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卖股权:城投公司债务化解“乾坤大挪移”
发布时间:2025-08-18

  在地方政府债务化解的复杂棋局中,城投公司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的关键纽带,正通过股权转让这一市场化手段寻求破局之道。从省级平台到区县公司,从控股股东回购到跨体系资产整合,一系列股权腾挪操作不仅成为缓解短期偿债压力的“应急阀”,更折射出地方国有资本布局重构的深层逻辑。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省、市、区县级城投公司的典型案例,剖析股权交易背后的债务化解路径与风险平衡艺术。

  一、省级城投平台:规模化运作与金融协同的双轮驱动

  省级城投平台凭借资本规模与资源整合的天然优势,在股权转让化债中展现出“大进大出”的操作特征,既注重通过控股股东联动实现内部消化,也擅长引入专业金融机构破解债务困局。

  云南城投集团的系列操作堪称省属平台的典型样本。2020年,该集团在云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挂牌转让11家子公司部分股权,涉及商业地产、文旅项目等多元资产,转让底价合计约30.09亿元。此次交易并非孤立行为,而是“瘦身健体”战略的关键一环——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收回的资金,直接用于偿还到期债务,使集团资产负债率短期内下降3.2个百分点。2022年,其再次向控股股东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团下属子公司康源公司出售龙瑞公司、冕宁康旅、龙江公司100%股权,通过债权债务重组模式收回约88.74亿元资金,成功化解了当年三季度的流动性危机。这种由控股股东主导的资产剥离模式,既避免了外部投资者介入可能引发的控制权旁落,又能通过内部资源重配实现业务聚焦,截至2024年,云南城投已通过类似操作完成17家子公司的股权处置,逐步从“全牌照经营”向“城市更新服务商”转型。

  陕西省韩城市城投则探索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协同化债的创新路径。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城投平台,其非标债务占比曾高达45%,部分产品利率突破12%。2023年,韩城城投与省属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陕金资达成深度合作,通过“收购+处置+基金+重组”的组合拳化解风险:陕金资先行收购15笔非标债务,对其中7笔进行期限重组、2笔全额清偿、7笔以资产置换,将整体利率压降至6%左右;同步推动城投公司转让3家控股子公司股权,引入陕金资旗下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形成“债务重组+股权优化”的闭环。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借助AMC的专业处置能力,将沉淀资产转化为偿债资金,仅2023年就为韩城城投释放现金流18.7亿元。

  二、市级城投平台:区域资源统筹与信用升级的双重赋能

  市级城投作为区域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其股权转让操作更注重通过资源整合提升整体信用等级,形成“债务优化+资产增值”的良性循环,杭州与漳州的实践展现了两种典型路径。

  杭州城投集团的“债务承继+股权划转”模式具有标杆意义。2023年,杭州城投宣布承担杭州市钱江新城投资集团(钱投集团)142.20亿元债券的清偿义务,同时通过股权无偿划转成为钱投集团控股股东。这一操作的精妙之处在于信用传导机制——杭州城投作为AA+主体,其融资成本较钱投集团低1.5-2个百分点,承接债务后仅利息节省每年就达2.1亿元;更重要的是,股权整合后两大平台的土地储备、基建项目实现统筹调度,2023年四季度联合中标杭州西站枢纽配套工程,项目收益率较单独运作提升8%。这种同一区域内高信用主体对低信用主体的“信用覆盖”,既化解了局部债务风险,又提高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漳州市属国企漳州发展的股权收购则体现了产业协同导向。2024年,漳州发展以3.57亿元交易金额,收购市属国企九龙江集团、城投集团持有的信产集团70%股权和人才集团49%股权,同时承诺履行约5.8亿元注册资本出资义务。看似“高成本”的收购背后,是漳州发展构建“城市服务+产业投资”双轮驱动的战略布局:信产集团的智慧市政业务与漳州发展的水务、燃气板块形成协同,2024年联合中标漳州台商投资区智慧管网项目,合同金额达9.3亿元;人才集团则为其带来产业园区运营资源,年内新增孵化器面积4.2万平方米。这种同一控制下的资产划转,不仅未稀释国有资本控制权,反而通过业务协同使漳州发展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9%,间接增强了债务偿还能力。

