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 文章详细
超3万名达人被取消带货权限,抖音戳破虚假营销泡沫
发布时间:2025-08-17

  一场史无前例的治理风暴席卷抖音。

  8月15日,抖音电商安全与信任中心披露,自今年5月发起专项治理(针对直播间虚假宣传)以来,近3.7万达人被永久取消带货权限,1778个违规商家被清退。

  根据抖音公布的典型案例,“娃*肤”“静*语”“惊*物”“小*肤”“嘟*肤”等直播间中,达人通过视频展示祛斑效果,画面中仅用棉签沾取商品液体擦拭,几秒钟内斑点便消失,宣称商品能够去除老年斑、黑眼圈等斑块且永不复发,并承诺无效全额退款,诱导消费者下单。

  

  然而,商品的实际效果与宣传严重不符,消费者实际使用后,斑点没有任何变化,毫无效果。

  除虚假宣传化妆品功效外,围绕商品规格的虚假营销同样普遍。

  例如,“臣*选”“籴*发”“工**动1”等直播间中展示文字“9.9/囤6斤花生”,商品标题也突出了“(六斤六斤的囤)”等易混淆信息,仅在商品规则中注明“包装1包6袋,净含量40g”。消费者基于直播间宣传和标题内容极易被误导为购买的是6斤花生,实际收到的是1包共6袋、合计240g的花生,致其权益受损。

  

  直播间内外,虚假营销的故事往往以卖家的“秒见效”“超值低价”承诺开局,以买家的失望与投诉收场,整场闹剧松动的是电商平台生态赖以生存的信任根基。

  2020年诞生的抖音电商仅用了三年多的时间便达成了2.6万亿元销售体量,是国内生长速度最快的电商平台,但围绕它的争议始终存在,尤其集中在信任问题上。

  香港月饼产地不在香港,红薯粉条成分里没有红薯……近年来,劣质商品、虚假宣传等问题让消费者对直播带货乃至抖音电商疑虑重重。

  随着平台用户人数见顶,对告别野蛮生长阶段抖音而言,此时这场虚假营销专项治理,是清算,也是自救。

  首先,相比淘宝、京东的图文为主的商品描述形式,抖音电商交易场景以视频与直播间为主,更加考验平台对违规行为的监管能力。据悉,抖音正升级平台监控,加大对违规场景的覆盖识别,提升前置识别违规行为的效率。

  其次,抖音的这场专项治理也为平台内的达人、品牌方敲响警钟。在任何渠道、任何平台,唬人套路与夸张话术带来的短期红利终将消散,功效合规、科学证据、真实沟通,才是品牌行稳致远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对一家零售商而言,流量富集度和商品丰富度只是起点,洞察消费者需求、获取消费者信任、吸引复购才是根本。

  中国市场不缺优质商品,但始终缺乏让消费者绝对信任的零售商。

  从Costco、屈臣氏到胖东来,诸多案例证明:当一家零售商能破解信任难题,为消费者的选择兜底,往往就能穿越周期。

上一篇:
首胜如过年!常州早已“破圈”,“苏超式”足球联赛多地开花
下一篇:
“2025资产管理年会”在上海举行
Title