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氢冶金原料的“主操手”
发布时间:2025-08-19

  在全球首例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稳定顺行的制造体系中,存在不少鲜被注意却至关重要的“幕后岗位”。这些岗位虽不直接参与氢基DRI生产或降碳捕集,却保障着氢冶金高效、安全、可持续运行。

  庞永彬,就是这样一个“隐形”劳动者。“给氢冶金提供高品质、经济性的原料,奉献‘双碳’目标,我们动力十足。”在河钢集团张宣科技球团公司策划各类精粉配加比例为氢冶金供应高品质原料、制定成本低性价比高的原料成本管控模式,都是庞永彬的工作。

  在生产一线奔忙十几年,庞永彬从“技术小白”“管理小白”成长为资深的系统管理者,收获了“冀青之星”“先进生产工作者”“十佳青年”等荣誉称号。不久前,他组织撰写的《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原料管理效能》获公司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产线坚守攻克工业试验难题

  初夏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球团产线时,他已带着他的“小账本”准时蹲守现场。生产中的每一个细微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每一组数据变化,都被他详细记录、深入分析。他深知,降本增效的密码就隐藏在这看似平凡的生产环节之中。

  在25%MAC粉工业试验中,为啃下成本“硬骨头”,他深入每一道工序,了解每个环节。从精粉进厂的水分检验,到球团成型的关键工艺把控,再到成品球团的物理指标筛查,逐个剖析影响球团成本变动的数据,做好事中控制,将成本控制到最优。为实时掌握原料库存情况,他和团队不定时盘查原料库、混料大仓、产品仓,确保原料平衡;不定期校验原料供料系统、球团工序、产品供料系统所有计量器具,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为成本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在现场反复“取经”中,庞永彬充分掌握了各大类物料成本之间的关联性,精准把握了高品质精粉、低品质精粉以及低价料氧化铁皮、脱氧泥等不同物料特性对燃料消耗的影响规律。试验期间,他更是全程紧盯,反复斟酌方案,针对各种不利因素提前应对。通过有关原料结构性成本与预算对比分析,精准测算原料结构,降低原料结构成本;在天然气、电耗等能源成本上,积极推动主管科室与作业区协同合作,深入梳理工序能耗,定措施、抓落地。

  原料结构优化与能源成本控制“双管齐下”,让25%MAC粉工业试验成功达到预期,球团矿质量受控,物理、化学指标满足氢冶金需求,生产成本有效降低。在25%MAC粉工业试验评价及总结中,他全程参与、跟踪,详细记录所有关键成本数据,为后续结构降本和技术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球团和氢冶金工序实现变动成本环比压降15元/吨提供了坚实保障。

  管理创新构建成本管控模式

  “我们一定要树牢‘算账意识’,深度挖掘成本潜力,让每笔费用花在刀刃上,在保障球团矿质量的前提下,将费用降到最低。”成本攻关例会上,庞永彬反复强调。

  从事成本核算十几年,从普通科员到主管,一路摸爬滚打,庞永彬自有他的一套管理模式。他以公司月度生产经营计划为导向,锚定成本控制目标与计划,绘制《球团公司“挂图作战”任务分解图》,将成本控制指标细化到各部门与生产环节;依托公司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结合原料进厂结算、库存管理、日常统计及核算等工作,编制了《成本月核算表》《成本日报表》《原料进耗存报表》,构建了一套新的“日统计、周分析、月核算”的成本管理体系,确保成本数据精准、可追溯。

  工作中,他严控数据处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各环节。数据处理时,他秉持严谨细致的态度,认真收集、审核并整理原材料采购结算单据、领料单、工资单等各类原始凭证,从源头保障数据真实完整;参照生产经营日报表数据,对成本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与分析,理清成本脉络,为核算与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核算时,他严格遵循既定的成本核算方法,每日归集、分配和计算球团生产各项成本,确保产品的总成本与单位成本精准核算。成本分析时,他每周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标准成本的差异,深入剖析根源,为成本控制和管理决策提供精准可靠的依据。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庞永彬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下,球团产线2024年全年实现现金流518万元,原料单耗控制在987kg/t,较公司目标降低8kg/t,实现了原料库存零亏损。今年各项成本指标持续向好,尤其是4月份,球团工序变动制造成本为1159元/吨,较公司成本计划降低28元/吨,创投产以来最好水平。(贾雪梅)

上一篇:
“一站式”服务保障千吨定制订单完美交付
下一篇:
区域乳企菊乐股份:研发投入不足,财务真实性被问询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