  三、区县级城投平台:灵活处置与精准化债的特色实践

  区县级城投受限于资产规模与融资能力,其股权转让操作更强调“小而精”的精准化债,在合规框架内创新交易结构,南康、启东、莫旗等地的案例各具特色。

  赣州市南康区城投的无偿划转操作展现了“剥离包袱”的果断性。2025年3月,南康城投将全资子公司赣州市南康区城发集团金融投资有限公司(金投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从财务数据看,金投公司总资产32.02亿元(占南康城投合并报表的8.25%),负债23.14亿元(占比9.05%),2023年净利润占合并报表的103.66%,看似“优质资产”的剥离实则暗藏深意——金投公司的盈利主要依赖高风险非标投资,不良率已达12%,继续持有将面临减值风险。划转后,南康城投虽短期净利润承压,但债务集中度下降7.3个百分点,非标融资占比从28%降至15%,为后续转型城市建设主业扫清障碍。此次操作严格遵循《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履行了同级国资监管机构审批程序,成为县域城投“主动排雷”的范本。

  江苏启东城投与内蒙古莫旗城投则通过市场化交易实现资产增值。2024年7月,启东城投在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网公开挂牌转让江苏城宇照明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公告特别要求受让方“不得继续使用‘城投’字号”,这一细节凸显其剥离非核心业务的决心——照明工程仅占启东城投营收的6%,却占用12%的管理资源,转让后可集中精力于市政道路、污水处理等主业。莫旗城投的创新则体现在交易结构设计,2025年7月将旗下房地产开发公司100%股权与1260.71万元债权捆绑转让,通过57轮竞价以5389万元成交,较评估价增值2600万元,增值率达93.22%。高溢价的背后是标的公司15155平方米土地储备的价值重估,而捆绑债权的设计增强了资产吸引力,最终使这笔原本可能逾期的债务通过市场化方式化解。

  四、股权转让化债的逻辑解构与风险边界

  透过这些案例可以发现,城投公司股权转让的操作逻辑呈现三重递进关系,同时也存在必须警惕的风险阈值。

  其一是“应急逻辑”,即以资产换现金流的短期纾困。云南城投的集中转让、莫旗城投的债权捆绑,本质上都是通过存量资产变现解决到期债务偿付问题。这种模式见效快,但需把握“度”的平衡——若出售资产占比过高,如南康城投剥离盈利核心子公司,需配套业务转型方案,否则会陷入“卖资产-保偿债-再缺钱”的循环。

  其二是“协同逻辑”,即借助信用联动降低融资成本。杭州城投的债务承继、韩城城投的AMC合作,均通过引入高信用主体或专业机构,实现债务成本的系统性下降。这类操作的关键在于协同深度,杭州城投通过股权整合实现项目统筹,较单纯债务承接更具可持续性。

  其三是“战略逻辑”,即通过股权重组推动业务转型。漳州发展的产业收购、启东城投的业务剥离,都是围绕主业优化资产结构。数据显示,2024年完成战略型股权转让的城投公司,其后续三年平均营收增速较单纯处置型高出8.5个百分点,印证了转型导向的长期价值。

  风险防控同样不容忽视。在控制权方面,省级城投需避免过度依赖控股股东收购导致的“内部循环”,如云南城投2022年向康旅集团的出售占当年处置额的72%,需逐步引入多元化投资者;估值方面,莫旗城投93%的溢价率虽属市场行为,但需完善评估备案与审计监督,防范利益输送;转型方面,区县级城投尤其要避免“为卖而卖”,启东城投在转让照明公司股权的同时,同步制定了市政业务升级计划,这种“处置+提升”的组合值得借鉴。

  五、政策演进与未来趋势:从被动处置到主动布局

  当前,城投股权转让正从应急手段升级为国有资本运营的常规工具,呈现三大发展方向——

  一是从“单一转让”向“组合运作”升级。韩城城投的“债务重组+股权优化”、莫旗城投的“股权+债权”模式将成为主流,通过资产包设计提升化债效率。

  二是从“国有闭环”向“市场开放”转型,云南城投2024年引入险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启东城投通过产权市场公开交易,均体现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完善。

  三是从“资产出售”向“价值运营”跨越,随着REITs市场扩容,城投公司可通过基础设施证券化实现资产流动性提升,同时保留控制权,这将是未来破解“处置与控股”矛盾的重要路径。

  这些散布在云岭高原、钱塘江边、赣鄱大地的股权交易案例,共同构成了中国地方债务化解的生动实践。它们证明,城投公司的市场化转型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蕴含在每一次股权转让的定价博弈中,体现在每一笔债务重组的条款设计里。当股权腾挪从应急手段升华为战略能力,城投公司才能真正实现从“政府融资平台”到“市场化主体”的蜕变,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上一篇:
江苏省副省长李忠军率队访问东方电气集团
下一篇:
昇腾AI智擎驱动,助力浦发银行打造科技金融新范式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