提名刘正均先生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继续担任董事长,并继续担任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主任;提名徐伟先生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一把手”的连任意味着中信金融资产目前的战略方向被肯定,连任则可确保战略的延续性,从而形成稳定的发展节奏。

  7.纾困北京城开集团

  6月,北京城开集团拟转让其持有的北京首信丰泰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全部份额转让至中国中信金融资产。此次纾困,中信金融资产拟投入25亿。

  不良资产执行清收回款特训营

  本次火栗网研究中心策划的《不良资产执行清收回款特训营》,将从债权人(金融机构)视角讲述不良资产高效清收的上百种技巧,从资深律师视角讲述如何进行深度财产线索挖掘,从容应对逃废债;从处置服务商角度讲述高效执行、房产处置及司法拍卖面临的疑难问题及解决方法。

上一篇:
天津红桥:聚集资源提速项目建设
下一篇:
中兴通讯技术实力雄厚 斩获中国移动AI服务器集采最大份额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